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高校生活德育模式探究论文

现代高校生活德育模式探究论文

ID:11120383

大小:57.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7-10

现代高校生活德育模式探究论文_第1页
现代高校生活德育模式探究论文_第2页
现代高校生活德育模式探究论文_第3页
现代高校生活德育模式探究论文_第4页
现代高校生活德育模式探究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现代高校生活德育模式探究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现代高校生活德育模式探究论文【摘要】远离现实生活的传统德育模式已暴露出较大的局限性,不能很好适应社会及人的发展需要。德育本源于生活,也为了生活,因此现代高校德育应回归学生的生活世界,找寻失落的生活价值。本文从德育与生活【摘要】远离现实生活的传统德育模式已暴露出较大的局限性,不能很好适应社会及人的发展需要。德育本源于生活,也为了生活,因此现代高校德育应回归学生的生活世界,找寻失落的生活价值。本文从德育与生活的关系出发,探讨了高校生活德育模式的基本内涵,寻求支撑高校生活德育模式的理论依据,着重研究高

2、校生活德育模式的基本策略,提出要更新理念,坚持以人为本;丰富内容,突出实际生活;改革方法,发挥学生作用;延伸空间,注重校园文化。【关键词】高校德育;生活德育模式;以人为本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简称《意见》)强调指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坚持以人为本,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原则,从他们的思想实际和生活实际出发,采取喜闻乐见的形式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坚持知行统一原则,注重实践教育、体验教育、养成教育,努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

3、效性和说服力、感染力。远离现实生活的传统德育模式已经暴露出越来越多的局限性,《意见》为高校德育模式的改革创新,让德育回归学生的生活世界,找寻失落的生活价值,提供了广阔的时代视野。一、高校生活德育模式的基本内涵生活是生命的存在方式,生活世界是生命存活的世界,是生命求得意义与价值的活动空间。个体生命的发展不可能在抽象的科学世界里,而只能在富有人性的完整的生活世界中。作为德性养成的教育——德育,与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它必须以生活为基础,关注生活、体现生活、引导生活、提升生活。首先,德育源于生活。从历史

4、的源头来考察,道德从根本上起源于生活的需要,源于以物质生活为基础的社会性交往。生活赋予德育以意义,生活是道德生命成长的沃土,为德育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资源。其次,德育为了生活。生活是一个过程,既有现实性,又具有超越性,德育就是要引导人从当下的现实生活逐渐走向未来的可能生活。因而,生活不仅仅是德育的基础,也是德育的根本途径和最终目的。德育从终极意义上来说,是为了引领人们开拓创造新的美好的可能生活,为了让生命在美好中绽放光彩。最后,德育在生活之中。对此,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去把握。从横向来看,德育在生活之

5、中,德育要植根于现实生生不息的生活之中,直面生活的问题和困境,在具体的生活中才能赋予德育实际的内涵;从纵向来看,德育在生活之中,说明德育要随着生活的流变不断变化,生活是具有过程性的不断发展变化着的,因此德育也应随着生活的变化不断呈现新的特征。高校生活德育模式就是坚持以人为本,以大学生的现实生活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关注受教育者生命自由成长、德性养成的德育教育新模式。这种德育新模式克服了远离学生现实生活的那种滞后型、低效型、封闭型的德育模式的局限性,强调作为生活主体的大学生在德育教育中的主体参与性。生

6、活德育模式的基本内涵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第一,生活德育模式的教育理念——“以人为本”。学生是教育教学的终端,因而教育的本体应该是学生发展,或者说,是提高素质。这是因为,教育的目的在于人的素质发展,教育的基本动力、最重要的资源来自于人。除了反映学生的利益、学生在学校社会中的独立的自主的存在之外,更重要的是依靠学生来进行教育,把教育的全部价值归结到学生身上,以学生发展为教育的本体。第二,生活德育模式的根本目的——实践道德生活。学生是教育的目的而不仅仅是教育的对象,学生不是容器而是具有独立人格、自主意志

7、与选择能力的主体。生活德育模式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发展学生的主体能力、塑造学生的主体人格,教育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学习、学会生活。一个在道德上受过教育的人应该是一个能够实践,而且去努力追求,也正在实践着道德生活的人。正如英国当代教育哲学家怀特所说:“真正受过教育的人应该是一个最有活力的人,用自己的全部热情去追求他所选择的生活,并全力以赴地投入到他的生活规划(life-plan)及其包含的各项具体内容中去.”[1]第三,生活德育模式的实践途径——实际的生活。基于现实、实际的生活对学

8、生实施教育,引导学生以积极的人生态度投入到现实的生活中,从而学会生活、体验生活、感受生活,进而在生活中发展素质、提升能力。二、高校生活德育模式的理论依据首先,科学发展观的理论依据。2003年10月,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三中全会第一次全面、完整地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强调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2005年10月,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五中全会再次强调,坚持以人为本,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把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科学发展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