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杉醇药物涂层支架治疗左前降支病变临床研究

紫杉醇药物涂层支架治疗左前降支病变临床研究

ID:11076737

大小:55.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7-09

紫杉醇药物涂层支架治疗左前降支病变临床研究_第1页
紫杉醇药物涂层支架治疗左前降支病变临床研究_第2页
紫杉醇药物涂层支架治疗左前降支病变临床研究_第3页
紫杉醇药物涂层支架治疗左前降支病变临床研究_第4页
资源描述:

《紫杉醇药物涂层支架治疗左前降支病变临床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紫杉醇药物涂层支架治疗左前降支病变临床研究:陈立娟,马根山,冯毅,沈成兴,陈忠,章晓国[摘要]目的:探讨紫杉醇药物涂层支架(PES)治疗冠状动脉左前降支(LAD)病变的即刻疗效及预后。方法:2003年2月~2005年3月在本院造影证实连续LAD单支病变患者94例,共107处病变,按常规行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加支架置入术,分析患者临床、X线影像学特征及手术成功率,并行随访。结果:94例患者中,29例置入PES,65例置入金属裸支架(BMS),手术成功率100%。病变弥漫性30例(31.9%),位于近段52例(55.3%

2、),中段12例(12.8%)。全部患者均完成术后6个月的随访并行造影复查。PES组术后6个月时造影复查2例(6.9%)发生再狭窄;BMS组1例1个月内因急性前壁心梗死亡,6个月时造影复查21例(32.3%)发生再狭窄。结论:PES置入治疗冠状动脉LAD病变安全有效,术后心源性猝死及非Q波性心肌梗死发生率与置入BMS者相似,支架内再狭窄发生率明显降低,因再狭窄需冠脉搭桥率也显著降低,术后6个月再狭窄率与文献报道冠脉搭桥术相近。[关键词]左前降支病变;药物涂层支架;裸支架;再狭窄冠状动脉左前降支(LAD)供应左室心肌血

3、液的70%以上,关键性的近段及开口部的狭窄容易导致前壁心肌梗死(心梗)。开放的前降支对患者生存至关重要。前降支病变的治疗从最初的球囊扩张、裸支架的置入,到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及近年来的药物涂层支架(DES)置入经历了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有证据表明[12],介入治疗后前降支病变比其他冠脉原始病变更容易导致支架内再狭窄(ISR)及再发心脏事件,更经常地需要行CABG。但这些都是在DES出现前的临床试验。DES不仅限制血管弹性回缩及血管壁负性重塑,更主要的是试图解决支架置入后的内膜增殖问题,其对前降支病变的长期

4、预后尚不清楚。本研究回顾性总结2003年2月~2005年3月94例在本院经冠脉造影确诊为LAD病变的患者,置入紫杉醇药物涂层支架(PES,波士顿公司)或金属裸支架(BMS)的疗效及随访结果。1资料与方法1.1病例选择本院2003年2月~2005年3月收治的连续LAD单支病变患者94例,均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病变直径狭窄超过70%,经血管内超声(IVUS)或定量冠状动脉造影法(QCA)证实。患者年龄40~82岁,平均(62.5±12.3)岁。其中男性72例;合并高血压病63例,糖尿病19例,高胆固醇血症31例,急性心

5、梗11例,不稳定心绞痛62例;既往有心梗病史21例;射血分数40.2%~67.9%。随机分为PES组(29例)和BMS组(65例),两组间临床资料无显著差异。1.2方法冠状动脉造影及经皮冠状动脉成形加支架置入术经挠动脉或股动脉实施,按常规方法操作。所有患者术前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术前予拜阿司匹林300mg及负荷量氯吡格雷300mg。18例患者在IVUS的指导下置入支架,11例急性心梗患者急诊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时使用血小板糖蛋白Ⅱb/Ⅲa受体拮抗剂,术中没有使用主动脉球囊反搏术。支架置入后冠状动脉被充分扩张,术后管

6、腔残余狭窄<20%(IVUS或QCA法证实),TIMI3级血流,无急性心梗、死亡或需急诊行CABG者视为支架置入成功。术后PES组建议氯吡格雷75mg使用12个月以上,BMS组建议氯吡格雷75mg使用3个月以上,均终生服用阿司匹林。所有患者术后均服用他汀类调脂药物。1.3随访所有患者均要求6个月时造影复查,每两周门诊随访,有临床症状随时就诊。未按要求复诊者随访。随访指标主要包括:(1)心绞痛复发,指术后心绞痛消失者重新出现或术后心绞痛显著减轻者又恢复至术前水平;(2)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指由心脏原因导致的

7、死亡、非致命性急性心梗和靶病变血管重建术(包括重复介入治疗或CABG);(3)冠状动脉造影再狭窄,指随访时冠状动脉管腔直径狭窄≥50%;(4)支架内血栓形成情况,包括造影证实的血栓、临床证实的可能的支架血栓(“可能血栓”指术后30d内发生的心源性猝死,急性心梗患者没有经重复造影证实是否由靶病变造成)。1.4统计学处理数据以x-±s表示。计量资料的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全部统计分析使用SPSS11.5软件包完成。2结果  PES组和BMS组LAD单支病变均以近端

8、病变为主。PES组中,弥漫性病变11例(37.9%),近段病变15例(51.7%),中段病变3例(10.3%),置入支架平均直径(2.97±0.53)mm,支架平均长度(26.9±14.1)mm。BMS组弥漫性病变19例(29.2%),近段病变37例(56.9%),中段病变9例(13.8%),置入支架平均直径(3.05±0.86)mm,支架平均长度(20.8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