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性溃疡疗效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性溃疡疗效观察

ID:10992356

大小:31.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7-09

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性溃疡疗效观察_第1页
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性溃疡疗效观察_第2页
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性溃疡疗效观察_第3页
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性溃疡疗效观察_第4页
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性溃疡疗效观察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性溃疡疗效观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性溃疡疗效观察[摘要]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已经确诊的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对照组60例服用奥美拉唑、果胶铋和阿莫西林进行治疗。治疗组6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加味补中益气方治疗。结果:治疗组60例患者中临床治愈42例,好转15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60例临床治愈35例,好转14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为81.67%。治疗组临床治愈率、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1年后随访,治疗组复发率为11.43%;对照组复发率为26.67%。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性溃疡疗效显

2、著,不良反应小,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关键词]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性溃疡;疗效[中图分类号]R5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4-4721(2009)08(a)-111-02消化性溃疡多指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是临床上的多发病和常见病。该病是由多种病因所致的一种内科常见疾病,主要症状为上腹痛,尤以秋冬和冬春之交发病为多。笔者2004年4月~2009年4月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该病,取得满意的疗效。将结果报道如下:9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治疗组和对照组共120例患者为我科2004年4月~2009年4月的门诊或住院治疗患者。所有患者在治疗前均行胃镜检查并

3、确诊为活动性溃疡,其中胃溃疡84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23例,复合性溃疡13例;伴有幽门螺杆菌(Hp)阳性的患者为105例。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0例,男42例,女18例,年龄23~65岁,平均42.8岁;对照组60例,男44例,女16例,年龄25~59岁,平均44.5岁。所有患者在治疗前未服用过抗生素、铋剂、H2受体拮抗剂等药物。两组患者在临床表现、年龄、性别等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1.2治疗方法对照组口服奥美拉唑0.2g/次,每日2次,果胶铋150mg/次,每日2次,阿莫西林0.5g/次,每日3次。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加味补中益气方

4、进行治疗。处方:黄芪15g,炙甘草10g,人参10g,当归15g,陈皮12g,升麻9g,柴胡9g,白术15g,白勺12g,白及15g,厚朴15g,砂仁9g,延胡索12g,桃仁9g,佛手10g,乌贼骨15g,干姜3g,每日一剂,水煎2次,每次取汁200ml,早晚各服1次。两组均治疗6周为1个疗程,共服用1~2个疗程后观察临床疗效。91.3疗效判定标准临床疗效判定标准参考《中医病症诊断标准》。治愈:临床症状消失,食欲正常;好转:症状基本消失或减轻;无效:治疗前后症状、体征无变。胃镜疗效标准:按卫生部颁发《中药(新药)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胃镜疗效判定标准拟定。

5、治愈:溃疡完全消失,局部轻度充血,无明显水肿;好转:溃疡基本消失,仍有明显炎症;或者溃疡面积缩小50%以上;无效:溃疡面积缩小不及50%。Hp培养及尿素酶试验均为阴性为Hp消除,6个月后仍阴性。1.4统计方法根据临床观察资料特点采用t检验、方差分析(F检验)、卡方检验,部分资料进行确切概率计算法,某些指标首先进行适当的数据转换,改善其正态性及方差齐性,以便进行统计学处理,用统计软件SPSS13.0处理。2结果2.1治疗效果见表1。治疗组60例患者中临床治愈42例,好转15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60例临床治愈35例,好转14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为8

6、1.67%。治疗组临床治愈率、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2.2幽门螺杆菌转阴率比较9治疗组阳性55例,转阴52例,转阴率为94.55%;对照组阳性50例,转阴35例,转阴率为70.00%。两组转阴率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3溃疡复发情况对两组有效病例进行跟踪随访0.5~1年,凡再出现临床症状并经胃镜检查证实有溃疡的为复发。结果治疗组随访35例,复发4例,复发率为11.43%;对照组随访30例,复发8例,复发率为26.67%。两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讨论消化性溃疡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全身性消化系统疾病,病变

7、主要在胃及十二指肠,一般累及黏膜、黏膜下层及肌层的慢性溃疡。该病起病缓慢,容易反复发作,主要表现为上腹部的节律性疼痛。可发生消化道出血、胃、十二指肠穿孔及幽门梗阻等诸多并发症。消化性溃疡的发生是由于胃和十二指肠黏膜具有损害作用的侵袭因素,以及黏膜自身防御修复因素之间失衡的结果。该病的主要病因是幽门螺杆菌感染和胃酸分泌增多,其他病因还有药物、遗传、应激、饮食等。其中高浓度的胃酸对黏膜的损害是基本因素;幽门螺杆菌的感染是引起消化性溃疡的重要病因9。中医里一般认为,消化性溃疡的发生是防御因素正气与损害因素邪气之间的失衡所致。防御因素主要包括机体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