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1091741
大小:106.50 KB
页数:26页
时间:2018-07-10
《中国周易研究的历代圣贤》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中国周易研究的历代圣贤醉醒堂主按:周易研究大概分为两个主要流派,一是义理,一是象数。研究义理者,是把周易当作一本人生哲学书来读;研究象数者,借天地万物之变化来譬喻人世间的祸福,即作为占卜书来读。本篇所述历代圣贤,包括这两派的代表人物。上古及先秦时期伏 羲古代神话传说中的部落酋长和人类的始祖,姓风,建都于陈(今河南开封东)。《周易.系辞下》︰“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认为八卦乃伏羲所画。神 农亦称连山氏、烈山氏。一说即炎帝,传说中农业和医药的发明者。相传为薑永
2、(今湖北随县)人,相传伏羲氏所作之易,经十九传而至神农氏。神农氏扩大了易象的运用,运用阴阳升降消长之象和理数,奠定了中医之基础。相传其複演八卦而为六十四卦,作《连山易》。黄 帝古史中说他本姓公孙,因居姬水,故改姬姓,号轩辕氏,有熊氏,又号归藏氏,传说中中原各族的共同祖先。伏羲之易,至神农氏后又经八传而至黄帝。其治易,用途甚广,深致远,制器尚象,发明了文字、音律、干支、五行、天文、曆算、舟车、宫室、杵臼、方矢及棺椁衣衾,并据易而立礼制,兴礼乐治百官,济万民,开拓中华之文化,还曾作兵家八阵法以破蚩尤。黄帝之易,以坤为首位,认为坤象地而属土,而地面上的万物,均由坤土之功而
3、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所以作《归藏易》。周文王商末周部落领袖,姬姓,名昌。商纣时为西伯,故亦称伯昌。周武王之父,武王有天下,追尊为文王,故又称文昌。相传其被囚羑里时,曾取法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衣取象于干,裳取象于坤),演易而穷究天人之理,演伏羲八卦而为六十四卦,并作卦辞和爻辞。姜 尚姜尚,名望,又称薑子牙。其祖原居东方、与禹一起治水有功,对于吕,遂以吕为氏。因周文王曾封尚为专管军事的太师,故又称“师尚父”。传说,姜尚早年很穷,虽有才华,但怀才不遇,后听说文王求贤,遂到渭水支流钓鱼,果为文王所赏识。文王被囚羑里归国后,重用姜尚,参与策划伐商大计,后来扶佐武王灭商有功,封于
4、齐。民间常称他为姜太公。传说古代兵书《六韬》为他所着。周 公西周杰出政治家。姓姬,名旦,亦称公旦,叔旦。因封地在周(今陝西岐山),史称周公。文王之子,武工之弟。相传他不仅精通易学,还曾作八卦爻辞。其言论见于《尚书》的《大诰》、《康诰》、《多士》、《无逸》、《立政》等篇。老 子春秋末期着名思想家,道家学说创始人。姓老,名聃。一说姓李,名耳,字伯阳,聃为諡号。楚国苦邑(今河南鹿邑东)厉乡曲仁里人。曾任周朝守藏室之史。老子之学,宗黄帝《归藏易》之体系,首重坤柔。其守静、贵柔、尊阴、无为的思想,和“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宇宙生成论和数字推测法,被认为是在《周易》
5、的成卦程式以及易有两仪、四象、八卦的启示下衍生出来的。着有《老子》(又名《道德经》)五千馀言。孔 子 前551~前479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作为着名的学者和思想家,孔子对《周易》有很深的研究和独到的见解。强调卦爻辞对道德修养的意义,同时又认为善学《易》的人,不去占筮,认为《周易》的用处在于提高人的道德境界,不是卜问吉凶祸福。这种对《周易》的理解,对后来儒家学者解易产生很大的影响。后来儒家解易,注重卦爻辞的教育意义,不注重筮法。如荀子之言︰“善为易者不占。”(《荀子.大略》)《易传》更是充分反映了
6、孔子重人道教育意义的治《易》倾向。使《周易》完成了由卜筮之书向哲学着作的过渡。至于传统上认为《易传》乃孔子所作,则自宋代欧阳修《易童子传问》提出疑问以来就一直见仁见智、莫衷一是,迄今尚无定论。卜商春秋末儒学家、政治家。名商,字子夏,以字行。孔子得意门生,易学着作相传有《子夏易传》十一卷,今人多认为此书为后人伪託。荀 子 前313~前238战国后期杰出的思想家和儒学大师。受战国时期阴阳学说或以阴阳说解易的影响,他以阴阳为哲学范畴,说明事物的发展。并曾引用《周易》卦爻辞论证自己的观点。邹 衍 前305~前240?)战国末期哲学家,阴阳家的代表人物,齐国临淄(今山东淄博市东
7、北)人。以阴阳观念为核心,创立了阴阳五行学派。其学说物件数派易学有一定影响。“五德终始”说后来成为西汉谶纬学说的基石。蔡 泽战国时辩士。燕国人。精研《周易》,其易说受道家和阴阳家的影响,以阴阳消息说来解释《周易》中的义理。鬼穀子相传为战国时楚人,纵横家之祖。姓名传说不一,因隐居于鬼穀而号称鬼穀子,后人或称鬼谷先生。长于养性持身和纵横捭阖之术,《史记》载其为苏秦、张仪之师。其学源自《易》,论因变无常,从黄老“心术”论世御事,讲求内外损益之理,后来又演变为“反应”、“揣摩”之术,为纵横家所宗。首创多种“方术”“秘术”留传后世。汉代司马季主西汉术数名家。楚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