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1063229
大小:57.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7-09
《尚武精神在纳西族尤氏纳西部落兴盛中的作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尚武精神在纳西族尤氏纳西部落兴盛中的作用 古羌有尚武好勇的民风,纳西族是古羌人后裔,在历史上长久保持着突出的崇尚勇武精神。[1]纳西族先民共有梅、禾、束、尤四个氏族,四个氏族部落在南迁的过程中形成了尤束互婚集团和禾梅互婚集团。各个互婚集团呈X状向东、南、西三个方向向南迁徙下来,征服土着濮人,并逐步与之结合共同繁衍了摩挲夷,也就是纳西民族。经历西汉、东汉、三国、两晋、南北朝等其间历时八百年的历史岁月,形成了纳西三大部落,其中在奉科、宝山等地的尤氏部落,在拉伯建立依山枕江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鲁盘瓦寨,其逐步壮大部落势力,一步步向丽江坝子白沙
2、、束河等地发展,[2]最后造就了木氏土司的辉煌。 对尤氏纳西部落尚武精神历史变迁的研究,旨在探索尤氏纳西部落从弱小部落发展到木氏土司辉煌的原因,促进对该纳西部落发展历史的认识。 1结果与分析 1.1氐羌族群的尚武遗风 原始时代,人类在生存竞争中,首先是与人与兽的斗争,而在这种严酷的斗争中,武术竞技开始了萌芽。[3]纳西族源于河徨地区的古羌人,从有关史籍记载中看,纳西族的尚勇好武与古羌人的民风有一脉相承的关系。《后汉书西羌传》中说:河徨间地少五谷,多禽兽,以射猎为事。从上古到春秋,西羌向东方中原各地迁徙很频繁,主要原因是因为那时原
3、始的西羌部落以射猎为生,居处无定,随野兽迁徙。[4]可见,纳西族祖先在原始社会,同样面临着生存竞争。经过长年逐步累积,逐渐产生自觉运用武术技巧的观念,便有了武术意识的萌芽。严酷的生存竞争环境和武术意识的萌芽,促使了纳西族祖先尚武精神的产生。 氐羌族群往南迁徙的路线上,经过土着巴人的故地。巴人指的是川西南康巴人。东巴经典称巴人长有七张舌头,能说善辩的人,有九颗胆的强悍和野蛮的种族,氐羌族群南迁路过巴人地域的时候,遭到巴人的残酷拦截,置于灭族绝种的困境。最后迁徙族群在除夕夜半黑直的时辰,趁巴人个个喝醉酒的时候击败了巴人。所以先民通过巴瓦扑
4、葬仪,讲述先民在南迁的路上,遇到巴人拦劫,置迁徙族群于灭族绝种的困境中,又获重生的血泪经历,警示和教育后来的子民永远不要忘记。 由此可见,氐羌族群在征服自然环境和迁徙路上遇到土着人阻杀的历史来分析,尤氏纳西族群的先民为了族群的延续,必须具备尚武好勇的民风。 1.2远离硝烟自谋发展 公元7世纪初,吐蕃王朝的崛起,打破了川西南和滇西北酋寨星列的相对安定的格局。纳西三大部落也开始卷入到了战争之中,特别是拥有盐铁之利的东部禾氏纳西部落和雄踞地理要塞的西部梅氏纳西部落,在吐蕃王朝、南诏、唐王朝的博弈之中,常置于残酷的战争中,部落自身的发展受
5、到了严重的影响。然而,地处丽江江湾地的尤氏纳西部落,它与吐蕃、南诏阻隔重山重水,其境内也没有盐铁富利,又远离吐蕃南下南诏北上的过境之地。因而丽江江湾地尤氏纳西部落,躲开了唐王朝、吐蕃和南诏三强的频繁战争,在吐蕃与南诏的斗争中,中部的尤氏纳西部落,它潜在江湾腹地的口袋底,充分利用特有的地利条件,常持观战的局面,不惹是生非,赢得了相对安定的社会和平环境,自立自谋的繁衍生息、发展生产和文化,不露声色地图谋自身发展。 南诏在贞元十年(公元794年)大破吐蕃于铁桥城,吐蕃败北,南诏斩断铁桥之险,与吐蕃不复交通。南诏的异牟寻分析比较纳西三部落的历
6、史情况,对纳西三部落采取了不同的统治策略。南诏对西部梅氏纳西部落和东部禾氏纳西部落,采取了削弱二部势力的,迁出土着纳西居民,放到异地分而治之,行以军事占领统治。而南诏对中部尤氏纳西部落,实行羁麽之治,一般予以安抚,或用其力量,所以从唐贞元十年(公元794年)到唐亡,期间108年的时间内,中部尤氏纳西部落为南诏的羁縻之治政权,承认其酋长的世袭地位。唐末,公元902年,权臣郑买嗣篡灭南诏,建立大长和国。时尤氏部落为南诏所辖,大长和国对尤氏纳西部落授以麽些诏的封号,继续羁縻之治。但是这支不受注意的弱小势力,躲在江湾的口袋底,自谋图强,自求发展
7、,到了唐末时,尤氏纳西部落计有一万五千户的部落子民,也就是说成为了拥有近十万人口的大部落。宋玉挥斧其中就把尤氏纳西诏划出皇土,时长和国经历天兴国、义宁国建立了大理国,政局十分不稳定,处于自顾的困境,时尤氏纳西诏,尤古年的后裔子孙自任大酋长,行以自立为王,自谋图强,赢得自求发展的安定的政治局面。 可见,该阶段尤氏纳西部落加强了经济、文化、军队等实力的储备,积蓄能量,等待机会壮大实力。因此,认为改阶段纳西族尚武精神采取了自我保护的方式,对外不加以宣扬纳西族武力的强大,不与周边强大势力进行对抗,在纳西族内化的尚武精神。 1.3审时度势主动
8、向朝廷靠拢 蒙古在北方掘起后,在统一全国战略中,对西南边疆的云南十分重视,1235年和林会议后,制定了南北包抄,夹击南宋的战略计划。时蒙古大军压纳西诏边境,诏主阿良审时度势,以识蒙古军过境纳西诏地域,仅为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