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中华传统艺术论(续)》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专论中华传统艺术论(续)张道一(三)传统的两个面――哺育和束缚传统对于未来,是有情的也是无情的.因为今天被视为传统者是过去人的现实,他们所创造的也只能是为了他们的需要,不可能是专为我们准备的.我们需要些什么呢举凡一个民族的成长,进步,发展,也像一个人一样,在最初的阶段总是要从低处起步,慢慢的取得经验或靠别人帮助,逐渐的独立起来,以至走向繁荣富强.但是我们并非处在民族的初期,而是经历了五千年之后,今天的中国,早已摆脱了农耕社会的束缚,正在向工业化的社会前进,我们是站在二十世纪和二十一世纪之交来讨论传统的.这样,就面对着几个实际问题需要作出回答:一,如何对待
2、古老的传统;二,如何对待新的传统;三,如何对待外来文化(包括艺术).古老的文化传统是丰富的遗产,是巨大的财富,对于一个民族来讲处理得当将会大有裨益,否则也会成为包袱.所谓"批判的继承",即是有鉴别有目的的吸收,使之合于现代的要求,纳入到新的文化结构之中.应该着重指出的是,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已经形成了一个人类文化的高峰,明显地看出他自身的体系,问题是未经现代人的整理和研究,需要加以新的诠释,使之为现代所用.譬如说对儒家的经典,仍然带着解经,注疏的观念,就会同古人没有区别,永远停留在古代徘徊.我们的美术史是很辉煌的,相关的著作已有十多种,几乎都是一个模式,依
3、然是按照帝王的编年述说流水帐.对于宫廷艺术和文人艺术推崇而备至,对于工艺美术和民间美术则了了带过.这样,就无法全面了解历史的真实,无法掌握中国美术发展演变的规律.如果我们把古老的文化传统当作一份家产认真经营,他会形成强大的动力帮助我们前进,使我们更快的懂得应该懂得的东西.如果我们把古老的文化仅仅当作一种陈设,就像破落的富家子弟夸耀当年的家产一样,便背上了一个沉重的包袱.中华民族的历史悠久,中国人谈传统动辄上千年.譬如说陶瓷工艺的传统,由陶到瓷几近一万年.新石器时代的彩陶一出现,就显得非常成熟;我曾经研究过庙底沟仰韶文化彩陶的装饰花纹,其构成的骨式不仅概括
4、了现代图案学的所有方法,并且包括了"平面构成"的许多章法.那是一个还没有文字的时代,所累积的艺术经验已如此丰富,实在令人钦佩.现在所发现的新石器时代的遗址已上万计,其相互的关系和影响也开始明朗了.中国是发明瓷器的国家,他的历史也在向前推进,商代原始瓷的釉色已很纯洁.唐代陆龟蒙《秘色越器》诗中所赞美的"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但越窑的窑址在历史上一直是个谜,近年来也有所发现;去年秋天我去浙江慈溪上林湖越窑窑址作了考察,堆积等身的瓷片确如千峰翠色.传统陶瓷向现代的转化是窑场自身进行的.遗憾的是一整套的传统制瓷工艺未记录下来.有一位研究制陶工艺的日本
5、民具家,问我中国的制陶辘轳是向左转还是向右转这一问题引起了我的好奇,便反问他的用意,原来他是联想到"人体工学"考虑操作的最佳状态.由此可见,在传统中蕴藏着多么丰富的智慧!研究古代的传统工艺,与其说是解决实用的问题,不如说学习他的精神,探讨他的"门道"更为实际.春秋末期齐国的《考工记》是一部伟大的著作,其中包含着丰富的工艺原理,制作方法和美学思想,在人类文明史上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但是他的具体内容,有一半是木工造"车"的;在今天,古老的马车已经离开我们走得很远了,研究他还有什么意义呢如果就事论事,可能毫无可取之处,但是他所揭示的原理,譬如说"轮人为轮",讲
6、的是造车轮的道理.其中指出"毂","辐","牙"三者的作用和关系."毂"就是轮心可以穿轴的孔;"辐"就是毂外的放射形直线;"牙"就是车轮外缘之圆周.三者的作用是"毂也者,以为利转也;辐也者,以为直指也;牙也者,以为固抱也.轮敝,三材不失职,谓之完."意思是说:安装车轴的毂,要使轴转动灵活;车轮上的辐,要使其打入卯眼不偏斜;车轮外缘的牙,要使其坚固合抱.即使轮子用坏了,三者也不丧失它的功能,才能称作完好.他体现着物理学上的原理.车轮的材料和制作可以改变,车毂上装上滚珠轴承,然而这三者所结合起来的原理永远不会变.在我们的传统中,除了古老的传统之外,还有许多新
7、的传统.这是因为,任何民族的传统文化都不可能是死水一潭,只有文化的交流才能产生活力.当一种外来文化最初被引进,必然会引起各种不同的反应.有人崇拜,欢迎,有人厌恶,反对,当然也有中间派无所谓的.这要看是什么东西和什么事,其褒贬的程度也不一样.但是经过了一段时期,特别是隔代之后,人们又会习惯起来,视为新的传统了.所不同的是,所谓"引进",或者叫"输入","移植",有主动和被动的差别,有甘愿和强迫的差别,从近代史上看,"鸦片战争"后西方文化的输入是带有强迫性的;而"五四"新文化运动又带有一定的自受性.两者的性质不同,效果也不一样.这种现象在古代也是存在的.举凡
8、一个强盛的时代,往往会主动地大量吸收外来文化,相反,一个萎靡不振的时代就容易显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