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现代新型教师道德教育问题探讨

我国现代新型教师道德教育问题探讨

ID:11124812

大小:53.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7-10

我国现代新型教师道德教育问题探讨_第1页
我国现代新型教师道德教育问题探讨_第2页
我国现代新型教师道德教育问题探讨_第3页
我国现代新型教师道德教育问题探讨_第4页
资源描述:

《我国现代新型教师道德教育问题探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我国现代新型教师道德教育问题探讨论文关键词:道德 新型教师 道德教育  论文摘要:长期以来,教师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而新的社会发展需要新型的教师。所谓新型的教师就是能适应社会新的发展形势和需要而具备相应特质的教师。自古以来,师德是教师应具备的最重要素质之一,同时,它也是现代新型教师所应具备的最重要的素质。新型教师的道德教育培养问题,是我们现今发展所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而要提高新型教师的道德,最重要的途径就是要关注教师的个体发展,提高教师的责任心等。  一、探析新形势下道德发展的内涵及主要特征  

2、在西方古代文化中,“道德”(Morality)一词起源于拉丁语的“Mores”,意为风俗和习惯。“道德”二字,在汉语中的连用始于苟子《劝学》篇中:“故学至乎礼而止矣,夫是之谓道德之极”。“道德”一词发展至今,大体有以下几层含义:(1)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即它是人们在社会关系及活动中共同生活行为的准则和规范;(2)道德不是天生的,人类的道德观念是受到后天的宣传教育及社会舆论的长期影响而逐渐形成的;(3)道德是判断一个行为正当与否的观念标准,是调节人们行为的一种社会规范。此外,道德具有发展性和特殊性的特质,

3、即道德的内涵及标准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同,且对于不同的社会群体也会有不同。即不同的社会、不同的时代、不同的阶级会有不同的道德观念。因此,没有任何一种道德是永恒不变的。教师职业是一种社会职业,因此,教师道德也主要是作为一种职业道德规范而体现的。  二、把脉诊断——找到我国现代新型教师道德教育发展中存在的主要症状  (一)对教师职业理想化的社会期望  1.我国长期以来在传统文化下形成的比较理想的教师道德观  一般来说,从道德发生的方式来区分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生活的道德。即人类在长期的社会生活实践中发现并积累起来

4、日常生活的基本精神食粮,是人类生活本身的结晶;另一种是构建的道德,即少数道德家们为了现实的某种需要,而人为地构架起来的一系列伦理规则。在我国的历史发展中,特别是宋明以来,人为的、神圣化的道德构建更多地取代了日常生活伦理秩序。道德也因置之天理而高高在上,道德教育成了对个体生命形式的规训,成了对个体生命感悟的僭越,道德教育远离个体的日常生活,个体生命成为对神圣理性的献祭。我国封建社会中,神权社会意识形态主宰着个体的日常生活,长期以来形成的文化氛围中,个人道德自主性的发展空间非常有限。我们整个封建社会形成的文化中

5、,把人抽象化,而忽视作为个体的人的具体的特殊性价值。在这样的社会道德文化氛围下发展的教师道德的发展也必然会受到这样的道德模式的约束,形成带有这种模式烙印的道德教育标准——教师的道德标准打着神权的烙印,认为教师是理性与权威的化身。因此,教师就应该有很高的道德,且所有的教师都应该具有这样的道德素质,很少或者说不会去真正关注教师个体的道德发展,因此说,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对教师的道德标准比较理想化。  2.现代社会发展中,对教师道德过高的社会期望  长期以来我们都对教师有一种过高的期望,这种期望造成了教师巨大的压

6、力。在当今社会中,对教师仍具有较高的期望:“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必须是“人师”。教师应该有高尚的道德,要有奉献精神、要有吃苦精神,要有一种无私的爱,他们是正义的化身,是希望的象征,是社会的骄傲等。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要教好书,还要育好人,各方面都要为人师表,江泽民同志的话也体现出了作为一个教师应具备的素质和要求。在学生眼里,教师是智慧的化身、道德的典范。这样光环,其实给教师造成了一种无形的精神压力,即只要选择了教师职业,就是选择奉献。  (二)忽略教师个体发展及其不断成长的意识  随着社会的

7、发展、时代的进步,在给我们带来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和更适合素质教育的教学方法的同时,也暴露了一些教育上存在的问题。其中教师的道德问题便是其中之一。近些年,有许多关于教师行为恶劣事件的报道,究其原因,在我们现今的教师教育培养中,太注重教师的社会作用,而忽视教师作为个体存在的具体性的现实价值。虽然这个问题,目前已有所认识,但重视程度仍然不够。另一方面,在我们现代社会的发展中,当我们一步步从神权政治意识形态伦理控制的社会样式中走出,进入一个重商主义和流行时尚控制日常生活的时代时,我们可能又陷于另一种误区,那就是以利

8、益驱动取代个体的伦理诉求,以流行时尚为个体行为的价值标准。这点在我们的现代新型教师道德教育中尤其值得重视。  三、对症下药一科学发展新型教师道德教育  (一)树立切实、平等的教师个体理念  当我们的社会在一步步走向公民社会的时候,人与人的平等是我们需要树立的一个重要的理念。现代公民社会的教化理念,要求我们必须先行设定的基本理念就是人格上的平等,尽管我们承认每个人的道德境界是有差异的,但每个人在道德人格,在生命存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