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1021761
大小:44.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09
《高一语文论述文阅读专项训练(二)》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2-2013学年高一语文论述文阅读专项训练(二)一、论述类阅读方法点拨根据处理信息的过程,一般说来,阅读论述类文章宜采取“三遍阅读法”。(1)读文审题,明确信息角度 第一遍阅读要求平心静气,全神贯注,采用逐句快读的方法,迅速抓住文中提供的重要信息,力争基本把握整体文意。阅读时要边读边划出关键词句。关键词主要包括文章重要阐述的概念术语,有重要意义的修饰语、限制语等。(2)扣住问题,细心查找信息 扣住目标,找到题目与原文对应的区域和文字,有方向地查找和深入理解。查找的方法有: ①投石探波法。将题
2、干或选项表明目标的关键语句作为“石子”投到文章这个“水面”,以“石子”为圆心,由近及远,一圈圈一层层查找。一是找准信息区——在上文、在下文、在上下文、在一句子、在一层、在一段、在若干段落、在全文。二是找全信息点——同一个角度的信息有一点或若干点。 ②借助关键词句。一是指文章重要阐述的概念术语,有重要意义的修饰语、限制语等。二是指“角度性标志语”,即从哪个方面发表对问题的见解或介绍对象的特点。“为什么、怎样、如何、认为”等。同一个角度的文字往往集中在一起,即使有时没有这些语句,也可以根据句子、层次、段落等
3、语言块的内容来概括。三是指“结构性标志语”,即表明层次、段落、角度、内容等照应、转换、提起、总结的语句,如“首先、其次、此外、不过、但是、那么、所以、不仅、又、如前面所说的、在这种情况下、也、同时”等。(3)文题比对,筛选判断信息 读文和查找阶段,对信息的理解、捕获不一定透彻、全面,将题目的题干、选项与原文对应文字仔细比对,是确定选项的最后一道“工序”,要特别注意。有些选项是比较长的句子,可将其拆解,切分成若干片断,逐一与原文对应的词语、句子所在的区域比对,看原文有没有相关的片断,看相关片断的信息是否与
4、选项吻合。 最后,再看一下题目是要求选择“正确”的还是“不正确”的,检查答题思路方向是否与要求吻合。二、专项训练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4小题。(16分)“和”之内涵与定位李中华春秋战国,是中国历史上的大变动时期。随着该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和”的理念也逐渐趋于成熟。其成熟的重要标志,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和”与“同”两个范畴的对举;二是“和实生物”与“和而不同”这两个重要命题的提出。“和”与“同”两个概念的对举,是由西周末年郑国的史官史伯提出来的。据《国语·郑语》,郑桓公问史伯:“周其
5、弊乎?”史伯回答说:“恐怕要必然走向衰败”。衰败的主要原因,是周的统治者“去和而取同”,即没有处理好“和”与“同”的关系,一味地追求“同”而抛弃“和”。在史伯看来,“和”与“同”是内涵不同的两个概念。“和”是“以它平它”,即不同的东西相加所形成的共同体;而“同”则是“以同裨同”,即相同的东西再加上相同的东西,无论加多少,最后还是绝对的单一体。因此,“和”5体现的是由不同因素构成的事物多样性的统一,而“同”则是由相同因素构成的事物单一性的简单同一。多样性的统一,能够使这个共同体“丰长而物归之”,即丰富、发
6、展并生成新东西。而单一性的简单同一,则只能是“同则不继”。《说文》:“继者,续也。”因此,“不继”则为“绝”,即不能产生任何新东西,从而使单一的同一体走向衰亡和灭绝。史伯认为,这样的道理随处可见:如“声一无听,物一无文,味一无果,物一不讲”。一种声音构不成动听的音乐,一种颜色构不成美丽的图画,一种味道构不成美味佳肴,一种事物则无从比较。可见,“和”与“同”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一对范畴,只有在两者对举的情况下,才能更好地理解“和”的内涵,这体现了中国哲学的和谐理念所包含的辩证思维逻辑。“和”是万物生成发展
7、的根据,也是事物存在发展的内在动力,这也就是史伯提出的“和实生物”这一命题的确切涵义。春秋时期的思想家晏婴,发挥了史伯提出的“和实生物”的思想,进一步扩展和深化了“和同之辨”的内容。据《左昭·二十年》载:晏婴在回答齐景公“和与同异乎”的问题时,明确指出“和与同异”。他认为,“和”好比做羹汤或弹奏音乐,只有“济其不及,以泄其过”,方能成为美味佳羹或动听的乐曲。如果一味地“以水济水,谁能食之?若琴瑟之搏一,谁能听之?同之不可也如是”。晏婴以五味相济、五音相和的例子来说明“和同之异”“济其不及,以泄其过”,即
8、后来儒家所谓的“中庸”。意谓如果一道羹汤味道太淡,就增加调料,如果太浓,就加水冲淡。这样才能使汤的味道平正适中而增加食欲。如果用清水去调剂清水,谁还能去喝它呢?也如同琴瑟,如果老是弹一种音调,谁还能听它呢?由此晏婴得出一个结论:“同之不可也如是。”春秋末期,处于社会急剧分化、急剧变动中的孔子,继史伯、晏婴等思想家的“和同之辨”,更明确地提出“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即后来所称的“和而不同”的哲学命题,把殷周以来蕴涵在六经之中丰富的“和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