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细胞凋亡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细胞凋亡

ID:11062337

大小:37.5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8-07-09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细胞凋亡_第1页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细胞凋亡_第2页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细胞凋亡_第3页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细胞凋亡_第4页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细胞凋亡_第5页
资源描述: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细胞凋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细胞凋亡【摘要】心肌缺血/再灌注与心肌细胞凋亡有密切关系,缺血/再灌注损伤中有细胞凋亡参与,且再灌注可以加速不可逆转的细胞凋亡,而且心肌细胞的凋亡与缺血/再灌注持续时间长短有关。心肌细胞凋亡是一个瀑布式基因表达过程,许多基因包括多种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如Bcl-2基因、P21、P53、立早基因、Fas基因均参与细胞凋亡的调控,心肌细胞凋亡通过多个信号途径转导,主要包括细胞因子信号转导途径、线粒体途径、

2、;有丝分裂原激活蛋白激酶信号转导途径、JAK-STAT途径和LOX-1通路。【关键词】:心肌缺血/再灌注细胞凋亡基因调控信号转导途径【中图分类号】R5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517(2008)4-0010-03细胞凋亡(apoptosis)又称程序性细胞死亡(programmedcell12death),是指有核细胞在一定条件下通过启动其内部机制,主要通过内源性DNA内切酶的激活而发生的细胞自然死亡过程,凋亡细胞在琼脂糖凝胶电泳上显示出典型DNA“梯状”条带,是由基

3、因控制的有序化的主动死亡过程。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不断丰富及分子心血管病学的研究发展,已证实细胞凋亡现象存在于心血管系统的许多生理和病理变化中,与许多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本文就心肌细胞凋亡与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关系综述如下。1心肌缺血/再灌注时细胞凋亡的证据临床及实验研究证明,心肌缺血/再灌注与心肌细胞凋亡有密切关系。1992年Schumer等首先在缺血/再灌注的大鼠肾脏组织观察到细胞凋亡现象。1994年Gottlieb等首先在兔心脏上发现再灌注损伤促进了细胞凋亡。其后Fliss[1]

4、等采用原位末端标记技术发现缺血/再灌注大鼠心肌细胞中有典型的凋亡形态改变及特征性DNA片段,并认为单纯持续心肌缺血未能引起细胞凋亡,缺血/再灌注后才出现明显的细胞凋亡,即再灌注加重细胞凋亡。并且发现细胞凋亡与缺血及再灌注持续时间有关,认为细胞凋亡是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特征之一。姚震[2]等研究表明,不同时间的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均可导致心肌细胞凋亡,以缺血30~60min后再灌注时明显,说明心肌细胞凋亡的发生率与此前心肌缺血时间长短有关。赵军[3]等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缺血再灌注心肌细胞凋亡情况,发现再灌

5、注45分钟组、1h组均未见到凋亡的心肌细胞,2h组、3h组心肌细胞显示出典型的凋亡特征。Chakrabarti[4]等在大鼠离体心脏灌注模型上发现心肌缺血10min12即出现心肌细胞凋亡,缺血30min达高峰,证实了缺血可引起心肌细胞凋亡。Maulik[5]等在大鼠离体再灌注心脏模型上研究表明,缺血15、30、60min均无心肌细胞凋亡证据。而缺血15min后再灌注90min和120min时通过DNA琼脂糖凝胶电泳和地高辛配基标记的基因组DNA

6、免疫染色荧光镜检证实有心肌细胞凋亡。Saraste[6]等对8例确诊因心肌梗塞而死亡者的心脏标本进行检测,这8例中其中6例进行过成功的溶栓治疗,表明经历过缺血再灌注损伤。结果发现所有急性心肌梗塞的心肌细胞中均有典型的细胞凋亡的生化特征,而对照组均为阴性。并且凋亡细胞主要出现在梗死边缘区,无梗死的区域很少有细胞发生凋亡。因此认为缺血/再灌注损伤中有细胞凋亡参与,且再灌注可以加速不可逆转的细胞凋亡,而且心肌细胞的凋亡与缺血/再灌注持续时间长短有关。2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细胞凋亡的相关调控基因细胞凋亡区

7、别于细胞坏死的一个显著特征即受基因调控,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细胞凋亡也同样受基因调控。细胞凋亡是一个瀑布式基因表达过程,许多基因包括多种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均参与细胞凋亡的调控。122.Bcl-2基因:Bcl-2基因是第一个被确认对细胞凋亡有抑制作用的基因。Bcl-2蛋白是一种膜整和蛋白,主要分布于线粒体内膜、细胞内膜表面、内质网、核膜等处。Bcl-2的高度表达能阻抑多种诱导因素引起的细胞凋亡。Bcl-2抑制细胞凋亡可能与其以下几种作用有关:①Bcl-2的过

8、度表达可减少氧自由基产生和脂质过氧化物的形成。②过度表达的Bcl-2能抑制线粒体通透性的改变,减少促凋亡蛋白的释放,从而抑制细胞凋亡。③Bcl-2可抑制Ca2+的跨膜流动,通过调节胞内钙离子浓度来调节凋亡。④Bcl-2可与凋亡蛋白酶结合,实现其抗凋亡作用。⑤Bcl-2可抑制细胞毒因素引起的凋亡现象2.P21:Rsa基因编码的p21蛋白位于细胞膜内表面P2可抑制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的活性,阻断终末分化的细胞发生凋亡[7]。2.3P53:P53是一种重要的抑癌基因,有野生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