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0962698
大小:55.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7-09
《特色学校建设方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特色学校建设方案为深入实施素质教育,丰富办学内涵,提升办学品质,创设适合学生个性发展的特色教育,加快推进现代化学校建设,依据上级文件精神,经过全校干部、教师、家长、学生共同参与,精心论证,确定“创新才艺教育”为我校的创建特色。一、实施背景(一)背景理念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基本理念之一是以人为本,育人为本 21世纪首先是人的世纪,是努力使人的个性全面而和谐发展的世纪。学校教育工作的着眼点,应当聚焦在未来人类社会的生存需要和未来社会创造者的发展需要,而不能仅仅考虑着学生的分数、大学的入门要求,甚至教师的名与利。 教育的根本功能是促进人的成长与发展,素质教育必须以育人为本。要认真思考,学校的活动,教师的行为,是否做到了尊重学生,信任学生,保护学生,究竟是否遵循着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是否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了有效的服务。 教育的一切改革,最终要以促进人的发展、为人的发展服务为指导思想。"一切为了孩子,为了一切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应当成为学校教育的基本信念。教育不是捧上一张张高一级学校的录取通知书,而是捧出一个个有鲜明个性的活生生的人:教育不是追求百分之多少的优秀率、合格率,而是追求每个学生的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教育不是汇报时的总结、评比时的数据,而是教师与学生共度的生命历程、共创的人生体验。以人为本、育人为本的办学理念,实质上就是尊重人,发展人,让人积极幸福地工作,主动愉悦地发展。“以人为本”表现在教育上,就是以教师为本和以学生为本。现代化学校建设的核心即关注教师和学生的全面发展、个性发展、终身发展;学校文化建设的核心——博才广艺,追寻教育智慧,分享智慧人生;师生素质发展的核心——拓宽眼界,开阔思维,扩大人生格局。(二)学校现状1.优势:①学校自建校伊始即承载着胶南师范、原胶南一中浓厚的校园文化底蕴。拥有厚重的德行与爱国教育传统,“博才广艺崇德尚文”的办学理念渗透在学校一切教育活动中。学校硬件设施较为齐全,装备较为完善,校园环境优美。8 ②拥有一支团结和谐的管理班子和教师队伍,管理理念重创新、重实效。③多方位的课题研究形成了良好的科研氛围:省级课题《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策略研究》、教育部子课题《学生自主性评价》已顺利结题。我校承担的“十一五”规划课题《教师教学效能感与教学成效的研究》、《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行动研究》、《以经典阅读为支持的教师职后教育模式的研究》、《基于素质教育的劳动技术教育实践深化研究》等一系列的省市级立项的科研课题,也已经顺利结题。十二五课题正蓄势待发。④多样化的综合实践活动已成为我校的一大亮点:我校开展的“胶南三名”系列活动获胶南市、青岛市教育主管部门的一致好评。2.不足:①学校还没有形成浓郁的特色文化氛围。②管理机制、管理制度有待改革和完善。③师资队伍尚待进一步提升优化。学校教师平均年龄偏大,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与方式还未能完全与课程改革的理念相吻合。按现代化学校的要求,目前学校教师队伍中在市内有影响力的教师数量还不多。在学科教学方面,缺乏骨干型专家型的教师。④生源构成发生变化。近年来,我校生源素质走弱:住宿生和走读生各约占半,住宿生主要来自乡镇农村,走读生主要来自城乡结合部,学生经历的家庭教育、小学教育大都是粗放式的,表现在学识素养上一方面是知识基础较为薄弱,综合能力多有欠缺;表现在性格气质上一方面是拘谨纯朴,另一方面是自由散漫。综观教育大环境,我们的学生在综合素质上处于弱势,滞后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相应的,竞争力也被削弱了。面对现实,我们静心分析问题,更新理念,调整定位,关注基础,重视提高,给每一个学生成长的机会,让每一个学生得到发展,为每一个学生的未来奠基。二.总体目标1.探索符合我校实际的特色学校创建路径,建立“创新才艺”教育体系,形成“创新才艺”教学特色,让百姓满意,获社会认可。2.通过特色学校创建,建设一支具有乐观向上的高素质的快乐教师队伍,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和教育科研水平,促进学校办学内涵发展。3.通过特色学校创建,全面展开素质培养,提高学生才艺,培养学生的主动精神和主体意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8 三、三年规划近期目标:(2014年3月——2015年2月)探索符合我校实际的特色学校创建路径,建立“创新才艺”教育体系,革新教育理念,规范科学实施课程。树立全面发展、人人成才、多样化人才、终身学习、系统培养、个性化培养的观念和学生差异发展的观念,并使之渗透成为学校的办学理念、教师的教育理念和家长的育儿理念、学生的成长理念。中期目标:(2015年3月---2016年2月)逐步建成一支具有乐观向上的高素质的快乐教师队伍,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和教育科研水平,促进学校办学内涵发展;进一步开发、实施、完善多样化课程,全员参与,全面展开创新才艺教育。远期目标:(2016年3月—2017年2月)培养多才多艺的创新型人才,使学校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成为学生向往的地方,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生存、学会关心、学会创造,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四、实施策略1.坚持“文化立校”,以此作为学校发展的行动方向。学校文化是我们的核心竞争力,其核心是发展。实现学校发展的过程,就是以学生为本,为学生的发展奠基的过程;就是以教师为本,为教师的发展助力的过程。这个过程的积淀,就是学校文化的积累。2.坚持“科研兴校”,以此作为学校发展的基本策略。要实现学校的持续发展,必须以教育科研为先导,走“科研兴教、科研兴校”之路,努力把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把教育科研作为提高办学质量的重要途径,不断提高教育教学中的科研含量,促进教育教学质量大面积提高。3.坚持“特色发展”,以此作为学校发展的必由之路。特色是一所学校的个性,是学校创新的基点,只有办出特色,学校的发展才能立于不败之地。特色发展是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的关键途径,学校独特的办学特色就是学校的品牌。特色是一所学校的个性,是学校创新的基点,特色就是“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精”。五、组织保障(一)宣传发动8 召开师生动员会,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创建“创新才艺”特色学校的目的意义,使全体师生充分认识创建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提高广大师生参与创建工作的积极性和自觉性。(二)成立创建领导小组(三)制度保障1.建立并完善管理制度。根据实际情况实施过程进行调控和改进。建立立体、交叉、多维的管理网络,在规划的具体实施阶段,学校规划管理领导小组和各部门做好规划的咨询指导、检查控制和调节平衡工作,及时纠正偏差的管理行为,创新工作机制,保障规划的顺利实施。2.建立并完善评价制度。及时作好规划各阶段的检查测评工作。通过建立一套科学的评价标准,对各部门及个体的短期目标行为进行评估,将行为绩效与实施奖惩结合,鼓励先进,激励全体。六、具体措施(一)依托“135”课堂教学模式,打造高效课堂。“一三五”课堂教学模式:一线、三体、五环节一线:以合作学习为主线。合作学习是学生主动学习最生动的课堂体现,也是课堂学习最重要的形式之一。合作形式一般是四人小组合作、班级合作、师生合作等。三体:1.集课与教研一体。要求教师达到三精:精备、精讲、精练2.主导与自学一体。要求课堂达到三动:动手、动脑、动口3.自主与互助一体。要求效果达到三会:会学、学会、会用五环节:反馈补标、携问预习、合作探究、巩固训练、拓展提升。反馈补标,是针对所学知识进行反馈检测,查漏补缺。携问预习,我校采取两步走,1、设景激趣:使学生产生急于解决问题的内驱力,激发其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2、设置问题:提倡问题要以习题形式出现,预习题的类型也要多样化,让学生独立预习完成。合作探究,8 本环节重在合作、贵在探究,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体验过程,这是我校有效课堂最重要的教学空间,怎样才能实现环节要求呢?第一,四个人凑在一起不一定就会实现合作交流,需要为学生的合作交流找平台,找理由。这里包括小组组成要依学生性格、性别、学习差异等情况,按ABBC划分成三层四人异质小组,包括每次的合作交流教师都要设计四人分工。比如C层同学提出问题,B层同学帮助解决,A层同学负责监督补充,在教师的指导下实现有效合作。第二设立班级竞争榜,实行班级个人或小组活动记分制,凡组内成员参加班级课堂学习活动,教师即为其所在组记分,课堂结束时,统计评选优胜组与优胜个人,记入期末考核,教师鼓励不同层次的学生参与课堂,尤其注意给C层学生留出空间,保护其学习积极性,以实现课堂教学过程的有效互动。第三,教师预设课堂,备课时,充分估计学生的认知水平,预设出相应问题。并做好解决方案,以备课堂之用。巩固训练,此环节贵在当堂达标,重在把握学生的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教师拟定的练习题、检测题要紧扣目标,分层设计,要求学生用“思想、方法、规律”去解决问题。要实施本环节教学,教师必须改变三个意识:一是训练题目不是越多越好,而是越典型越好;二是让学生做题不是目的,而是手段,培养好的学习习惯与思维习惯最重要;三是重视训练过程中的合作学习,并及时反馈,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成功学习的体验。拓展提升,本环节贵在延伸迁移,变式拓展,重在把握规律、提高能力。课堂时间分配135:拓展提升10分钟,携问预习、合作探究、巩固训练三环节共30分钟,反馈补标5分钟。(二)开发校本课程,依托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拓展学生知识视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力求为学生终身学习和发展奠定的基础。(一)校本课程开发的指导思想1.拓宽学校教育教学阵地,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基。为学生营造在情境中学习、在实践中学习、在探究中学习、在体验中学习的育人环境。2.以学生发展为本,立足于本校现有条件,最大限度地挖掘和利用校内外的课程资源,为校本课程的情境化实施创造条件。3.学校在开发校本教材方面注重把师生的生活经验、特长爱好转化为课程资源,并注意发挥家长和社区资源的作用。(二)组织实施1.成立由校长任组长,中层干部和骨干教师组成的校本课程开发领导小组。2.发动教师共同收集校内外的课程资源,要求覆盖面广,贴近生活,符合学生的兴趣需求。3.8 组织广大教师选取课题,编写教案,发动学生参入课题学习,每名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课题,学校根据报名人数编排班级,确定活动场所,全校统一活动时间为每周周四第四节。做到了教师固定、学员固定、场所固定、时间固定,保证了校本科题活动的计划性和实效性。4.在教学中就要注意它与其它学科间的联系,利用好这一点,使它更好地弥补其他课程的不足。比如,古典名著欣赏、我是小小神辩手、原生动画片配音、诗词鉴赏等可以与语文学科联系起来,使校本课程在学校的课程设置中,起到补充作用,从而增强校本课程的实效性。5.在校本课程实施过程中,不拘泥于以往的“课堂、教师与教科书”,而是突出学生的主体,教师引导学生讲,动手练,亲身体验,注重开发学生的潜力,进而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和个性,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通过不断探索,使学生学有所长。6.组织开展各种活动,如诗歌朗诵比赛、歌唱比赛、书法比赛、象棋大赛等等,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学习热情。(三)加强科技教育以“改革、发展、创新”为主题,把创新特色科技教育作为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各项活动中,注重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1.加强领导,健全组织把科技普及教育纳入学校工作计划,成立由校长任组长,分管校长任副组长,级部主任、科技总辅导员、活动科教师等为成员的学校科技教育领导小组,小组成员目标明确,责任到人,分工负责,共同合作。建立了上下沟通、左右全局的指挥网络和管理网络,制订明确的整体工作目标,坚持每月召开一次调度会议,及时检查、督导、评比,从而在组织上和制度上保证了科技教育的顺利开展。学校设立专门奖项,专门用来奖励在科技艺术类比赛、发明中获奖的同学,设立“创新奖”、“育苗奖”和“科研奖”,用来奖励指导学生获奖和在科研中在成果的教师,调动学生学科学、用科学的积极性,营造出科技教育生长的适宜气候。2.优化学科教学,渗透科技教育探索如何在学科教学中渗透科技教育。各科寻找与科技教育相结合的切入点。主要采取如下措施:一是优化课堂结构,在各科教学中,合理地挖掘渗透科技教育的因素,确立联系和渗透的目标。二是构建各学科的课堂教学科技教育模式,探讨让学生在“做中学、想中学、玩中学”8 的新路子、新方法,激发学生的科学探究志趣,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3.重视环境建设,营造科技教育的氛围首先,办科技宣传栏,作为向全校师生宣传、汇报科教动态、科教信息的一个窗口。其次,在学校的教学楼、艺术楼和体育馆的走廊、教室、活动室中都悬挂中外科学家的画像、名言,激励学生以科学家为榜样,努力学科学、用科学。在班级黑板报中开设科技教育专栏和“科技角”,学校开设科技教育展室,展示学生自制和科技作品,定期举行手抄报展评。4.开展系列活动,把科技教育落到实处开展科技教育“八个一”活动:即参观一个科普教育基地、拍一张科技活动照片、读一本科普图书、画一张科幻画、制作一件小发明作品、写一篇科技小论文、看一部科普录像片、探索一个科学疑问。依此加强学生的科学素质,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充分利用第二课堂,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特长组成了各种各样的兴趣小组。如海洋研究、科技绘画、手工编织、雕塑布艺、小发明、小制作、剪纸、摄影、探雷、航模车模、无线电测向等二十多个科技兴趣小组。定于每周四下午课外活动为科技兴趣小组活动时间。通过小组活动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创造力。在班级中举办“科技角”,主办“科技小报”,定期开展科普讲座,普及科学知识。举办科技讲座、举办科技竞赛、放映科技录像、召开科技主题班会或主题队会,记入班级百分量化考核,调动班级、学生的积极性。(四)完善制度建设建立完善科学民主的决策、管理和监督机制;全面落实党组织建设工作条例、校长工作条例和教职工代表大会条例;建立校务委员会、教职工代表大会、家长委员会、学生会等组织;建立以人为本、科学民主的师生管理和评价制度,各种制度规范齐全,坚持依法治校、依法治教,师生合法权益得到保护。(五)加强校园文化建设1.办校刊,建文化平台主要栏目有:“校长随笔”“教师风采”“名师谈教学法”“我的教育故事”“班主任经验谈”“博文推介”“佳篇赏析”“时事追踪”“家长讲堂”“青青芳草地”“校园诗坛”等。“校长随笔”针对教职工普遍关注的问题,提出一些理性思考;“教师风采”弘扬优秀教师的师德风范,介绍他们的教育教学特色;“8 名师谈教学法”针对教师、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存在问题,由学校骨干畅谈教法学法;“我的教育故事”诉说教师成长过程中育人故事;“班主任经验谈”讲述的是优秀班主任班级管理经验;“佳篇赏析”刊登名家作品赏析;“青青芳草地”“校园诗坛”发表学生作品,展示学生才情;“时事追踪”由政治教师解说国内外时事要闻;“学校推介”介绍学校一月来的教育教学动态;“家长讲堂”让很多在不同方面有所成就的家长走到学生中间,讲述与自己从事的职业相关的、学生感兴趣的不同话题,增长学生见识,满足学生不同的兴趣爱好,以及对某一行业、领域的探究欲望。以此沟通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缔约教师、家长、学生联盟,搭建校园文化发展的的重要平台。2.营建书香校园纳入常规管理。阅读课每周不少于2节(辅导教师可安排连堂大阅读课),学生课外自由阅读时间每天不少于半小时,并将阅读课列入课程设置方案,确保不被挤占。语文教师和班主任担任大阅读辅导教师,阅读课时计入工作量,纳入学期考核范围。学校还规定了每周三下午3、4节为教师读书日,每周一次以教研组为单位交流读书体会。开展读书反思交流展评活动,及时将老师们的读书心得、优秀论文刊登在校刊《博文》上。拓展读书资源。成立课改信息服务中心,为教师们订阅《教育文摘》、《每周一读》、《《现代教育导报》、《中学语文教学》、《中学数学教学》等10多种刊物;根据教师课改培训和教学研究的需要,从各类教育杂志上搜集优秀文章加以整理,编辑《博文教育文摘》,推荐给教师学习,使教师及时掌握学科最前沿的改革动态与信息,保持教学思想和方法的先进性。在改革的道路上,将有很多工作值得去探索与尝试,我们将总结推广经验,反思修正不足,且学,且思,且行,直至“博才广艺,崇德尚文”的目的地。2014.3.68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举报原因
联系方式
详细说明
内容无法转码请点击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