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及铜合金软化温度的测定》编制说明

《铜及铜合金软化温度的测定》编制说明

ID:11028992

大小:146.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7-09

《铜及铜合金软化温度的测定》编制说明_第1页
《铜及铜合金软化温度的测定》编制说明_第2页
《铜及铜合金软化温度的测定》编制说明_第3页
《铜及铜合金软化温度的测定》编制说明_第4页
《铜及铜合金软化温度的测定》编制说明_第5页
资源描述:

《《铜及铜合金软化温度的测定》编制说明》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铜及铜合金软化温度的测定》编制说明1.任务来源随着铜及铜合金产品在军工、航天航空、核电、船舶、冶金和高铁工业的广泛应用,特别是许多材料在高温环境下使用,材料在高温下的抗软化性能显得尤为重要。软化温度是指合金保温一小时后的硬度下降至原始硬度的80%时所对应的加热温度。软化温度的高低是评价合金材料抗高温软化性能的量化指标,目前国内外还没有测定铜及铜合金材料软化温度的方法,在高温下使用铜材的软化温度都是未知数。因此有必要起草铜及铜合金软化温度的测定的行业标准。根据有色标委(2014)第29号《关于转发2014年第一批有色金属国家、行业标准制(修)订项目计划的通知》所下达的标准制定计划,《铜及铜合金

2、软化温度的测定方法》标准列入2014年第一批有色金属国家标准项目计划表第51号,由中铝洛阳铜业有限公司中铝洛阳铜业有限公司、菏泽广源铜带股份有限公司、安徽鑫科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铜陵金威铜业有限公司负责起草。2.工作简况首先查阅、分析了国内外相关检测软化温度的标准和资料,如GB/T231.1《金属布氏硬度试验第1部分:试验方法》GB/T4340.1《金属维氏硬度试验第1部分:试验方法》等。目前国内针对铜及铜合金软化度的测定无统一检测标准,而随着微电子和通讯工业、高铁、军工的高速发展,对所需铜材(如框架材料、射频电缆带、铜镍硅、铜铬锆等)的抗软化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满足生产迅速提高的要求,

3、寻找一种准确的软化温度检测方法已迫在眉睫。为确定适用于铜加工行业软化温度检测方法,中铝洛阳铜业有限公司早在几年前就着手进行这方面的实验,做了大量的检测试验,利用退火炉采用不同的退火工艺,规范退火后的硬度检测,以此确定材料的软化温度,并得出结论。本方法于2012年开始在中铝洛阳铜业有限公司试运行,经过两年多的实践证明该方法运行良好,满足了公司生产规模不断提升的要求,同时未出现用户对检测结果提出质疑。3.编制原则①依照GB/T1.1-2000、有色加工产品标准和行业标准编写示例的要求进行编写。②结合国内的生产状况,力求做到标准的合理性与实用性。4.编制内容4.1标准适用范围本标准包括适用范围、规范

4、性引用文件、有关术语、检测要求、试验步骤和方法等六项内容。为了便于非本专业人员的理解和应用,本标准对检测要求、试验步骤、方法和有关术语的定义进行规定阐述:①规定了退火炉的控温精度为≤±0.5℃,退火炉炉膛内恒温区的温度变化小于5℃。②规定了不同种类、规格的铜合金退火后进行的硬度试验要求;③规定了试样材质应均匀、无内部缺陷。4.2试验研究内容为确定适用于铜加工行业软化温度检测方法,中铝洛铜做了大量的检测试验(试验数据见附表1~8),利用退火炉采用不同的退火工艺,规范退火后的硬度检测,以此确定材料的软化温度,并得出以下结论。(1)厚度为10mm、20mm,状态为H态的铬锆铜板和厚度为10mm、25

5、mm的银铜板的软化温度均在600℃以上。(2)对于原始状态为H态的C194框架材料,当厚度大于2.5mm以上时,其软化温度一般在520℃以上。厚度大于1.5mm~2.5mm时,其软化温度一般在500℃以上。厚度大于0.254mm~1.5mm的C194框架材料,其软化温度一般在430℃以上。厚度为0.127mm~0.254mm的C194框架材料的软化温度一般在400℃以上。(3)原始状态为H态的C70250框架材料,厚度为0.11mm时的软化温度一般在480℃以上。厚度为1.5mm时的软化温度一般在520℃以上。(4)从试验结果还可以看出:对于同一种材料,当加工率不断增加,也就是材料厚度不断变薄

6、时,该材料的抗软化温度也不断下降。这是因为随着材料的加工率不断增加,材料的再结晶退火温度不断降低,从而导致抗软化温度也不断下降。基于上述实验结果,本方法于2012年开始在中铝洛阳铜业有限公司试运行。经过两年多的实践证明该方法运行良好,满足了公司生产规模不断提升的要求,同时未出现用户对检测结果提出质疑。5.制定本标准的意义随着微电子和通讯工业、高铁、军工的高速发展,对所需铜材(如框架材料、射频电缆带、铜镍硅、铜铬锆等)的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材料性能特别是其耐热性(抗软化性)。采用本标准规定的测量方法,研究其抗软化性能的变化规律,以探讨该材料微观结构对其软化性能的影响规律,从而达到指导实际生产工

7、艺调整和稳定工艺生产,提高产品质量的目的,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铜及铜合金软化温度的测定》国家标准编制组二00五年三月十二日附表1:铬锆铜软化温度试验数据退火工艺HB1#(20mm)2#(20mm)3#(10mm)4#(10mm)H(原始状态)118113131142350℃1h117111128152380℃1h114109129150410℃1h114108128148440℃1h115108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