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生本对话有效进行的策略

推动生本对话有效进行的策略

ID:11043635

大小:53.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7-09

推动生本对话有效进行的策略_第1页
推动生本对话有效进行的策略_第2页
推动生本对话有效进行的策略_第3页
推动生本对话有效进行的策略_第4页
资源描述:

《推动生本对话有效进行的策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推动生本对话有效进行的策略在实际教学中,学生在与文本的对话过程中存在着“假对话”及“浅对话”现象,先请看两个关于“假对话”及“浅对话”的教学片段。片段一:笔者在教授《祝福》时,让学生在自读课文之后谈一谈对祥林嫂这一形象的认识,学生的回答几乎是同一口径:“祥林嫂是封建礼教的牺牲品,她勤劳善良,温柔贤惠,却由于封建势力的压迫而悲惨死去。她是那个万恶的旧社会所有被压迫妇女的代表。”这里的生本对话只是流于形式的“假对话”。“假对话”缘于学生的阅读惰性或“贴标签式”阅读惯性。学生没能真正从文本中提炼出祥林嫂的形象,他们对祥林嫂的认识更多地来自以往对鲁迅作品以及那个

2、时代那一类文学作品中妇女形象的阅读经验。片段二:一位教师在教授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时,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描绘了一幅美丽的仙人盛会图,可为什么不让自己也融入美景中呢?”学生略微思考,纷纷给出自己的看法:“诗歌贵在含蓄,如此可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太喜欢这幅画了,他怕自己入画惊动了神仙,破坏了美丽”。这里的生本对话尚停留在“浅对话”的层次。“浅对话”的原因主要在于学生的阅读水平有限。学生没能做到较全面地知人论世,仅凭自己的认知经验解读文本,得出的也只是对问题的肤浅看法。那么,针对生本对话中出现的“假对话”“浅对话”现象,教师该如何引导呢?笔者认为可

3、以采取以下三个策略:一、步步紧追问,引导学生走出“假对话”追问是课堂教学中教师普遍运用的一种方式。由于各种原因,学生对问题的认识常表现出孤立、肤浅的思维特征,将问题有意无意地概念化、简单化,在这个时候,教师可以借助追问,纠正学生不太正确的认识,或引导学生加深对某个问题的理解。针对上文片段一中学生与文本的“假对话”现象,笔者在教学中就采取了步步紧迫问的策略。师:你们认为祥林嫂“勤劳善良,温柔贤惠”,能从文中找出依据证明自己的分析吗?生:“她整天的做,似乎闲着就无聊,又有力,简直抵得过一个男子”,“实在比勤快的男人还勤快。到年底,扫尘,洗地,杀鸡,宰鹅,彻夜

4、地煮福礼,全是一人担当,竞没有添短工”,这些都能证明她的勤劳。师:那“善良、温柔、贤惠”又从何见出呢?生(停顿了一会儿,摇摇头):没有文字能表明祥林嫂的“善良、温柔、贤惠”。不过,这样的人一般都是“善良、温柔、贤惠”的吧?师:是啊,人性本善,而且中国女性受传统文化的熏陶,一般都比较“勤劳善良,温柔贤惠”。然而,文学作品中的形象塑造是为主旨服务的,创设形象不能落入“套板反应”,解读形象也同样不能囿于成见。师:你们刚才还提到祥林嫂的死是“由于封建势力的压迫”,这个死因似乎是那个万恶的旧社会下层人民的通用死因。(生笑)继续阅读课文,看看对祥林嫂的悲惨一生有没有

5、具体的发现。(学生阅读课文。)生:祥林嫂勤快本分,她被婆婆强行卖给贺老六,但鲁镇人却因为她再嫁而歧视她厌恶她,对她冷漠无情。最后,祥林嫂在封建迷信的精神折磨下,孤独而凄惨地死去。师:嗯,这一次,我从你的解读中看到的是祥林嫂,而不是旧社会的妇女们。这才是对课文的真正理解。可是,祥林嫂为什么会有如此悲惨的命运?她为什么一步步走向死亡?你们对此有没有自己的疑问?(生思考。)生:祥林嫂的婆婆为什么能做主卖掉她?生:周围的人为什么厌恶她?生:祥林嫂在鲁家做工时的满足,再嫁时的反抗,临终前的追问又说明了什么?……师:关于祥林嫂的悲剧性的一生,我们有很多疑问。大家不妨

6、再次回到课文中,阅读、思考,然后彼此交流,看看能否找到答案,找到祥林嫂的根本死因,明了的写作目的。……生:鲁迅笔下的祥林嫂受族权的压迫不得不嫁,因神权的压迫而饱受精神折磨,她的反抗不完全是对再嫁的反抗,还应有对他人主宰自己命运的本能的反抗。她的勤快和满足让我们看到了她安于做奴隶,但也让我们感觉到她是个有能力活下去也愿意活下去的鲜活生命,这样的人在封建礼教的重重压迫下,在冷漠的环境中,终究未能活下去,绝望而死,才使其得以成为一个悲剧形象,更让我们见出这个“吃人的社会”的罪恶。对于学生在阅读中出现的“假对话”现象,教师通过追问策略,问出症结所在,引导学生真正

7、阅读文本。当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停滞在某一层面时,教师巧妙地用问题启发学生明确应当从哪里对话,引导学生与文本进行深层对话,这时,学生的思维被激活,他们反复咀嚼文字,摆脱“贴标签式”的思维束缚,走出“假对话”,从而得出独到的也是较为深刻的结论。二、打破假平衡,帮助学生超越“浅对话”有时,学生在与文本对话的过程似乎极为顺利,并没有发现什么困难,其实,这时的生本对话有可能仅是“浅对话”,登堂却未入室。这时,教师不妨给学生提供一些与文本有关的、高于学生现有水平且不同于以往认知的陌生信息,打破学生在理解作品时的认知平衡,使他们感受到自己的经验、认知与文本间的矛盾,努力

8、从平衡到不平衡再到新的平衡。上文片段二中提到的问题,教师就可以提供一些李白写作此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