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孝道与和谐社会

中华孝道与和谐社会

ID:10996533

大小:39.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7-09

中华孝道与和谐社会_第1页
中华孝道与和谐社会_第2页
中华孝道与和谐社会_第3页
中华孝道与和谐社会_第4页
中华孝道与和谐社会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华孝道与和谐社会》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中华孝道与和谐社会百行孝为先!孝道是中国儒家伦理的重要内容,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人类万古长存的美德。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上,孝道一直也是历朝历代大力提倡,促进和谐社会的一大瑰宝,对于当今建立和谐社会仍有其现代价值。不管从哪方面来讲,孝敬父母都是天经地义的。中华孝道能促进社会和谐,体现在各个方面:首先孝道源于自身和谐,然后推衍到家庭和谐,在此基础上达到社会和谐。孝道还可以提高人民的素质。孝道体现最基本的人道主义,孝可使社会稳定,从而促进经济发展、社会前进。中国孝道,这一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在新的时代将被发扬光大,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和人类和平、发展中起到积极作用。孝道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内

2、容。它起源于商朝,兴盛于西周。自春秋末年的孔子、曾子对其作过系统地理论上的阐述后,遂成为中国儒家伦理的重要内容,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上发生过重大的影响。时至今日,对于建立和谐社会仍有其现代价值。(一)孝敬父母天经地义孝道在中国传统的伦理道德中,天经地义,人人应该也必须奉行。古人认为这一伦理观念绝对正确,毋庸置疑。古代圣为什么把这一思想推崇这么高呢?可从下面三点说起。第一,从社会伦理回报的角度来看:千万年来人类社会从低级向高级不断发展。劳动创造了世界和人的本身,思维使人类越来越聪明,合群劳动使人们在战胜自然中不断取得胜利。作为社会主体的人,一代生一代,一代教一代,一代传一代,人类才不断战胜自然

3、,发展、前进。后人对前人的尊重,是对社会文化成果的尊重,是对自己生存条件不断改善、提高这一事实的尊重。前人开路后人走,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社会上的一切文化成果都是前人创造遗留下来的。没有前人一代代的努力,社会就会停滞不前,今人还处于蒙昧状态。仅只笼统地说对待那些斩荆披棘为后人铺路的前人来说,后人就应对其尊敬、爱护与奉养。这些前人如果正是自己的父母,他们更直接地为自身的生存发展铺好道路,那不更应该尊敬、爱戴与奉养吗?第二,从家庭伦理的亲情来看:父母生儿育女,绝对不等同于一般生物的繁殖后代,其最大的特点是亲情和爱。人与动物最大的不同是有思维。思维使人有了灵性,此灵性即指人的性、情。情产生爱。天下

4、的爱有多种:大到对国家、民族的爱,小到对异性的爱。还有对亲朋的友爱,对世人的关爱,对事业的钟爱等等。但是在一切爱中,最重要的是父母对子女的亲子之爱。子女出生后,父母在对子女抚养、教育到长大成人过程中,父母无不付出无怨无悔的劳动,最大的代价,对子女灌输以深厚、持久的爱。“可怜天下父母心”。为了子女,父母可以忍受各种艰苦,爱护子女胜过爱护自己,保护子女胜过保护自己。子女在父母的爱河中成长,父母对子女的爱表现在各个方面,自然应该换取子女对父母的爱。从思想、情感上的爱,到行动上的爱。表现为子女对父母的尊敬、爱戴与奉养。这便是子女对父母的孝。第三,从生态伦理发展观上来看:地球上自从有了生物之后,由低

5、级向高级,由植物到动物。发展中分门别类,各自独立生存。以动物来说,他们生育后代以后,又不停地设法教育后代生存的手段。如鸟学飞、兽学走。小鸟逐渐变作成鸟,小兽变作成兽。他们的后代,有的成长后,也回过头来对自己的前辈奉养。如乌鸦反哺,小乌鱼喂瞎了眼的老乌鱼等。这是动物的本能,但此本能却是维系他们生存、发展的一种手段。这正好体现出社会上的生态伦理观。尽管这些动物不像人一样在社会上生活,但这些行为却体现出他们自身发展的规律,子女孝敬父母,自然也符合生物界生存和发展的规律。难怪有人说一个人如果不孝敬父母,他还达不到一般动物的水平。(二)孝道促进社会和谐家庭是社会上最基本的单位,孝道是人际之间伦理关系

6、最起码、最重要的规范。人际关系协调就能使社会和谐,因此孝道在社会和谐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这可从几个方面来理解:一、孝源于自身和谐不论是自然界、社会上,相互和谐,便可稳定、安乐、发展、向前。把各种事情做好了。把各种关系处好了,社会便可安宁,生产就能发展,人们共享安乐。一个人要使社会稳定,首先自己要稳定,曾子所说的自身稳定,正是建筑在孝的基础上。自身稳定有两个方面,一是身体上,一是思想上。其一,身体上,曾子认为“身体肤发,受之父母”,因而“不敢毁伤”(2),“身者,亲之遗体也。行亲之遗体,敢不敬乎?”(3)因此“孝子不登高,不履危,卑亦弗凭。”(4)孝子不要登上高的地方,不要走危险的地方,深

7、的地方也不要靠近。要保护好自己的身体,不使自己的身体受到损伤。“父母全而生之,子全而归之,可谓孝矣,不亏其体,可谓全矣。”(5)父母完整地生下儿女,儿子要把自己的身体,不受伤害地完整地归还父母,正是孝。其二,思想上,“孝子恶言死焉,流言止焉,美言兴焉。”(6)孝子要远离坏话,不说没根据的话,多说有益的话。一个孝子还要“不苟笑,不苟訾,隐不命,临不指。”(7)不随便说笑,不随便指责别人,不答应给人家做不光明正大的事,不居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