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项目公示内容

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项目公示内容

ID:11093251

大小:74.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10

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项目公示内容_第1页
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项目公示内容_第2页
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项目公示内容_第3页
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项目公示内容_第4页
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项目公示内容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项目公示内容》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项目公示内容申报类型自然科学奖项目名称超强碱性及高效吸附二氧化碳的固体碱新材料推荐单位南京大学项目简介填补空白,研制分子筛超强碱。采用"中性硝酸盐铺饰"的全新对策,新材料通常无碱性而易于保管,热处理后立即产生超过工业烧碱几十倍甚至上百倍的强烈碱性。氧化硅分子筛会和钾反应而阻碍强碱位生成,我们发明"多层镀饰法",先原位铺饰氧化镁"皮肤"、再铺展硝酸钾,首次研制出介孔分子筛固体超强碱,论文刊登在Chem.Mater.。又精细调控主-客体相互作用,挑选碱土金属客体在介孔氧化硅上直接得到超强碱性。还设计了"一釜法"新合成路线,用原位转化法首次在介孔氧化铝上

2、构建出固体超强碱位,论文发表在Angew.Chem.Int.Ed.。独辟新境,构筑高效二氧化碳吸附剂。(1)首次保留介孔分子筛原粉里的丝状胶束高分散有机胺,其二氧化碳的吸附能力达到210mgg1,比普通介孔材料提高50%,成本降低至少40%。论文发表在Adv.Funct.Mater.之后反响很大,2008年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008年发表在Chem.Euro.J.的论文保持着当时硅铝分子筛复合材料吸附CO2的文献最高值(221mgg-1)。(2)首次采用微乳液技术一步合成富含有机胺的介孔独石新材料,开拓分子筛的器件化新应用。材料尺寸达厘米级并能经受64Ncm-2的压力,多次循环吸附CO

3、2也保持171mg/g的优秀吸附性质。标新立异,攻克中温(403-473K)吸附CO2世界难题。我们提出新概念:碳化醋酸镁形成MgO-C混合粒子促成氧化镁微晶相高度分散,比表面达336m2g-1并具有介孔结构;473K的CO2吸附量达44.8mgg-1,居相关文献值之首。用"镁-锌离子同晶取代法"增加MgO表面缺陷,使之强碱位比例达到79%,超过通常MgO约25倍。还用共沉淀法制备介孔MgO-Al2O3促使35wt%的氧化镁微晶插入氧化铝框架,水汽存在下其CO2吸附量提升到131mgg-1。长期潜心研究使得我们在分子筛超强碱以及二氧化碳吸附新材料领域居于国际领先水平:首次报道碱强度(H

4、-)达到27的超强碱性沸石材料,首次直接在强酸性体系里合成出固体强碱介孔材料,首次在介孔分子筛上得到超强碱性。提出构筑二氧化碳高效吸附剂的新理念。研究成果共计论文62篇,其中高影响因子SCI论文13篇,SCI论文22篇,一般英文刊物论文5篇,申报国家发明专利4项并授权2项。先后被2008年全国催化会议、2009年台湾触媒及反应工程研讨会议和上海中日韩A3前瞻会议邀请做大会报告。截至2018年6月,主要论文就被他引1138次,其中单篇他引最高246次。他引论文分布在80余种国外刊物上,包括Chem.Soc.Rev.,Adv.Mater.,J.Am.Chem.Soc.,Energ.Envi

5、ron.Sci.以及Chem.Commun.等著名刊物。引文作者来自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康奈尔大学等,英国牛津大学,加拿大渥太华大学,法国催化研究所等国外著名高校和科研单位。根据完成单位及完成人数量自行增加本页表格主要完成单位情况表单位名称:南京大学对本项目的贡献:组织和完成了本项目的全部研究主要完成人情况表姓名:朱建华排名:1技术职称:教授工作单位:南京大学完成单位:南京大学曾获科技奖励情况:无本人对本项目的主要学术贡献:主持研究,提出"多层镀饰"和"微波铺饰"等技术新途径以及"开拓利用分子筛原粉里模板剂胶束"等学术观点。主要完成人情况表姓名:吴正颖排名:2技术职称:副教授工作单位:苏

6、州科技大学完成单位:南京大学曾获科技奖励情况:无本人对本项目的主要学术贡献:发展新技术调变主-客体表界面相互作用,在介孔分子筛上原位铺饰氧化镁保护层并首次得到超强碱性。主要完成人情况表姓名:岳明波排名:3技术职称:副教授工作单位:曲阜师范大学完成单位:南京大学曾获科技奖励情况:无本人对本项目的主要学术贡献:用介孔分子筛合成原粉中模板剂胶束涂布有机胺研制吸附新材料。引入羟基改变二氧化碳吸附机理、提高吸附效率。主要完成人情况表姓名:孙林兵排名:4技术职称:教授工作单位:南京工业大学完成单位:南京大学曾获科技奖励情况:无本人对本项目的主要学术贡献:在介孔氧化铝分子筛上研制出超强碱,用负载中性

7、盐技术首次在介孔氧化硅上直接产生超强碱性。主要完成人情况表姓名:李艳艳排名:5技术职称:助理研究员工作单位:暨南大学完成单位:南京大学曾获科技奖励情况:无本人对本项目的主要学术贡献:采用新技术研制出高比表面氧化镁材料,在中温高效捕获二氧化碳。主要完成人情况表姓名:淳远排名:6技术职称:教授工作单位:南京大学完成单位:南京大学曾获科技奖励情况:无本人对本项目的主要学术贡献:研制沸石分子筛超强碱,建立氧化还原途径使得负载的中性盐在低温下获得强碱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