交通事故责任司法认定研究

ID:11158355

大小:75.5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8-07-10

交通事故责任司法认定研究_第1页
交通事故责任司法认定研究_第2页
交通事故责任司法认定研究_第3页
交通事故责任司法认定研究_第4页
交通事故责任司法认定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交通事故责任司法认定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交通事故责任司法认定研究【论文提要】交通事故责任认定是审理交通肇事罪、涉交通事故民事纠纷案件中所必经的事实认定,是交通事故肇事者承担刑事或民事责任的重要依据。保证交通事故责任认定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在审理交通事故类刑事、民事案件中是实现公平权的重要保障。交通事故责任认定的依据是:公安机关所作的交通事故认定书所载明的事实,以及法院在审理案件过程中根据公安机关所作的交通事故认定书和当事人提供的证据对事故责任所作的认定。公安机关所作的事故责任认定系行政认定,法院在案件审理过程中对事故责任所作的认定是司法认定。二种责任认定在程序、方式、原则、效力等方面各有特点,对交通事故行政与司法认定的特点

2、进行探究,使二者能够实现有机结合、优势互补,建立科学的责任认定体系,消弥现行事故责任认定制度中存在的不足,真正保障公平权的实现,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关键词】:交通事故责任司法认定问题探究第一节概述尽管笔者从未出过国,然而基于自身感受,可以断言,我国的道路交通状况是世界上最复杂的国家之一。在事故数量呈几何级数上升的今天,有限的警力也不足以保证每起事故都得到及时的责任认定和处理。在有些事故中,由于不能得到及时处理,事故责任的证据未能有效保全,造成部分事故责任无法认定,这给事后的责任追究和救济带来了一定难度,也无从保证责任追究和救济的公正性。那么,什么是交通事故?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

3、第一百一十九条第五顼规定,交通事故是指车辆在道路上因过错或者意外造成的人身伤亡或者财产损失的事件。分析此概念,可以得出交通事故构成的四要素:道路、车辆、过错或者意外、损害后果,在交通事故中四要素缺一不可。首先,在非道路上发生的事故不属交通事故,非道路包括非公用性质的道路和地点以及未经验收合格没有投入使用的道路。其次,与车辆无关的事故不属于交通事故,车辆是指机动车和非机动车。第三,造成事故的原因是事故当事人的过错或者意外,过错包括主观过错和客观过错,主观过错是指当事人在实施交通安全违法行为时的主观心理状态,分为故意和过失二种;客观过错主要是指当事人的交通安全违法行为、违反安全驾驶操作

4、规程的行为和其他驾驶过错。第四,事故必须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没有损害后果不属于交通事故。交通事故责任认定是指有权机关综合事故当事人各方行为与事故之间的因果关系及主观过错程度,根据法律、法规的规定,认定事故各方当事人对造成的事故应承担的责任份额。在我国有权做出交通事故责任认定的机关是公安机关和审判机关。交通事故责任分为全部责任、主要责任、同等责任、次要责任。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一经作出,无论是作为交通肇事追究责任人的刑事责任,还是作为民事案件处理道路交通事故赔偿纠纷,事故责任认定都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第二节公安机关对事故责任所作的认定公安机关对事故责任的认定即行政认定,是公安机关交

5、通管理部门根据交通事故现场勘验、检查、调查情况和有关检验、鉴定结论,对交通事故的基本事实、成因和当事人的责任作出的具体认定。公安机关作为专职处理交通事故纠纷的行政机关,在这方面具有人力和经验优势,由公安机关现场处理事故纠纷,可以起到方便群众、及时解决纠纷和降低事故处理成本的作用。对交通事故责任进行认定是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的职责,《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实施条例》规定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根据交通事故当事人的行为对发生交通事故所起的作用以及过错的严重程度,确定当事人的责任。但公安机关所作的事故认定书只是处理交通事故的证据,要避免将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的责任认定简单等同于刑事或

6、民事责任的承担。交通事故认定书是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根据现场查勘材料结合有关法律法规,对当事人在交通事故中所起的作用做出的定性定量分析。与其他材料相比,认定书在证据上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权威性、客观性,但这并不能表明认定书具有绝对性,认定书能否反映客观情况,受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制约认定书真实性的因素主要有:1、实践经验,经办人员能否收集到全面充足的现场材料,能否由表及里,去伪存真,提纯出反映事故本来面目的客观材料;2、法律知识和相关专业知识,经办人员能否把手中的材料与有关的法律法规有机结合;3、职业道德,经办人员能否不徇私情、不谋私利、秉公执法;4、认定程序和取证方法,一份认定书

7、是否合法,不仅要主体合法,还要程序合法。交通事故认定书是否合法准确存在不确定性,甚至存在错误认定,这就产生了一个监督和救济的问题。从理论上说,对交通事故认定书的监督、制约和救济途径上存在以下问题:1、交通事故认定书的生效时间,如生效的交通事故认定书在上级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执法监督活动中被撤销或者变更,而此时事故当事人已因生效的交通事故认定书确定的责任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或承担民事责任,那么人民法院该如何处理?2、人民法院在刑事或民事诉讼中对交通事故认定书不予采信。然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正文描述:

《交通事故责任司法认定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交通事故责任司法认定研究【论文提要】交通事故责任认定是审理交通肇事罪、涉交通事故民事纠纷案件中所必经的事实认定,是交通事故肇事者承担刑事或民事责任的重要依据。保证交通事故责任认定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在审理交通事故类刑事、民事案件中是实现公平权的重要保障。交通事故责任认定的依据是:公安机关所作的交通事故认定书所载明的事实,以及法院在审理案件过程中根据公安机关所作的交通事故认定书和当事人提供的证据对事故责任所作的认定。公安机关所作的事故责任认定系行政认定,法院在案件审理过程中对事故责任所作的认定是司法认定。二种责任认定在程序、方式、原则、效力等方面各有特点,对交通事故行政与司法认定的特点

2、进行探究,使二者能够实现有机结合、优势互补,建立科学的责任认定体系,消弥现行事故责任认定制度中存在的不足,真正保障公平权的实现,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关键词】:交通事故责任司法认定问题探究第一节概述尽管笔者从未出过国,然而基于自身感受,可以断言,我国的道路交通状况是世界上最复杂的国家之一。在事故数量呈几何级数上升的今天,有限的警力也不足以保证每起事故都得到及时的责任认定和处理。在有些事故中,由于不能得到及时处理,事故责任的证据未能有效保全,造成部分事故责任无法认定,这给事后的责任追究和救济带来了一定难度,也无从保证责任追究和救济的公正性。那么,什么是交通事故?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

3、第一百一十九条第五顼规定,交通事故是指车辆在道路上因过错或者意外造成的人身伤亡或者财产损失的事件。分析此概念,可以得出交通事故构成的四要素:道路、车辆、过错或者意外、损害后果,在交通事故中四要素缺一不可。首先,在非道路上发生的事故不属交通事故,非道路包括非公用性质的道路和地点以及未经验收合格没有投入使用的道路。其次,与车辆无关的事故不属于交通事故,车辆是指机动车和非机动车。第三,造成事故的原因是事故当事人的过错或者意外,过错包括主观过错和客观过错,主观过错是指当事人在实施交通安全违法行为时的主观心理状态,分为故意和过失二种;客观过错主要是指当事人的交通安全违法行为、违反安全驾驶操作

4、规程的行为和其他驾驶过错。第四,事故必须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没有损害后果不属于交通事故。交通事故责任认定是指有权机关综合事故当事人各方行为与事故之间的因果关系及主观过错程度,根据法律、法规的规定,认定事故各方当事人对造成的事故应承担的责任份额。在我国有权做出交通事故责任认定的机关是公安机关和审判机关。交通事故责任分为全部责任、主要责任、同等责任、次要责任。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一经作出,无论是作为交通肇事追究责任人的刑事责任,还是作为民事案件处理道路交通事故赔偿纠纷,事故责任认定都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第二节公安机关对事故责任所作的认定公安机关对事故责任的认定即行政认定,是公安机关交

5、通管理部门根据交通事故现场勘验、检查、调查情况和有关检验、鉴定结论,对交通事故的基本事实、成因和当事人的责任作出的具体认定。公安机关作为专职处理交通事故纠纷的行政机关,在这方面具有人力和经验优势,由公安机关现场处理事故纠纷,可以起到方便群众、及时解决纠纷和降低事故处理成本的作用。对交通事故责任进行认定是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的职责,《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实施条例》规定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根据交通事故当事人的行为对发生交通事故所起的作用以及过错的严重程度,确定当事人的责任。但公安机关所作的事故认定书只是处理交通事故的证据,要避免将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的责任认定简单等同于刑事或

6、民事责任的承担。交通事故认定书是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根据现场查勘材料结合有关法律法规,对当事人在交通事故中所起的作用做出的定性定量分析。与其他材料相比,认定书在证据上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权威性、客观性,但这并不能表明认定书具有绝对性,认定书能否反映客观情况,受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制约认定书真实性的因素主要有:1、实践经验,经办人员能否收集到全面充足的现场材料,能否由表及里,去伪存真,提纯出反映事故本来面目的客观材料;2、法律知识和相关专业知识,经办人员能否把手中的材料与有关的法律法规有机结合;3、职业道德,经办人员能否不徇私情、不谋私利、秉公执法;4、认定程序和取证方法,一份认定书

7、是否合法,不仅要主体合法,还要程序合法。交通事故认定书是否合法准确存在不确定性,甚至存在错误认定,这就产生了一个监督和救济的问题。从理论上说,对交通事故认定书的监督、制约和救济途径上存在以下问题:1、交通事故认定书的生效时间,如生效的交通事故认定书在上级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执法监督活动中被撤销或者变更,而此时事故当事人已因生效的交通事故认定书确定的责任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或承担民事责任,那么人民法院该如何处理?2、人民法院在刑事或民事诉讼中对交通事故认定书不予采信。然而

显示全部收起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