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经济论文:低碳经济何以可能

低碳经济论文:低碳经济何以可能

ID:11016583

大小:41.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7-09

低碳经济论文:低碳经济何以可能_第1页
低碳经济论文:低碳经济何以可能_第2页
低碳经济论文:低碳经济何以可能_第3页
低碳经济论文:低碳经济何以可能_第4页
低碳经济论文:低碳经济何以可能_第5页
资源描述:

《低碳经济论文:低碳经济何以可能》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文章源于科技论文发表网:www.59168.netQQ:100359168低碳经济论文:低碳经济何以可能[摘要]低碳经济概念是当下人类对全球气候变暖问题的一种综合性及全方位的反映,是从经济、社会及环保等诸多方面的统筹性思考。它的提出恰如其时,承载着重要的理论责任及实践价值。我们既要立足及发挥低碳经济的理念,同时也要扩展思考的维度,探讨为何如此思考的依据及原则。[关键词]低碳经济;环境道德;政府行为;全球气候变暖当前,低碳经济概念正日渐成为时下出现频率较高的概念,这一概念的提出是当下人类对全球气候变暖

2、危局问题的一种综合性及全方位的反映。20世纪80年代以来,全球气候变暖问题逐渐凸显出来,对地球生态系统的平衡以及人类自身的生存问题都带来严重的威胁。亟需我们寻求一种新的观念来协调人类的行为方式,以及对待自然界的认知态度。低碳经济概念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应运而生的。一、环境问题与低碳经济显而易见,低碳经济概念是人类应对全球气候变暖问题的一种全方位的反思,是从经济、社会及环保等诸多方面的统筹性思考。毕竟全球气候变暖问题作为环境问题的表现形态之一,其形成的原因较为复杂,涉及历史的、经济的、社会的乃至于政治的多

3、方面因素,不能将其简单的归结为单一性的问题。文章源于科技论文发表网:www.59168.netQQ:100359168事实上,从农业革命以来,人类就已经开始了干预自然界的历程。而且在农业革命时期人类对自然界的局部性破坏就已初见端倪,这种破坏活动甚至已经毁灭了一些局部性的人类文明,如古代两河流域文明的衰落就与其地域性的生态环境的恶化有着直接的关系。而近代工业革命则加速了这一进程的步伐,如第一次产业革命时期,就逐步建立了以煤炭、钢铁、采矿及化工等重工业产业为主的产业结构形态,生产力水平获得了大幅度的提高

4、。由此也产生了一些由早期的工业生产所带来的环境问题,如煤烟尘、二氧化硫导致的大气污染,以及由冶炼、制碱造成的水质污染等。而以电力开发及其应用为核心内容的第二次产业革命,又进一步加剧了污染的状况与程度,带来了新的环境问题。如以汽车尾气为主要污染物的光化学烟雾污染,由石油化学工业生产所带来的各种污染等。尤其是石油化学工业生产所带来的污染日趋严重,其产生的废气、废水及废渣中往往含有几千种有毒的化学污染物,其污染程度之重,污染范围之广已经成为无法回避的问题,正因为如此,环境污染问题变得更为突出,受到普遍的关

5、注。文章源于科技论文发表网:www.59168.netQQ:100359168二战以后,尤其是20世纪50年代以来,伴随着以现代性为导向的世界性的工业化进程,发展观念逐渐主导了社会进步的理念,市场化力量则加快了资源的配置速度,这又进一步加剧了人类对自然界干预的程度。至20世纪60年代中期,环境退化问题已经成为大多数工业化国家面临的一个严峻的现实问题。二氧化碳排放的增加,同温层臭氧的减少,以及光化学烟雾、酸雨和城市有毒废料等问题的日趋严重,使得工业化国家中经济发展与环境的矛盾愈演愈烈,新老环境问题同时

6、并存。就其对社会的危害而言,这些环境问题已经成为了公害的代名词。如1952年在英国伦敦发生的雾都烟雾事件,短短四天之内就有4000多人死亡;1974年在日本东京、神奈川、千叶等地发生了硫酸雾事件,降了一场“刺痛眼睛的雾雨”,受害者有200人之多。[1](P217)而发展中国家由于面临着严重的生存与贫困的双重困境,以及环境殖民主义的侵蚀,其环境问题也呈上升趋势,如不得不饮用有害健康的饮用水、土壤被侵蚀,以及炉火与煤烟造成的烟尘污染等问题。正如《1992年世界发展报告:发展与环境》中所描述的,世界总人口

7、中有三分之一的人缺乏卫生设施,10亿人得不到清洁的饮用水,还有约3至7亿的妇女和儿童因灶火造成的严重室内空气污染而遭受痛苦,13亿人生活在受煤烟和烟尘污染的有害环境中。[2](P2)可见,无论是工业化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在承受着水污染和大气污染所带来的危害。20世纪80年代以后,环境问题已经从局部性、地区性的环境污染问题上升为全球性的气候变暖问题,严重威胁到人类生存的家园——文章源于科技论文发表网:www.59168.netQQ:100359168地球。2002年,由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编撰出版的《全球

8、环境展望3》一书,从全球的角度分析了近30年来(1972-2002)关于环境与发展问题的重要争议及行动等,尤其是较为关注8个环境议题,即土地、森林、生物多样性、大气和城市灾害等议题。其中,着重分析了生态系统、人类健康及经济发展与全球气候变暖的关系问题,并指出了人类对于环境变化应对的脆弱性的现实。此后,全球气候变暖问题愈加受到各国政府普遍的关注,在应对的措施方面也开始向可操作化方向发展。从2007年的“巴厘岛路线图”主旨到2008年的“世界环境日”主题,从2008年到2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