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1133932
大小:29.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7-10
《关于晋城城镇化发展新模式探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关于晋城城镇化发展新模式探析摘要:作者通过意大利城市及国内许多城市建设和发展模式或经验的调查,结合晋城城市十二五建设和发展的实际,提出了一些有借鉴和参考价值的意见,对晋城市未来城镇化的建设和发展,提高晋城市城镇化率水平,实现晋城转型发展、跨越发展,再造一个新晋城的宏伟目标,起到一定的参谋作用。关键词:晋城城镇化;发展模式;探讨中图分类号:[F2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城镇化率(又称城市化率,城市化度,城市化水平,城市化指标)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志,也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组织程度和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一、晋城城镇化发展现状
2、7晋城东枕太行,西忘黄河,南瞰中原,北接幽燕,辖4县1市1区,面积9490平方公里,人口227万。2010年全市生产总值730.5亿元,财政收入153.2亿元,“十一五”时期发展水平排山西省第二,仅次于省会太原,发展指数全省排名第一,跨入全国地级以上城市综合实力百强行列。2009年,全市城镇化率已达到47.6%,超出全省平均水平,接近全国当年平均水平。2010年又取得快速发展,达到51.04%,增长3.44个百分点。二、用超前的理念、过人的胆魄来细化规划环节,精心组织实施“十二五”时期,城镇化建设和发展是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科学发展的重要组
3、织部分。结合晋城市城市发展的实际,要紧紧把握和贯彻以下几方面经营和发展的理念。(一)超前的理念高品味规划是实施这一理念的龙头和核心。这一规划中要把生态、宜居、和谐、温馨大家庭的众多元素揉合进去,要把历史传统文化要素与现代科技高度协调起来,要把国内外城市建设经验和亮点与我们太行山水独特地域特色风光因地制宜地融合一体。要充分地发挥我们与其他城市相比还可以说是在一张白纸或后发建设得天独厚时机和优势。避免我们在起跑线上就输人一等的局面。(二)和谐、温馨的“大家庭”理念7多年来,我到过国内许多城市,没有那个给我留下特别印象,唯独最近去杭州,给我的感觉是
4、那么的温馨和别致。远道而至,一出火车站坐上k7路公交车,让我一下如同到家的感觉,因车内结构高低错落与用非常逼真的塑料花协调简单的装饰就构成一个个流动的“小家庭”。大连是我国一个很有特色的一个国际化城市,他们很早就在市中心地段兴建高端的住宅区,专门用于高科技人才居住,并且给予特别的优惠政策,让人感悟到这个城市领导者的在招商引资引才方面的远见卓识。既然城市是个“大家庭”,就要求其结构布局合理、功能齐全、高度协调统一。(三)环境保护的理念这属于生态文明建设的范畴,也是社会文明的综合体现,范围很大、牵涉面很广的事物。如何保护我们人类自己、身边物种、历
5、史文物、环境等等,是有许多学问和讲究的。杭州西湖边上重修后的雷峰塔,我参观后心里滋味很难形容,千年古塔风韵难觅踪影!据悉国外为保护一棵古树可以让高速路绕行,我们在城市建设方面需要学习采纳那些先进作法或理念。从我们人的角度出发,应该考虑到居住环境的空气质量、饮水状况、垃圾的分类与处理、城市生活污水的达标处理等。(四)市民文明素质提升的“软实力”大力建设的工程这是个庞大的社会系统工程,需要一个城市大家庭成员来共同努力完成。于此,应抓好二个层面工作,可以达到快速提高的效果。1、抓好各级领导阶层素质提升工程。2、抓窗口行业或部门以及从业人员的主导和引
6、领作用。三、通过抓重点城镇建设、优势主导产业带动、交通旅游行业推进和链接等来助推晋城全市城镇化进程的步伐(一)要在城镇地区发展的重点上合理分配和布局71、要突出城市中心区、县(市)城区、重点乡镇三个层次的建设列为我们建设的重中之重的区域。中心市区要围绕40平方公里主城区的各种基础设施的提高和完善上下功夫,新的一区四片市区建设要注重长远、高水平规划、高标准建设,稳步推进和发展,实现一个以白马寺山为绿心,以环城高速为纽带,以主城区为依托,以五大组团为策应,带状向心、六位一体、联动发展的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和宜居城市的新晋城。其次,在县(市)城区建设
7、中,笔者认为要把本市辖区的高平、阳城、沁水、陵川四个县(市)城所在地中的沁水县城作为我们强力建设的重点。2、在乡镇发展上我们应该抓住阳城县北留镇和沁水县嘉峰镇两个列入全省“百镇建设”首批21个示范镇的建设契机,去求大突破。今年7月份,山西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全省“双百”城镇建设实施方案》,今年起5年内,全省将围绕近百个县城(85个县城及11个县级市)和100个重点镇,建设特色宜居城镇(简称“双百”建设),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公布“百镇建设”首批21个示范镇名单。将用5年时间把全省100个区位和资源优势突出、发展潜力较大、基础设施7相对完善、具有一
8、定人口和产业基础的重点镇,打造成为各具特色的工业强镇、商贸重镇、文化名镇和旅游大镇。将每年确定20个左右示范重点镇,补助每镇2000万元,由省、市、县三级财政按比例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