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教学设计

《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教学设计

ID:10984266

大小:203.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7-09

《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教学设计_第1页
《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教学设计_第2页
《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教学设计_第3页
《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教学设计_第4页
《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教学设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教学设计曾玉生(东莞市东莞市塘厦中学)教学内容:人教版数学必修5第二章第三节: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课标要求: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是学生经历从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抽象出等差数列模型的过程,探索并掌握其中的一些基本数量关系,并利用它们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学生分析:学生已学习过等差数列,熟练掌握等差数列通项公式,求公差等知识。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掌握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能熟练应用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过程与方法】经历公式的推导过程,体验从特殊到一般的研究方法,了解倒序相加求和法的原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获得发现的成就感,逐步养成科学严谨的学

2、习态度,提高代数推理的能力。教学重点:探索并掌握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学会运用公式。教学难点: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推导思路的获得。教学方法:采用探究式教学,以问题驱动,层层铺垫,由特殊到一般的方法启发学生获得公式的推导思路,并采用变式题组的形式加强公式的掌握运用。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的每个环节,构建学生主动的学习活动过程。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选取热点新闻——钓鱼岛事件,导入课题师:讲叙热点新闻——钓鱼岛事件据8月20日的《中国青年报》,日本政府及某些右翼分子对待钓鱼岛的态度,激起了中国人的强烈愤慨。9月16

3、日,我国东海将结束为期三个半月的海洋伏季休渔工作,届时将会有大批渔船陆续出海赴钓鱼岛作业。假设第一天有100艘鱼船开付钓鱼岛,第二天有200艘鱼船开付钓鱼岛,第三天有300艘鱼船开付钓鱼岛,第四天有400艘鱼船开付钓鱼岛,以此类推,每一天开出的渔船都比前一天多开出100艘渔,到第十天时,总共有多少艘渔船开赴钓鱼岛?师:你能算出这十天总共有多少渔船开往钓鱼岛呢?聆听时事热点新闻,感受数学问题的情景化,了解外界事件的发生发展的同时有自己的猜测,并在教师的引导、启发后展开自己的思维分析。以热点事情引题,一下就抓住学生的兴奋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热情,调动学习积极性,领悟

4、数学应用价值。6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二、探索解决方法,展开课题师:每一天出发的渔船分别为多少呢?第一天:100艘,第二天:200艘,第三天:300艘,以此类推第十天:1000艘,即是求:100+200+300+。。。+1000=?师:这个式子与以下的式子有相同的地方,有简便计算方法,不知同学们是否知道如何简单计算呢?师:写出如下等式师:有多少个101呢?师:师:以上10个数的和可以如下计算:师:有几个1100呢?师:师:如果5500艘渔船同时冲击钓鱼岛的话,我们捍卫钓鱼岛主权一定能够成功。全部生答:第一天:100艘,第二天:200艘,第三天:300艘,

5、以此类推第十天:1000艘,学生思考回想,如何简单快速计算出结果。少部分生答:5050部分学生在小学时或者课外有接触过这个式子,很可能只是简单的记住结果。大部分生答:101个全部生:模仿上面的计算过程,计算中国10天内开赴钓鱼岛渔船的总数。在师生相互交流中思维逐步展开。发挥学生学习主体性和参与积极性,从特殊到一般,从模仿到创新,有利于学生的知识迁移和能力提高,一方面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的认识,完善知识结构,另一方面使学生由简单模仿接受变为对知识的主动认识,从而进一步提高分析、类比和综合的能力。三、类比算法,得出求和公式师:总结以上规律。若把以上10个数组成一个数列,记

6、为{},{}是什么数列?师:以首项,公差的等差数列。我们称:为数列{}的前10项和,记为,即,同理,前n项和记为,即。师:前两个求和的式子有什么规律?是否也可以像上面一样快速计算出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呢?规律1:最后计算需要首项和最后一项;规律2:最后计算还需要项数n;师:把所有项利用通项公式全部化为和的式子①全部生答:等差数列。学生观察上两个等差数列的求和过程,发现处理的共同之处,发现计算时只与首项、第n项和项数n有关。全部生:动手尝试把后面的项全部化为含的式子。在教师指导下,从特殊到一般,从已知到未知,步步深入,自己探究公式,体验到学习的愉快和成就感。66教学环

7、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三、类比算法,得出求和公式师:把所有项利用通项公式全部化为和的式子②师:由①+②,得:师:有多少个?师:只需要知道等差数列的首项、第n项和项数n,就可以求出前n项和。师:若代入等差数列的通项,还可以得到求的另一个公式:师:以上两个公式就是等差数列求和的公式。请同学们拿出草稿纸和笔,各抄写一遍。全部生:动手尝试把前面的项全部化为含的式子。生观察后答:n个全部生抄写公式,注意其中的加减号,与的细节问题。学生在引例启发和老师指导下,基本上能用倒序相加法完成公式的推导,但对字母运算存在着一定的困难,教师需适时适当提示并板书,演示字母运算。四、精讲

8、精炼,巩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