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1156094
大小:54.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10
《体制转轨时期的地方保护主义研究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体制转轨时期的地方保护主义研究论文摘要:地方保护主义产生有其理论上的必然性,但是也有其体制、制度、历史等方面的原因,经济转轨时期尤其如此。因此,要治理地方保护主义,必须强化整体利益,改革国家行政管理体制,规范中央和地方政府的关系,改革税收体制.freelstudingduringeconomicreformatioAbstract:Theregionalprotectionismisinevitableintheory,butthereareothercausationsuchassystems,history,ect.itisespecialduringeconom
2、icreformation.SettlingTheregionalprotectionismmustconsolidatethemacrocosmbenefit,reformtheadministrativesystem,distinguishthefunctionsbetentandtheregiongovernment,strengthenlegalsystemconstructing,increasethestateenterprisereforming,innovatethemechanismoftheassessandselectofthecadre.Key
3、reformationprotectionismstudy经济发展中最令人头痛的问题就是地方保护主义,它使全国统一的大市场难以建立起来,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难以形成,资源难以在全国范围内最优化配置。体制转轨时期,保护主义最厉害。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我国的经济体制开始由计划向市场转变,地方保护主义也日渐加剧,到前几年达到顶峰。我国正在进行的大规模整顿经济秩序,治理经济发展环境,其主要矛头也是对准影响社会整体福利的地方保护主义。治理地方保护主义的关键就是要弄清楚地方保护主义产生的根源,以便有的放矢的正本清源,最大程度的遏制地方保护主义。一、地方保护主义的主要表现改革开放以后,地
4、方保护主义的发展主要有两个阶段,80年代中后期,由于短缺经济的存在引致的地方保护主义,主要表现为限制本地原材料外流,如羊毛大战、烟叶大战、棉花大战、蚕茧大战、牲猪大战,等等。90年代后随着买方市场的逐步出现,地方保护主义主要表现为限制外地产品和服务进入本地市场。具体表现有以下几种:1、市场封锁。市场封锁就是用行政措施阻挠和本地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有威胁的外地产品进行本地市场,它是地方保护主义的一个主要手段。一是提高外地产品准入条件,主要是各种行政性的收费,或者技术壁垒。如食品或者化工原料就通过工商或者技术监督部门的苛刻检验,甚至通过各种“莫须有”的罪名将其挡在本地市场
5、之外。二是完全限制外地产品进入本地市场。具体表现就是用行政命令阻挠对外地产品的采购,对使用和消费外地产品增设额外税费,对外地采购加收税费、盘剥,对过境商品滥收税费,甚至设卡禁运。如1999年上海市为了促进本地轿车的销售,规定来至湖北的“富康”汽车必须征收8万元的牌照费,当年上海只销售了24辆“富康”汽车。武汉市也采取反击措施,对上海生产的“桑塔纳”征收7万元的所谓特困费。这种封锁市场、分割市场的现象是地方保护主义的主要表现。2、资源和生产服务垄断。资源垄断包括两个方面的涵义:一方面就是用行政措施阻挠本地企业所需、市场紧缺的原材料流出本地区。这以八十年代为最普遍。当时处
6、在短缺经济时期,许多工业原材料和农村生产资源供不应求。如八十年代,化肥比较紧俏,拥有化肥生产企业的地区为了保证本地农业生产所需,就禁止向外地供应。同样是八十年代,湖南省为了满足本省的需求,就禁止本省的牲猪出口广东。特别值得一提的粮食,在粮食供给紧张的时期,粮食主产区往往不销往急需要粮食的销区,而是待价而沽。另一方面就是禁止本地的大企业或企业集团向外地投资。如当前上市公司,大部分都是地方政府和企业共同努力才得以上市,地方政府为了拉动本地的经济发展,严禁上市公司在外地投资或者进行企业兼并。有的地方政府甚至把上市公司当成本地的“银行”。唯恐“肥水流入外人田”。我们从“郑百文
7、”在地方政府操纵下破产重组就可以管中窥豹。地方垄断的另一表现就是地方的各种基础设施建设和各种商业、通讯等服务不进行招标,或者进行假设,走走过场,应付上级的检查和政策要求而已,或者暗箱操作,把生产经营权交给本地企业,其他地区的投标人只起陪衬作用。而其他地区的生产商要想取得经营权和生产供应权,只能与地方企业合作绕过地方保护的壁垒或者贿赂某些官员。3、容假护假。有的地方为了增加财政收入和扩大就业,对假冒伪劣产品,不闻不问,睁一眼闭一只眼,而且还与制假者连为一体,当上级或者中央来了调查组或者执法检查时,为之通风报信,致使“地下经济”滋生蔓延。一个最典型的例子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