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错题案例分析

典型错题案例分析

ID:10986815

大小:672.5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8-07-09

典型错题案例分析_第1页
典型错题案例分析_第2页
典型错题案例分析_第3页
典型错题案例分析_第4页
典型错题案例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典型错题案例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错题案例分析(一)计算失误的错题:错题分析:以上几题计算都属于计算的严重失误!它出错的原因还是很复杂的。很多教师都习惯地认为计算出错只是孩子粗心大意、马虎造成的。一直都以为孩子粗心大意才会算错,把计算失误完全归罪于孩子的不认真,粗心大意。认为根源是孩子学习不认真,学习态度不端正。学生在发现自己计算错误后,也往往以“粗心”为由原谅自己,为自己开脱。他们总是把"粗心""马虎"作为借口。“粗心大意”已经成为大多数学生自我安慰的一个借口,成为学习进步的烟幕弹,它严重地阻碍了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对于数学学科尤其如此。我以前对错题

2、的认识也仅限于此。然而,近来通过求教和学习,我才发现粗心之中大有文章存在。其实它还有感知错误、注意力发展不完善、思维负迁移的干扰以及缺少认真负责、一丝不苟的学习心态。所以针对这样的错误一方面克服马虎、粗心的习惯。另一方面培养学生认真负责、一丝不苟的学习心态才是重要的。错题案例分析(二)计算失误的错题:错题分析:对于乘数是整十数的乘法的口算,积末尾的零的个数,不能快速的作出确定!导致口算失误!又因做完后没认真检查,以致于答案错误!其实这属于基本口算不熟练,基本口算技能低下、不过关。其实我们许多教师都对口算教学认识不够。口

3、算也称心算,它是一种不借助计算工具,主要依靠思维、记忆,只凭思维和语言进行,直接算出得数的计算方式。具有速度快、灵活性强的特点。小学阶段的计算,分为口算、笔算、估算四类。口算既是学习笔算、估算、简算和四则混合运算的基础,也是计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笔算是以口算为基础的,笔算技能的形成直接受到口算准确和熟练程度的影响。笔算的正确与熟练在一定程度上是受口算制约的。任何一道整数、分数或小数的四则运算,最终都要分解成一些基本口算题加以解决。口算不熟,会导致计算缓慢;所有口算中只要有一个错误,计算结果必然错误。基本口算技能低下、

4、不过关,势必会影响笔算的正确率。坚持口算训练,不仅能提高计算速度和正确率,也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注意力、记忆力和思维能力。因此,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首先要从口算能力着手。狠抓口算训练,应切实加强口算能力的培养,打好计算基础。错题案例分析(三)计算失误的错题:错题分析:这属于知识掌握缺陷引起的失误。因为学生对乘法口诀掌握不够所以造成计算错误。在小学数学中概念、性质、算理、法则、定律等基础知识,学生只有在深刻理解、牢固掌握的前提下,才可能正确、灵活地加以运用,形成计算技能。由于某些知识不理解、概念不清、没有真正地理解算理和熟

5、练地掌握算法,对于计算法则、概念或运算顺序没有很好的掌握等,学生在计算时就会出现错误,并且学生自己并不意识到是错误的。例如有些学生在计算中出现:+=,2.3+7=3。就充分说明学生对于分数、小数概念不清,对同分母分数加法计算法则、小数加法法则不熟悉,这是算理理解错误所造成的。任何数学运算都是建立在一系列数学概念之上的。概念不清、算理不理解会导致对数学运算理解不清或张冠李戴。如计算在有余数的除法中,虽然运用了商不变的性质,但是却忽视了余数的位置。即将余数的处理与直接运算的方式相混淆了,致使余数错误。还有法则记错或记不准。

6、有时学生算错,反复检查也不能发现,甚至告知他已经错了,让他重做,他仍沿用错误的方法。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学生记错了法则且已经形成了错误的习惯。在计算时丢落某些步骤,很大可能也是因为法则记忆不准。对于这种知识的硬性错误,在教学中我们应备好课,上好每一节课。采用切实有效的、有针对性的措施帮助学生将知识掌握好。。错题案例分析(四)计算失误的错题:1.4.9+0.1-4.9+0.1=5-5=0.×2.2个46相乘的积是多少?2×46=92×错题分析:4.9+0.1-4.9+0.1=5-5=0.错误的原因是学生把凑整作为思考的唯

7、一方法,形成了错误的思维定势。2个46相乘的积是多少?当成2和46相乘的积是多少?这都属于受到学生思维负迁移的干扰而出现的错误。若两类知识比较相似,就容易发生混淆而出现口算失误,即受相近知识的干扰而发生的失误。如计算分数加减法时把分子、分母分别相加减,计算小数加减法时也把末尾对齐,这都是受整数加减法的干扰。由于小学生的思维能力薄弱,感知试题时,总是受到容易计算部分,能简便计算,比较熟悉部分等强刺激的作用,以致于把运算的法则,定律等知识忽略掉而造成干扰,对于相似的知识点往往难以区分。如:25×4=100是一个强信息,很多

8、学生再计算24×5时受到干扰而产生错误。对于这类思维负迁移的干扰而出现的错误,我们除了加强这方面习题训练外还要加强学生习惯养成教育和做题细心的好习惯。错题案例分析(五)计算失误的错题:错题分析:把横式的数字写成竖式时抄错!这类错误在现今大多数的学生身上经常发生。这都是学生主观不努力,不爱学习造成的。他们身上缺少认真负责、一丝不苟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