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鞍华导演“中老年女性”题材电影论

许鞍华导演“中老年女性”题材电影论

ID:1112228

大小:415.72 KB

页数:6页

时间:2017-11-07

许鞍华导演“中老年女性”题材电影论_第1页
许鞍华导演“中老年女性”题材电影论_第2页
许鞍华导演“中老年女性”题材电影论_第3页
许鞍华导演“中老年女性”题材电影论_第4页
许鞍华导演“中老年女性”题材电影论_第5页
资源描述:

《许鞍华导演“中老年女性”题材电影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万方数据香港电影许鞍华导演“中老年女性”题材电影论景银辉【摘要】许鞍华导演是香港新浪潮电影以来最优秀的导演之一。本文指出许鞍华导演电影关于中老年女性的定位模式存在类型化模式,分析了数十年来许鞍华导演关于中老年女性电影创作题材的趋势走向以及创作风格、技巧上的转变;指出许鞍华作品里的中老年女性从理想主义退却,回到现实主义,完成的是对传统文化、男权文化的自觉回归。【关键词】中老年女性转变定位回归从1979年的((疯劫》到“越南”三部曲,从半自传的《客途秋恨》到翻拍张爱玲的小说《倾城之恋》和《半生缘》,以及后来

2、的“四十”系列、“天水围”系列,再到近期的((桃姐》,许鞍华的电影尽管不乏缺陷,却基本算得上是精良之作。三十几年来许鞍华的电影以题材多样,风格迥异,洋溢着浓浓的人文主义,被誉为“香港新浪潮”导演中“唯一的女将”⋯。她的创作从《疯劫))以来,以悬疑片出道,其后拍摄有恐怖片、武侠片、爱情片、家庭伦理片,在多种形式之间游刃,有“多型导演”之称。;然而仔细分析许鞍华导演关于中老年女性题材的作品,我们会发现她作品中的女性并不以类型多样化见长,她的人物往往具有既定的定位模式,有着典型许鞍华式的模糊影子。首先,空间定

3、位是香港、上海这样的大都市。许鞍华的中老年女性题材首数1990年《客途秋恨》和1994年的《女人,四十》,更为集中地体现在近年来的几部重要作品:上映于2007年的《姨妈的后现代生28活》,上映于2008年的《天水围的日与夜))12』、及上映于2012年的《桃姐》。不同于大陆第五代导演对于乡村生活的故事演绎,许鞍华作品里的中老年女性都有一个都市的影子,有的是依托香港,如《女人,四十》((天水围的日与夜》((桃姐》;有的是依托上海,如《姨妈的后现代生活》。作为土生土长的香港人,许鞍华最为成功的,当属不经意间

4、所展现出香港地域文化特色。许鞍华有“天水围”系列,特别是((天水围的日与夜》在业内颇受好评。天水围位于香港新界元朗区西北部,原本是一座围村。80年代末,周边的鱼塘被填平并发展成为以住宅为主的新市镇。如今,天水围已有约30万居民。天水围在香港属于底层劳工阶层的居住区,近年来爆发过诸多失业、贫穷、自杀、家庭暴力、新移民等社会问题,以致被传媒冠上“悲情城市”的称号,很多居民甚至不愿向人透露自己住在天水围。天水围这个地名两次出现在许鞍华作品的标题中,并非偶然。曾有人问许鞍华为什么要拍天水围的万方数据香港电影故事

5、,许鞍华回答:我说不出原因来,其实是题材“拣”了我。。她似乎想以这样的方式来建构出香港的某种史诗框架,对于“天水围”这样的地区,许鞍华有种天然的亲和感,在这里发现了香港社会的投射与缩影,“天水围是崭新的、辽阔的,整体规划就像漫画里的游乐园,但区内的居民却贫穷、孤独和无依,活在社会的低下阶层;这正好代表香港现时的景况。”⋯“故事和其中的人物,值得有这个机会被呈现出来,借以显示现在不少香港人身处的一种生存方式。”⋯可以看出,许鞍华念念不忘的,其实是对香港生活、香港文化的镜像反映。其实许鞍华最初关注天水围的直

6、接动机,源于一桩灭门凶杀案,在资料搜集的过程中,她惊讶地发现他们并不是如想象中那么绝望激烈,而充斥了日常生活化的平和。尽管她并没有放弃天水围灭门案的题材,最终拍出了《天水围的夜与雾》,但为她带来巨大声誉及商业效益的,却是以中老年女性题材出现的《天水围的日与夜》。其次,身份定位的模式化。仔细分析许鞍华电影中的中老年女性,会发现她们有着很多相似的身份背景。一、社会底层的中老年女性。许鞍华导演是中国导演界为数不多的关注老年问题的人,身为女性,对中老年女性在社会及家庭中如何自处、如何生存等问题自然会感同身受;从

7、中年危机到老年处境,许鞍华的电影随着她自己的阅历成长。她作品中的女性不以风花雪月的青春期妙龄女郎为对象,很少有风云人物,也鲜有白领中产、明星大腕,而讲镜头瞄准那些沉溺在事业和生活两重漩涡中的市井女性。她的女性世界是一个急速发展的社会中相对静止的群落,也是最底层的平凡大众。《女人,四十》反映了底层中年女性在日常生活中的种种艰辛:阿娥为全家操劳不惜,既有工作要做,又要照顾全家饮食起居。特别是婆婆去世,公公患病以后,生活压力巨大。((天水围的日与夜))以居住在天水围的单身母亲贵姐和孤寡老人阿婆构成两条叙事线索

8、,通过许多底层生活的细节构成影片的主题。((桃姐》则干脆以香港梁家帮佣的身份出场,以一个在梁家帮佣多年的女佣桃姐的晚年生涯为视点,探讨了鳏寡无依的老年女性如何养老,如何走完人生路这样的终极命题。二、边缘化的身份困境。许鞍华作品中的中老年女性有着身份认同的困境,她们尽管有着都市的底子,然而并非活跃在高级写字楼里或富豪别墅里的女性,而是现代化进程中被忽视乃至淘汰的都市一隅的女性,她们并不占据都市生活的核心位置,她们是在场者,更重要是旁观者,并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