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急诊科及icu护士心理压力调查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急诊科及ICu护士心理压力调查研究[中图分类号]R19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4208(20LO)21-0048-03近年来有研究表明,护理工作有较高的应激危险性,护士应激水平通常高于医师、药剂师及一般人群,持续高水平应激对护士的心身健康和工作质量有显著的影响。急诊科及ICU以其工作环境的特殊性,在医院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为了解急诊科及ICU护士心身健康状态与普通病房护士的差异,分析ICU护士的心身健康状态,找出引起不健康状态的原因,探讨对策,营造更有利于急诊科及ICU护士健康发展的氛围,笔者对
2、急诊科及ICU护士的心身健康状态进行了调查,现报道如下。1 对象与方法1.1 调查对象2010年3月以我院40名临床护士作为调查对象,采用随机抽样原则,抽取急诊科及ICU护士(研究组)20名,普通病房护士(对照组)20名。本次调查发放问卷40份,回收有效问卷38份,其中研究组18份,对照组20份。急诊科及ICU护士年龄20~35岁,平均年龄2,4岁,夜班数8~9个/月。普通病房护士年龄19~36岁,平均年龄25岁,夜班数6―8个/月。61.2 调查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进行自评。将有效问卷结果进行归纳、汇总、评分,
3、运用t检验及卡方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1.3 调查工具采用临床症状自评量表(SCL一90),包括90项有关心理和精神方面的问题,共归纳为去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焦虑、抑郁、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及其他10个基本症状因子,按5级评分,得分越低说明心理健康程度越好。2 结果2.1 临床症状自评量表的总分、因子分结果及比较见表1,两组护士在总分、身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敌对、焦虑、恐怖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2.2 两组护士所患疾病情况比较见表2,经卡方检验,两组护士患病情况相比
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 讨论63.1 问题分析急诊科及ICU素来工作繁忙、压力大,对护士心身素质均具挑战性,在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模式下,护士工作从单纯执行医嘱转移到为患者提供生理、心理、社会和文化的全面照顾,这种整体护理是复杂并具有创造性的工作,需要护士付出更多的劳动和精力。但急诊科及ICU护士缺编使护士长期处于超负荷工作状态,造成心理高度紧张和身体疲乏。国外研究报道,职业紧张影响智力活动、情绪状态,高强度的脑力紧张可引起管理人员和专业人员情绪障碍与自杀。急诊科及ICU患者多为危急重症,病死率高,家
5、属对医护人员期望值高。这些特点决定了在护理、治疗及对护士素质的要求等方面与普通病房护士存在较大差异。而这些差异对ICU护士的心身健康状态产生一定影响。表1数据表明急诊科及ICU护士躯体疾病及症状较普通病房护士易患性高,如何帮助她们缓解压力,营造有利与于急诊科及ICU护士心身健康发展的环境,保持良好的心身健康状态是护理管理人员需要思考的任务。表2数据表明两组护士所患疾病情况,发病率高的前3位疾病主要表现为经前期紧张综合征、习惯性便秘、神经衰弱,护士这一群体对这些疾病普遍存在易息性。急诊科及ICU护士与普通病房护士疾
6、病的发病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调查发现,急诊科及ICU护士不健康心身状态的主要原因为工作琐碎、量大、劳累,患者病情变化快,对护士要求高,护理难度大,环境嘈杂等。6ICU护士应激程度较普通病房护士强烈。急诊科及ICU护理工作中存在诸多职业应激源。ICU护士经常面临急症抢救、技术革新以及各种疾病的威胁,及时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并及时准确做出反应,同时要满足患者的各种需要,这都使护士产生工作压力。长期的噪声污染如急诊科及ICU病房心电监护仪、呼吸机、危重患者的呻吟、烦躁患者的尖叫等,上述噪音远远超出国际声委会规定的标
7、准(35+4.5)dB,这些超标的噪声会引起护士心理生理应激反应。汉斯・塞尔耶的应激理论认为,生物的应激是身体对加于它的任何要求的非特异性反应,引起个体产生应激的各种因素即为应激源。以上诸多因素作为应激源能刺激人的某种情绪、体验,在情绪活动的同时,伴随着一系列复杂的生理、心理、行为变化。急诊科及ICU护士面对持久的护理工作应激,如能采取积极应对方式如主动与人沟通,积极解决问题,保持乐观心态等,工作应激水平就低;反之采用消极应对方式如自责、回避、否认、发脾气、悲观,工作应激水平就高。久而久之就影响护士心身健康状态和
8、护理质量。综上所述,长期的工作压力会使护士产生工作疲惫感,最终影响护理工作的质量,因此,必须从管理和个人角度注意消除护理工作压力源,减轻护理工作压力。63.2 对策(1)提高自身素质。加强专业理论知识及操作技能训练,提高业务水平。在专业知识上持有信心,取得患者的信任,使外科护士拥有价值感和尊重感。(2)注重自身对挫折能力的培养。加强心理卫生保健知识的学习,运用心理学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