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鲁迅文学创作对书画技法的借鉴论文

关于鲁迅文学创作对书画技法的借鉴论文

ID:11157974

大小:54.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10

关于鲁迅文学创作对书画技法的借鉴论文_第1页
关于鲁迅文学创作对书画技法的借鉴论文_第2页
关于鲁迅文学创作对书画技法的借鉴论文_第3页
关于鲁迅文学创作对书画技法的借鉴论文_第4页
关于鲁迅文学创作对书画技法的借鉴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关于鲁迅文学创作对书画技法的借鉴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关于鲁迅文学创作对书画技法的借鉴论文..毕业论文摘要: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位拓荒者。在其文学创作过程中,自觉不自觉地履行了他“拿来主义”的主张,凭着自身深厚的艺术功力,融入书法艺术中的飞白手法,有意在作品中留下一点空白,使主题或形象更加突出。他还借鉴绘画艺术中的黑白木刻技法和白描手法,使作品形象入木三分,形神兼备。这..毕业,自然得益于作家与书画等多种艺术形式的艺术渊源。论文关键词:飞白;木刻;白描;艺术审美;艺术渊源鲁迅先生确实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位巨匠。早在1923年,茅盾就在自己所写的《读

2、(呐喊)》中评论说:“在中国新文坛上,鲁迅君是创造新形式的先锋。《呐喊》里的十多篇小说,几乎一篇有一篇的新形式,而这些新形式莫不给青年作者以极大的影响,必然有许多人们上去试验。”(其实,不仅是小说,就其散文杂文等各种体裁的作品来看,鲁迅先生巧妙地“拿来”,借书画等艺术技法,左右逢源,铸造自己的文学作品,为现代文学园地增添了朵朵奇葩。本文仅就其文学作品中借用书法、绘画表现技法的特征,予以粗浅评析。一、对书法艺术中飞白手法的借鉴出于表达的需要,鲁迅先生常常运用以虚衬实的语言,以达到“情到深处于无声”的艺术效

3、果,这种语言风格,人们称之为“飞白”艺术。“飞白”本来是书法用语,指笔画中露出一丝丝的白地,表面看好像是一种缺憾,但它使书写显现出苍劲浑朴的艺术效果,使作品增加情趣,达到丰富画面的视觉效果。文学作为艺术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有其相通的运用形式:描述或刻画形象时,运用“一丝丝的白地”式的语言,使人产生意味深长的美感;它常因作者情感、社会背景或人物性格表达的需要,比实际描述或直接抒情更能突出主题的要义,甚至有“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艺术效果。鲁迅运用“飞白”式语言,尤为频繁。如《祝福》,文章对鲁四爷家中的摆设作了一

4、番细致描写之后,突然一句“无论如何,我明天决计要走了”,两个似乎毫不相干的语句联在一起,留给读者一块空间和疑问:刚刚回来,为什么就要走呢?仔细对比分析才会发现,这何尝不是“我”对此环境的厌恶之情而做出的无可奈何的选择呢?在《为了忘却的记念》中,当作者得到柔石等人遇害的确切消息后,用了独立成段的“原来如此……”,省略号留下一个“令人不解”的空白,其中又凝结着作者多么浓烈的爱和强烈的恨!作者多是在“飞白”的语言中,表达出更加强烈的爱憎。文学家在刻画人物的复杂个性时,一般是通过人物的言行、肖像、心理的多种描写

5、来表现的,而鲁迅,不仅如此,还巧妙运用语言本身所具有的“空间”来揭示人物性格。即运用飞白手法,衬托人物复杂的性格。《为了忘却的纪念》写冯铿女士时,后面有一个“她的体质是弱的,也并不美丽”结句,有些同学奇怪这句为何不插入前文段落中。这段独立,是抑是贬还是恶?只有填充此句的“空白”内容,改为“虽然她的体质是弱的,也并不美丽,但她的意志(精神)……”的句式时,其中的含意就迎刃而解,可见作者此句强调的,并非是她的身体、相貌,而正是她不易被人注意到的精神和毅力。作者不直接描写她的性格,一方面是对她了解不够,更重要

6、的是给读者留下了一个想象的空间。《阿Q正传》第一章重笔写一个自高自大却又能自轻自贱的阿Q,末段突有一句“他睡着了”,看似闲着,却是神笔,一个愚蠢、麻木的小人物就这样又过去了一天。此外,这种“飞白”艺术还可以节省笔墨并且使语意绵长。细细品味一下语句,可以深味其中的效果。《灯下漫笔》:“中国人向来就没有争到过‘人’的价格,至多不过是奴隶,到现在还如此。《纪念刘和珍君》:“时间永是流失,街市依旧太平,有限的几个生命,在中国是不算什么的”。这些语句语意空间很大,表达形式言简意赅。“直露”中的“飞白”确实体现了一

7、个文学家的完美的语言风格。二、对绘画技法的借鉴在赞誉鲁迅艺术手法高明时,人们常断言他是一位高明的画家。追根求源,这个高明的画家在以文字为笔墨描绘形象时,是以什么画种,什么方式来塑造形象的呢?我们只要对绘画稍加了解就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鲁迅是一位黑白木刻大师,那些人木三分的小说形象,就是他以犀利的文笔为雕刻刀刻画出来的黑白木刻作品。1.黑白木刻艺术手法鲁迅小说中的艺术形象分明地带着浓郁的黑白木刻的神韵。其小说,黑白对比分明,线条清晰有力,注重勾勒而淡于敷彩——这正是黑白木刻的造型效果。这一显著特色,构成了

8、鲁迅小说形象特有的风格。绘画艺术最基本的语言是色彩和线条。但黑白木刻在色彩方面,抛开了一切有彩色,只选择最单纯的黑白二色,利用黑与白强烈的明暗对比衬托或黑与白的协调过渡,来暗示大千世界的缤纷色彩;在线条的运用方面,则以刀为笔刻出的富有金石之味的各种粗线、细线、直线、曲线来勾勒形象,不轻浮,不单薄,骨法用笔,力透纸背,建构既抽象又具有表现力的空间。这种表现方式,以简洁、概括、富有张力的形象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启迪人们无穷的回味与想象。正基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