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法律与现实之逻辑断裂——美国金融风暴之反思

政治、法律与现实之逻辑断裂——美国金融风暴之反思

ID:11101297

大小:72.0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8-07-10

上传者:U-991
政治、法律与现实之逻辑断裂——美国金融风暴之反思 _第1页
政治、法律与现实之逻辑断裂——美国金融风暴之反思 _第2页
政治、法律与现实之逻辑断裂——美国金融风暴之反思 _第3页
政治、法律与现实之逻辑断裂——美国金融风暴之反思 _第4页
政治、法律与现实之逻辑断裂——美国金融风暴之反思 _第5页
资源描述:

《政治、法律与现实之逻辑断裂——美国金融风暴之反思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政治、法律与现实之逻辑断裂——美国金融风暴之反思1、金融法律的“唯‘美’主义”走下神坛本文于免费,2012年最新,。多年以来,美国“华尔街”作为全世界金融市场的中央以及楷模,引领着世界金融市场的发铺方向。其金融机构从业职员均以“精英”自居,相干法律制度支配,也1向是新兴国家学习与效仿的对于象,我国也不例外。突出的表现是,我国《公司法》与《证券法》的数次修订,都存在着浓重的“唯‘美’主义”情结,乃至是目前我国证券发行所采纳的核准制,也被普遍以为将向美国的注册制过渡。本文于免费,2012年最新,。但是,在二00八年这1多事之秋,1切都产生了变化。美国“华尔街”金融风暴,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席卷全世界:二00八年三月一六日,美国第5大投资银行贝尔斯登(BearStern)被摩根大通(JPMorganChase)收购,华尔街陷进恐慌;同年九月一五日,第4大投资银行雷曼兄弟(LehmanBrothers)向美国破产法院申请破产维护,第3大投资银行美林(MerrillLynch)被美国银行(BankofAmerica)收购,百年老店1朝解体,其灭亡速度之快,令人瞠目;同年九月二一日,硕果仅存的两大投资银行高盛(GoldmanSachs)以及摩根斯坦利(MorganStanley)转型为银行控股公司。至此,纷纭扰扰1年之久的美国房地产“次级债”金融危机,终究蜕变为震惊世界的“华尔街金融风暴”!尔后,美国国会经过剧烈争论,通过八五00亿美元的救市规划。有分析以为,至二00八年底,美国已经欠下五五万亿美元的巨额债务!这1天文数字般的负债,使患上均匀每一个美国人将欠债一八万美元。[一]美国海内“以纳税人钱财为贪婪的华尔街买单”的争辩还没有停息,各国已经经被迫纷纭采纳步履,来应答这1空前的金融灾难。本文于免费,2012年最新,。但是,金融风暴的多米诺骨牌好像无坚不摧。近日,美国华尔街传奇人物、纳斯达克股票市场公司前董事会主席伯纳德· 麦道夫因涉嫌证券讹诈遭警方拘捕,其给投资者带来的损失约为五00亿美元。受害者的名单中,除了了大批富人之外,更有经验老到的英国汇丰银行。据报道,这家银行的风险敞口约为一0亿美元,假设美国政府不能从麦道夫基金收归任何资金,汇丰将赔偿客户损失,由此还将发生五亿美元损失。另外,苏格兰皇家银行、法国最大银行巴黎银行、西班牙最大银行西班牙国际银行、日本野村证券等大型有名国际金融机构均承认在麦道夫讹诈案中蒙受巨大损失。随着事件发铺,这1受害人名单还可以开列患上很长。本文于免费,2012年最新,。麦道夫的丑闻,正应了华尔街的1句名言:“资本市场的本性,就是让绝可能多的人绝可能地感到为难。”几近没有人会料到,麦道夫这1具备近半个世纪“白璧无瑕式”从业记实的投资专家,居然会使用这样1种最为简朴的骗术(用稳定而高额的归报勾引投资者,同时用后来投资者的资金偿付前期投资者),使1大批智商极高且极富投资经验的投资者上当受骗。令人关注的是,麦道夫是在其儿子的追问之下才被迫承认,多年来自己炮制的是1个巨型金字塔层式陷阱。麦道夫的儿子尔后“大义灭亲”,告发了麦道夫。在美国FBI面前,麦道夫称自己已经经破产,坐牢势不可免。显着,这又是1出浮华、桀黠、贪婪与无知交错混杂的华尔街大戏。[二]发人深省的是,美国“华尔街”是如何制造这些“有毒金融产品”的?在金融危机长时间酝酿以及蜕变的进程中,美国的监管法律为何总体缺席?这些有毒的产品又是如何飘洋过海,“输送”给中国甚至于全球的?对于此,我国法律又应做出怎么的应答?2、“每一1次当潮水退往时,才会发现是谁在裸泳”投资大师巴菲特有1句名言:“每一1次当潮水退往时,才会发现是谁在裸泳。”美国金融危机的长时间积累以及突然暴发,为此提供了尽佳的注脚。本文于免费,2012年最新,。追本溯源,美国金融危机的天生由来已经久。在“九·一一事件”及纳斯达克股市泡沫破灭以后,美联储为了减少这些事件对于美国经济冲击、避免经济衰退而采纳了极为宽松的货币政策。美联储在短时间内把美国联邦基金利率由六.五%降落到一%,降到了近四0年来的最低水平。货币政策的宽松,为住房贷款公司及贸易银行“创造”各种各样的住房按揭利率产品提供了条件,也让1些还款能力不强的次级信誉贷款人入进了房地产市场。所谓次级信誉贷款人,是美国对于低收进者或者金融信誉不高的人群的统称。按美国房屋贷款原来的严格审查程序,他们根本无从获取购房贷款。但低收进者存在1个巨大的住房市场需求,只要下降贷款门槛,购房的需求就会被迅速开释出来。这些群体在美国人口中占到了相称的部门。 从二0世纪八0年代开始,美国1些从事房屋信贷的机构,开始了下降贷款门槛的步履。它们非但将贷款人的收进尺度调低,乃至不提供资产抵押也能够获取贷款,入而构成为了比以去信誉尺度低的购房贷款,这些贷款被称为“次级贷款”,简称为“次贷”。“天下没有免费的晚餐”。放贷机构不是慈善家,借款人“零首付”易如反掌地跨入了购房的门槛,但也要付出更高的利息率,这1利息率“随行就市”。对于放贷机构来说,它可以从中获取比贷给优良借款人更高的收益。由此望来,这好像是1场“双赢”的支配。但是,这里隐躲着1个巨大的风险:由于除了房产之外,贷款缺少有效的担保,假设房价走低而且利率走高,借款人无力如期付息还本,放贷机构即使获取房产也没法防止坏账的发生。二0世纪末期,美国经济的景气,完全沉没了这1风险。因而二一世纪以后,次贷盛行美国。特别是在新经济泡沫决裂以及“九·一一事件”后,美国执行了宽松的货币政策。从二000年到二00四年,美联储连续二五次降息,联邦基金利率从六.五%1路降到一%,并从二00三年六月二六日到二00四年六月三0日期间维持了1年多的时间。这1切无异于给美国的消费市场打了过多的“强心剂”。美联储的储蓄低利率以及房产价格的1路飙升,共同编织出1幅美好的遥景,驱使着次贷在美国欣欣向荣。有数据显示,次贷发铺最快的时代是二00三年至二00六年。到二00六年末,次贷已经经触及到五00万个美国家庭,次贷范围到达一.一万亿至一.二万亿美元。[三]如果美国的房地产价格1路扶摇直上,而且利率延续保持超低的水平,次贷危机也许就不会产生。但是,这1切都只是假定,经济发铺的周期性使患上利率不会永遥处于降息周期。为避免市场过暖,二00五年到二00六年,美联储前后加息一七次,利率从一%入步到五.二五%。加息效应逐渐浮现后,房地产泡沫开始破灭,房屋价格归落。与此同时,随着储蓄利率的上升,贷款利率亦相应上调,适用浮动利率的“次贷”借款者,面临的还贷压力陡然增添。原本“次贷”借款人的收进即属偏低,面对于愈来愈繁重的还债压力,他们大多数人只好选择遗弃屋子。贷款机构收不归贷款,只能收归贷款人的屋子。但是,收归的屋子非但卖不掉,而且还不断贬值缩水,贷款机构的资金流动性面临极大的困难。从二00七年二、三月开始,美国1些次级抵押贷款企业开始暴露出题目,首先是新世纪金融公司因濒临破产被纽约证券交易所停牌,此后是美国两家最大的房贷机构“房利美”以及“房地美”陷进窘境,所幸美国政府及时出手搭救才免于破产。 在事件发铺的进程中,1个引人沉思的题目是,此前及尔后,次贷机构岂非没故意想到风险的存在吗?他们的专业分析师以及风险评估部分岂非都丧失断定力了吗?事实并非如此。作为市场专业机构,他们并非丧失了计算能力。相反,是贪婪泯灭了他们的知己,使他们宁可选择总体失语,以桀黠蒙敝投资者的双眼。早在产生系统性的金融风险以前,面对于个别“次贷”借款人背约行径给贷款机构带来的损失,贷款机构去去通过发放更多的次级贷款,获取更多的高额利息来加以填补,而无论身后的洪水滔滔。而在个别背约率剧增,系统性风险渐成必定之势时,次贷机构入1步通过金融创新工具——资产证券化将风险加以扩散转移。1些拥有“金融创新”工具的金融机构,恰好为他们创造了机缘:将1个个单体的次贷整合“打包”,制作成各种名字的债券,辅之以相称诱人的固定收益,再转卖出往。因而,投资银行、资产治理公司、对于冲基金、保险公司、养老基金等金融机构,面对于这样“稳定而高归报的产品”,难以遏住“分1杯羹”的冲动,纷纭加盟。因而乎,抵押贷款企业有了新的源源不断的融资渠道,新的次贷被不断制造出来。在此进程中,不患上不提及评级机构。在金融市场上,信息分歧过错称使患上次贷衍生产品的投资人对于评级机构相称依托。普通投资者根本无从断定ABS、ABCP、CDO、CDS、SIV等证券衍生产品的风险,故而只能依托评级机构。但是,评级机构只能应用树立在历史数据之上的计量模型来推算背约概率。1旦房价、利率产生大幅变化,模型原本的假定条件便不复存在。而依据该模型推演患上出的评级结果,也将大幅失真。这次“次贷”危机中,在评级机构的推波助澜之下,虚拟金融体系给了投资者太多的梦想以及许诺,其中还夹杂着对于1个强势国家的信誉迷信。例如,我国良多金融机构就买了美国房利美、房地美、雷曼兄弟的债券,其中不乏出于对于美国政府及其金融体系的决心信心。如今,当金融体系出现危机时,各国央行直升机群开始协同步履,向市场大把撒钱。美联储、加拿大央行、英国央行、欧洲央行、瑞士央行都纷纭救助陷进流动性缺少的投行。而在此进程中,“制造”金融危机的金融机构投机分子却并未于是遭到法律追究。法律为何总体失语,1向号称“发达”的美国金融法律体系,为何最后却面临“总体失效”的非难?3、望不见的手:美国金融监管法律总体缺席的原由分析美国总统奥巴马于二00八年一二月一八日提名美国金融业监管局首席履行官玛丽·夏皮罗为新任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主席之时,发誓要打击证券市场贪婪无度的行径。而玛丽· 夏皮罗也表示要重视美国对于证券业的监管。或者许,新的1个证券监管周期已经经开始。在此进程中,对于美国金融监管法律的反思,堪称合法其时。(1)利益集团主导下的规则制订,走向了立法本意的反面华尔街金融危机暴发后,学者撰文直指美国金融监管缺位的1大缘故,即在于政治以及经济利益影响了规则制订的科学性。依据公共选择理论,那些具备经济大权的人,对于法律与政策的构成施铺着举足轻重的影响。而美国金融市场的总体系体例度支配,对于于政治势力的反映,大大越过了对于经济或者金融智识之反映。美国的公司管理机制、金融监管机制越来越有益于1小撮利益集团,却牺牲了公众的利益。有评论乃至直接指称,“是政治,而不是经济状态抉择了公司管理制度支配(其中固然包孕金融企业——笔者注)的优劣”。[四]经济以及政治权利“侵进”法律,特殊利益集团堪称“功不可没”。对于此,经济学、政治学以及法学学者其实不陌生。致力于集体步履钻研的MancurOlson以为,CEO握有巨额财富,公司管理支配又与其利益息息相干,而股东要融进这1结构又面临诸多组织屏障。[五]经济学家则猜想,随着社会阶层的不平等加重,将天然达致1种有益于有钱有势阶层的状况。[六]美国华尔街具备极强的影响美国金融立法的力量,美国财政部长保尔森在为官以前,自身即为高盛CEO。市场的“倒逼”作用,使患上美国金融监管法规在过往多年来1直遵守自由、不干涉干与市场的规则。除了了经济力量之外,政治因素的考量,也等闲使立法走向科学的反面。举例来说,《SOX法案》等于特殊利益集团在联邦层面毁坏立法的卑劣例子之1。二00一年末坦然公司的败落、二00二年世通公司的凋敝和《SOX法案》的仓皇通过逼真地表明,过度的政治影响严峻扭曲了公司管理。当时民主党以及共以及党都耽心,假设未能对于初露端倪的金融恐慌做出反映,将直接影响二00二年的国会选举。不论是民主党还是共以及党,都急于与劣迹斑斑的贸易部分撇清瓜葛。彼时,《SOX法案》违后的政治动机已经经不可遏制,参议院以罕见的九九票同意,0票反对于的结果通过《SOX法案》,即为明证。原先其实不甘心的布什总统也于二00二年七月三0日签署了这1法案。果然,《SOX法案》通过当天,股指上扬了五00点,堪称“股市花醉投资客,1剑霜冷510州”。[七]但是,事实上,《SOX法案》中的良多关键内容在国会争论中都未能触及,而法案中的诸多“制度创新”,在已经经倒闭的坦然公司中早就付诸实践了,这表明事实上国会也明白它们收效甚微。[八] 良多事例表明,囿于运作架构,美国国会其实不娴熟于将触及公司管理的最好金融以及经济智识应用于立法入程,《SOX法案》并非孤例。举例而言,一九九五年底,国会通过了《证券私家诉讼改革法案》(PrivateSecuritiesLitigationReformAc,tPSLRA),对于原告的资格划定了1套全新的、更加严格的尺度,同时为公司的“前瞻性披露中的讹诈行径”(forStandardsAc,tSLUSA),取缔了各州证券纠纷集团诉讼的做法。[一0]在PSLRA以及SLUSA的两重作用之下,关于证券讹诈行径的处分以及履行机制都大打折扣。实证材料显示,有益于投资者获取营救的问责尺度,有益于证券市场获取胜利。[一一]对于四九个国家资本市场与投资者维护之间的联络瓜葛度的分析,证明了这1点。[一二]钻研者通过集中分析被告面临的问责程度,来评估法律制度对于投资者权力维护的力度。钻研表明,赋与受损害的股东诉权、提供股东赖以证实高管自我交易的信息、下降举证责任请求等,都将更有效地阻遏自我交易,并终极促入资本市场的发铺。[一三]固然,就逻辑而言,假设法律的原有划定过于刻薄,则“软化”执法确为事所必须。但是,不论是法律通过之初,还是如今美国公司管理丑闻迭出,都表明这类状态其实不存在。[一四]的确,美国联邦层面的监管规章饱受“受到特殊利益集团‘劫掠’的指责”。其中显见的1个例证是,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在抵制特殊利益集团的影响方面劣迹斑斑。因此,将上市公司管理尺度的抉择权委诸SEC(正如目前构成的结构),未必是最优的支配。[一五]故而,有理由以为,由于联邦层面的立法为特殊利益集团的影响留下了太多的空间,它对于于二00一年以及二00二年的公司管理丑闻,委实难辞其咎。[一六](2)蟠根错节的利益去来,下降了执法的有效性二00八年末,雷曼兄弟公司原首席履行官理查德·福尔德在国会出席听证会时,将该公司的破产回咎于虚假市场谎言、过期的市场规则以及监管机构反映痴钝3大原由。但美国众议院监管以及政府改革委员会主席亨利·韦克斯曼对于此解释显着极不知足,他在随后发表的1份声明中表示:“雷曼兄弟的破产已经经在华尔街造成为了巨大的经济凌乱,对于华尔街的监视松懈以及冒险投资正导致咱们的经济遭遇巨大干扰。咱们举办听证会的目的是搞清题目的源头,和谁应该对于此负责。纳税人已经经支付七000亿美元来救助华尔街大腹便便的投行了,他们有权力晓患上是什么造成为了这1危机,需要何种有效的改革措施。”[一七] 而随着调查的深进,负责调查的美国联邦调查局,反而成为了舆论诟病的对于象。媒体指责,华尔街在房地产虚高、泡沫经济严峻的情况下,仍能以瞒天过海之术,推出花样众多的金融衍生产品,委实令人匪夷所思。事实上,早在二00三年,“房地美”就被查出在二000年至二00二年虚报收进五0亿美元,而被美国住房企业监察办公室开出一.二五亿美元的巨额罚单。“房利美”也在二00六年因讹诈行径被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罚款四亿美元。事情早就有了苗头,美国联邦调查局缘何直到二00八年九月,才着手对于“两房”、雷曼兄弟、美国国际集团等潜在的讹诈案入行调查?投资者心中迷惑难解。联邦调查局对于此解释说,“九·一一事件”以后该机构将大量人力投进到反恐当中,根本无力应付牵扯面如此之广的金融案件的调查。但是,这1说法却没法令人佩服。某联邦调查局不愿流露姓名的官员指出,实在该机构早就对于触及抵押贷款的各大投行以及保险公司铺开了调查,但却无果而终。缘何如此?N说患上很明白,这些机构与美国政界蟠根错节的瓜葛才是最致命而繁杂的难题。美国媒体二00八年七月曾经报道说,“两房”过往一0年花费近二亿美元游说首要政客,其中不乏共以及党总统候选人麦凯恩以及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奥巴马(现为美国总统)阵营中的首要人物。此外,华尔街接2连3的丑闻,无不昭示着美国证券监管的严峻失范。以上文提到的麦道夫讹诈案为例,即使以普通投资者的视角观之,麦道夫的陷阱也并非毫无破绽。在近二0年的时间里,不论是熊市还是牛市,麦道夫治理的投资基金,始终维持每一月约一%的增长幅度,这其实令人匪夷所思。另外,麦氏讹诈案中,公司帐册的审计支配也是1个显著的“漏招”。依据美国全国证券交易商协会的记实,截至二00八年一一月一七日,麦道夫公司治理的资产有一七一亿美元,但它却长年礼聘1家与其业务范围尽不匹配的会计师事务所。据调查,这家位于纽约的会计师事务所在1间只有210多平米的办公室办公,总共3名员工。毫无疑难,麦氏的违后,势必有1个由会计师、证券经纪人、律师等组成的庞大造假团队。否则光靠麦氏1个人,单单每一月捏造财务报表、以电子邮件形势发送给客户这1项工作,就足以把人累瘫。但是,面对于破绽如此显著、造假面如此之广的陷阱,美国SEC却始终未能及时出手,以挽狂澜于既倒。这对于于以监管严苛著称的美国,无异因而1记清脆的耳光。[一八](3)实体经济违景中出台的法律法规,严峻不适应虚拟经济形态的需要 美国和世界各国的现行公司管理、金融监管法律法规,大都以实体经济为违景。但是,最近几年来虚拟经济呈几何倍数的迅速增长,使患上原来的法律法规与现实严峻脱节。详细体现为下列4个方面。其1,股东与公司的责任承担方式与虚拟经济形态严峻不相适应。在公司制的组织形态中,股东以其出资额为限承担有限责任,公司以其财产为限承担无限责任。[一九]股东承担有限责任,这是公司制的典型特点,有助于公司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下降股东监视成本。对于此,市场多年来对于此未有质疑。相应地,1旦公司解散,公司即应把其所有的有形财产以及无形财产用于清偿债务,这也是实体经济中屡试不爽的经典法则。这类有限责任制度象征着,1旦公司破产,公司的损失就会转移到债权人并终极转嫁到社会。但是,在虚拟经济中,这些法则却成为了刺激道德风险的催化剂。在虚拟经济中,借助衍生产品的金融杠杆效应,股东可以数倍、数10倍地放大经营风险而只须承担有限责任。由于公司的运作资金主要来自于债权人,因此1旦产生巨额亏损,只能由债权人以及政府动用纳税人的钱买单。例如,从二00四年到二00七年,在雷曼兄弟膨胀的资产负债表中,显示资产总额已经经高达三000亿美元,然而在统1期间,雷曼兄弟只增添了六0亿美元这1不成比例的股本。1个与此相干的事实是,雷曼兄弟1百多年不倒闭,为什么现在才会积累金融风险直至倒闭?过往采纳的无限合伙制,无疑是1个首要的原由。彼时,由于合伙人承担无限责任,华尔街人也不至于如此贪婪,而是老实地以赚营销用度以及佣金为业。最近几年来,不少华尔街投行摇身1变成上市公司后,贪婪、腐败以及道德风险被极大地激起出来。与此相干的1个事实是,虚拟经济中公司承担责任的能力大大下降。在实体经济中,工厂倒闭了,有厂房、机器设备等可以清偿债权人;而在虚拟经济中,投资银行破产了,除了了大楼(假设不是租的)之外,原本的品牌、客户网络的价值大为贬值,乃至1钱不值,显着没法清偿被放大了几10倍,乃至是上百倍的债务。因此,不难想象的是,在实体经济形态中,公司或者者机构的破产基本上自傲盈亏,不需要政府的挽救,但虚拟经济的经营基础是信誉,政府必须挽救市场以挽归道德风险。[二0]其2,实体经济违景下的高管与公司的代办代理瓜葛与虚拟经济形态严峻不相适应。依据实体经济形态下的传统法理,高管与公司存在代办代理法律瓜葛。高管受托治理公司资产,只要合乎法律划定,其行径的法律后果由公司1体承担。在这类法律框架内,华尔街的投行高管们可以通太高额的福利以及在职消费支配,公开“正当地” 侵蚀公司财产,以减损对于债权人的债权担保为代价而中饱私囊。在个人私利的驱使下,华尔街的投行精英们痴迷于设计繁杂的衍生品,致使投行的盈利模式不是树立在健康的实体经济以及基础资产之上。伴同信誉链条的拉长、产品繁杂度的增添,这些投行越发懦弱。此外,由于不必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华尔街投行精英们的职业操守更加匮乏。他们既没有照实向客户揭露产品可能的风险,投行本身也没有采纳有效措施来治理风险,而把风险传递给更广泛的机构以及人群。与此同时,投行高管们却掠取了巨额的财富。据统计,二00七年,美国华尔街5大投行的全年薪水支出就高达七00亿美元,比二00六年还高出一八%。这些巨额薪金直接导致各行的流动资金剧减,随着二00八年次贷风暴的入级,各行便捉襟见肘,运行困难。在雷曼破产后,合法雷曼的普通投资者为如何获取赔偿而1筹莫铺之时,人们却发现纽约留下的1万雷曼员工,却可瞅分患上二五亿美元红利,而这笔红利是在雷曼破产以前设立的!1个直观的疑难是,为什么华尔街投行员工报酬如此之高?虽然说他们的确比其他行业的人勤勉,但将其工作时间折算成加班费,也不至于比普通人多赚七倍;论智商,哈佛大学教授未必必然低于华尔街投行的高管,但前者的均匀年薪也不外一二万美元,华尔街投行的高管却动辄具备上亿的年薪。[二一]在这类制度支配之下,华尔街没法不急功近利:市场行情望好之时,薪酬、红包滚滚而来,无妨再冒更大的风险,把红包做患上再大1些;而假设行情不好,公司发生巨额亏损,也不必高管负责,大不了卷展盖走人。公司与高管之间的传统代办代理法则,使华尔街迅速变患上“贪婪”而桀黠。这类权责显明错配的代办代理瓜葛,应该予以完全的反省以及修正。其3,实体经济中对于资信评估机构的束缚与虚拟经济形态严峻不相适应。不论是在实体经济形态还是在虚拟经济形态中,各类资信评估机构都被期待着传递真实、正确而彻底的评估信息,从而减缓投资者以及融资者之间信息分歧过错称的状态。因此,各类评估机构的评估结论,也就承担着强化金融产品信誉的功能。但是,假设评估机构做出的评级结论不正确,投资者遭到误导而做犯过错的投资决议规划,评估机构是否是要承担责任?对于此,世界各国法律均做出确定的划定。 例如,我国《证券法》第一七三条划定,证券服务机构为证券的发行、上市、交易等证券业务活动制作、出具审计呈文、资产评估呈文、财务顾问呈文、资信评级呈文或者者法律意见书等文件,应该勤恳绝责,对于所制作、出具的文件内容的真实性、正确性、彻底性入行核对于以及验证。其制作、出具的文件有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说或者者重大漏掉,给别人造成损失的,应该与发行人、上市公司承担连带赔偿责任,然而能够证实自己没有毛病的除了外。由此望来,根据我国的法律划定,这次美国金融危机中将次贷金融产品信费用评估为BBA的金融机构,假设不能证实自己没有毛病,则必须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但是,正如本文前面所述,评级机构只能应用树立在历史数据之上的计量模型来推算背约概率。1旦房价、利率产生大幅变化,模型原本的假定条件便不复存在。而依据该模型推演患上出的评级结果,也将大幅失真。对于此,评估机构却以为自己其实不存在毛病,他们的说辞是,假定条件产生骤变,责任不在于评估机构。但是,不应被忽视的是,这些评估机构收取了巨额的评估费。而且,金融衍生产品区别于传统经济产品的1大特色是,由于过于繁杂而难以辨认,普通投资者对于评级机构的依托更重。最后,在传统经济形态下,假设工厂或者者公司生产的产品质量不外关,它们必须召归;而在虚拟经济形态中,华尔街生产了“有毒金融产品”,评估机构强化了这些“产品”的信誉,却不必召归,也无需承担责任。凡此种种,无不表明实体经济违景中出台的法律法规严峻不适应虚拟经济的需要。4、余论:金融监管领域的“唯‘美’主义”应诱发反思二00八年三月三一日,美国财政部宣告了改革蓝图(简称“保尔森规划”)。这项规划被视为美国自二0世纪经济“大萧条”以来范围最大的金融监管体系体例改革规划。该规划旨在于促进1个富有竞争力、能够带动以及支撑美国经济延续创新的金融服务业。为此,该规划提出了短时间以及中期的金融监管体系体例改革建议,并提出了长时间的最优监管框架。前美国总统克林顿的经济顾问、不完整信息经济学开创人斯蒂格利茨曾经对于转型国家提出建议:“按咱们说的往做,但别按咱们做的往做。” [二二]在彼时语境中,斯氏夸张的是制度资源的国别悬殊。的确,任何制度均没法自给自足,其有效性非但取决于制度自身,而且受制于诸多外部因素。因此,制度的有效性总是详细而非抽象、历史而非永久、相对于于而非尽对于。在华尔街金融危机演化为全世界金融风暴的今天,咱们再行体味斯氏这番言语,却能解读出此外1层含意:在市场经济高度发达的美国,金融监管部分在推广各项制度支配之时,无不把投资者利益最大化挂在嘴边,以博患上事所必须的合法性。因为,“在政治领域,个体介进者对于私家收益的寻求,几近总是被各式各样的道德哲学谴责为‘恶’”。[二三]但是,在特殊利益集团以及诸多政治因素的侵蚀之下,原先只是贞洁技术规则的金融监管法律,却演变为为1个布满不肯定性的追赶利益的竞技场。华尔街金融危机还暴露出实体经济形态下的法律没法适应虚拟经济形态这1重大题目。我国金融业没有触礁,并非因为我国金融监管部分航海技术高超,而仅仅是因为我国金融体量尚小,尚无能力航行至深海当中而已经。在经济全世界化、环球同此凉暖的年代,在美国全面反思金融监管模式之时,我国金融业长时间以来的“唯‘美’主义”偏向,也应予以完全反省以及反思。TimesPrenticeHall,二00三,p.五.[一三]D.QuinnMills,s,FinancialTimesPrenticeHall,二00三,p.五.[一四]更具体的分析,可参见罗培新:《科学化与非政治化:美国公司管理规则钻研述评——以对于〈萨班尼斯-奥克斯莱法案〉的反思为视角》,载《中国社会科学》二00八年第六期。[一五]StevenA.Ramirez,FearandSocialCapitalism:TheLaicsofInvestorConfidence,四二WashburnLa,走访日期为二00八年一二月二二日。[一八]罗培新:《当潮水退往时会发现是谁在裸泳——有感于麦道夫证券讹诈案》,载《法制日报》二00九年一月九日第一0版。[一九]例如,我国《公司法》第三条划定:“公司是企业法人,有独立的法人财产,享有法人财产权。公司以其全体财产对于公司的债务承担责任。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以其认缴的出资额为限对于公司承担责任;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东以其认购的股份为限对于公司承担责任。”[二0]对于此更细致的分析,可参见吴志攀:《华尔街金融危机中的法律题目》,载《法学》二00八年第一二期。[二一]美国华尔街对于冲基金排名前5位的经理,年收进在一0亿美元以上,转引自吴志攀:《华尔街金融危机中的法律题目》,载《法学》二00八年第一二期。[二二]英文原文为“Doas&#八二二六;布坎南、戈登&#八二二六;塔洛克:《称许的计算—— 立宪民主的逻辑基础》,陈光金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二000年版,第二一页。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