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0997754
大小:30.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7-09
《改良背带式子宫缝合术在剖宫产术中大出血临床探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改良背带式子宫缝合术在剖宫产术中大出血临床探究【摘要】目的探讨改良背带式子宫缝合术在治疗剖宫产术中子宫收缩乏力性大出血中的作用。方法对18例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者采用改良背带式子宫缝合术。结果18例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均发生在剖宫产术中,其中双胎妊娠5例,疤痕子宫3例,疤痕子宫合并胎盘粘连者2例,胎盘植入2例,巨大儿2例,子宫肌瘤合并妊娠3例,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症1例,经过按摩压迫子宫、药物治疗等无效;均采用改良背带式子宫缝线术后出血即止,预后良好。结论改良背带式子宫缝合术安全有效、简单易行、止血迅速,是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首选的外科止血方法。�【关键词】产后出
2、血;子宫收缩乏力;改良背带式子宫缝合术�8产后出血是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即使在医疗技术发达地区,产后出血仍然占较高的比例,是产科常见的分娩期并发症。及时、有效地处理产后出血,对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是十分关键的。多年来医务人员在防治产后出血中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药物治疗、宫腔纱条填塞、骼内动脉结扎动脉导管栓塞等都是有效治疗手段。萍乡市人民医院自2006年始采用改良背带式子宫缝合术防治产后出血取得良好效果,是一种新型治疗方法,有显著的优点和实用价值。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我院妇产科自2006年1月至今开展该手术18例,其中双胎妊娠5例,疤痕子宫3例,疤痕子
3、宫合并胎盘粘连者2例,胎盘植入2例,巨大儿2例,子宫肌瘤合并妊娠3例,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症1例,年龄19~35岁。典型病例1:患者女,24岁,主诉停经38��+2�周下腹胀痛半天,于2007年8月28日拟“孕4产0孕38��+2�周头位先兆临产”入院。于2007年8月29日上午在连硬膜外麻醉下剖宫产术,术中取出一3.0kg活女婴,胎盘有4cm2大小植入,子宫收缩欠佳,出血达800ml以上,予以催产素后子宫收缩仍欠佳,立即采用背带式子宫缝合,子宫收缩好转,观察15min后子宫收缩好,术中血压有下降,输浓缩红细胞2U血压回升。手术历时60min,手术顺利,术后无切口疼痛,
4、阴道恶露少,术后24h肛门排气排便,并进流质、软食,术后7d痊愈出院。病例2:患者女,35岁,主诉停经37周,阴道见红9h余于2007年12月1日拟“疤痕子宫,骨盆狭窄,孕2产1孕37周头位先兆临产”入院。于2007年12月1日下午在连硬膜外麻醉下剖宫产术,术中取出一活男婴,胎盘粘连、子宫收缩乏力,出血达8008ml予以催产素、米索等无效后再行背带式子宫缝合,子宫收缩好转,出血渐止,观察20min后,无明显出血,术中血压下降,输浓缩红细胞1.5U血压回升。手术历时80min,手术顺利,术后无切口疼痛,阴道恶露少,术后30h肛门排气排便,并进流质、软食,术后7d痊愈出院
5、。病例3:患者女,33岁,主诉停经39��+4�周,下腹不规则胀痛伴阴道出血1h余入院,于2006年7月11日拟“孕3产1孕39��+4�周双活胎先兆临产、双胎妊娠、疤痕子宫、胎儿窘迫”收住院。于2006年7月11日在连硬膜外麻醉下剖宫产术+双侧输卵管结扎术,术中取出两活男婴,体质量分别为3950g及3850g,术中子宫收缩欠佳,出血500ml,予以催产素及米索后立即采用背带式子宫缝合,子宫收缩好转,观察10min后子宫收缩好,术中血压无明显变化,尿量减少,予以加速补液及术后输血尿液恢复正常,手术历时90min,手术顺利,术后无切口疼痛,无术后病率,术后24h肛门排气
6、排便,并进流质、软食,术后7d痊愈出院。病例4:患者女,30岁,因孕2产0孕39��+2�周头位先兆临产、巨大儿、脐带绕颈2周于2008年7月18日在连硬膜外麻醉下剖宫产术,术中取出一活男婴,体质量4.5kg,术中子宫收缩欠佳,出血200ml,予以催产素后立即采用背带式子宫缝合,子宫收缩好转,观察10min后子宫收缩好,术中血压无明显变化,尿量正常,手术历时50min,手术顺利,术后无切口疼痛,无术后病率,术后208h肛门排气排便,并进流质、软食,术后7d痊愈出院。�1.2手术方法在剖宫产术中因子宫收缩乏力致大出血或存在高危因素可能导致大出血者,均可采用改良背带式子宫
7、缝合术。具体方法是将子宫托出腹腔,用两手托住并挤压子宫体,观察出血情况,判断改良背带式子宫缝线术成功的几率,加压后出血基本停止,成功的可能性大;决定行子宫缝扎。准备一根1号可吸收线,在切口上缘距右侧边缘3cm处进针自宫腔至切口上缘距侧方4cm出针;将缝线拉出宫腔,向宫底方向垂直褥式缝合2~3针(针距1cm,间距3~4cm,深度达浅肌层,将缝线固定于子宫浆肌层);缝线由宫底垂直绕向后壁,缝线的位置距宫角3cm;由后壁宫底向宫颈方向垂直褥式缝合2~3针(方法同前壁缝法);与前壁进针相对应部位的后壁进针入宫腔,水平出针至左侧子宫后壁,继续左半部的缝合,向宫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