条件概率的例题设计

条件概率的例题设计

ID:11151331

大小:33.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7-10

条件概率的例题设计_第1页
条件概率的例题设计_第2页
条件概率的例题设计_第3页
条件概率的例题设计_第4页
资源描述:

《条件概率的例题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条件概率的例题设计引例:(1)你认识了一位新朋友,问她是否有孩子。她说:“有两个孩子。”那么一个男孩一个女孩的概率是多少?(2)你认识了一位新朋友,问她是否有孩子。她说:“有两个孩子。”你又问:“有女孩吗?”她说:“有。”那么一个男孩一个女孩的概率是多少?设计意图:这个引例是由课本例1(b版49页)改造而来,为了引导学生思考条件概率和一般概率的区别与联系,深刻理解条件概率的概念,猜想条件概率公式,培养学生辨析、归纳总结的能力。1.例题的使用步骤(ⅰ)先让学生解答这两个题目,并让学生给出答案。(ⅱ)找学生这两个题目有什么区别?对结果有何影响?(ⅲ)能否把这两道题的解答用符号化的

2、语言表达出来?2.解答步骤解:设a=“其中一个是女孩”,b=“其中一个是男孩”则ω={(男,男),(男,女),(女,男),(女,女)}a={(男,女),(女,男),(女,女)},b={(男,男),(男,女),(女,男)}(1)p1=p(a∩b)=条件概率的例题设计引例:(1)你认识了一位新朋友,问她是否有孩子。她说:“有两个孩子。”那么一个男孩一个女孩的概率是多少?(2)你认识了一位新朋友,问她是否有孩子。她说:“有两个孩子。”你又问:“有女孩吗?”她说:“有。”那么一个男孩一个女孩的概率是多少?设计意图:这个引例是由课本例1(b版49页)改造而来,为了引导学生思考条件概率和

3、一般概率的区别与联系,深刻理解条件概率的概念,猜想条件概率公式,培养学生辨析、归纳总结的能力。1.例题的使用步骤(ⅰ)先让学生解答这两个题目,并让学生给出答案。(ⅱ)找学生这两个题目有什么区别?对结果有何影响?(ⅲ)能否把这两道题的解答用符号化的语言表达出来?2.解答步骤解:设a=“其中一个是女孩”,b=“其中一个是男孩”则ω={(男,男),(男,女),(女,男),(女,女)}a={(男,女),(女,男),(女,女)},b={(男,男),(男,女),(女,男)}(1)p1=p(a∩b)=(2)p2=p(b

4、a)=为说明引例两题的联系,特列表格如下3.条件概率与一般概率的联系(

5、1)p(a∩b)与有什么关系;(2)猜想p(a∩b)=;(3)利用文氏图分析p(a∩b)===特别说明:上面的分析在古典概型中可作为严格证明,不能作为一般情况的严格证明,但可作为一种解释说明,沟通了条件概率与一般概率的联系,能促进学生对条件概率的深层理解,作为副产品,同时给出了求条件概率的两种常用方法方法一(原始方法):p(a∩b)=几何解释:p(a∩b)相当于把a看作新的基本事件空间,求事件a∩b发生的概率;方法二(公式法):p(b

6、a)=[p(a)>0]例1.掷红、蓝两颗均匀骰子,已知蓝色骰子掷出3或6点时,问“两颗骰子掷出点数之和大于8”的概率是多少?解:设事件a=“蓝

7、色骰子的点数为3或6”事件b=“两颗骰子的点数之和大于8”方法一(原始方法):p(b

8、a)==方法二(公式法):p(b

9、a)===设计意图:此题由课本的引例改造而来,通过此题训练学生运用两种方法解题,两种思路相互对照,进一步理解条件概率与一般概率的区别与联系,同时训练学生运用符号语言表达数学思维的能力,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例2.某种动物由出生算起活20岁以上的概率为0.8,活到25岁以上的概率为0.4,如果现在有一个20岁的这种动物,问它能活到25岁以上的概率是多少?解:设a=“能活到20岁”,b=“能活到25岁”则p(a)=0.8,p(b)=0.4而所求概率为p(b

10、a),

11、由于b?哿a,故a∩b=b。于是p(b

12、a)====0.5。所以这个动物能活到25岁的概率为0.5。设计意图:此题是课本设置的例题。非常适合训练学生的符号化语言,此题的难点在于设出事件a和事件b,并且要明确事件a和事件b的内在联系,才能把条件概率转化成一般概率来处理。例3.甲乙两地位于长江下游,根据一百多年的记录知道,一年中雨天的比例,甲地为20%,乙地为60%,两地同时下雨的比例占12%。求:(1)乙地为雨天甲地也为雨天的概率;(2)甲地为雨天乙地也为雨天的概率。解:设a=“甲地为雨天”,b=“乙地为雨天”则根据题意有:p(a)=0.20,p(b)=0.18,p(a∩b)=

13、0.12(1)乙地为雨天甲地也为雨天的概率p(a

14、b)===0.67。(2)甲地为雨天乙地也为雨天的概率p(b

15、a)===0.60。设计意图:课本原题主要训练学生分清哪个事件是条件,p(a

16、b)与p(b

17、a)在一般情况下是不同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