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泊松过程的生成及其统计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泊松过程的生成及其统计分析 实验报告 班级:硕2035班 姓名:吕奇 学号:3112091020 一、实验题目 假设一个交换系统有M部电话,每个用户在很短的时间(单位时间内)呼叫一次的概率为P;用户间呼入的时刻相互独立,当M很大,P很小时,时间t内到达交换机的呼叫次数构成泊松过程N(t)。 1、确定此泊松过程的参数。 2、利用计算机仿真N(t)的生成过程。注意合理选择M和P,时间分辨率为一个单位时间。 3、为了比较生成的N(t)与理论模型的吻合程度。取N(t)的多个样本并
2、选取3个典型时间,,,得到,,三个随机变量的样本,在一张图上画出其直方图及理论分布曲线,并将两者对照。比较M选取不同时的效果。注意:样本个数足够多。 4、验证N(t)的增量平稳性。 5、画出任意相邻两次呼叫间隔的直方图,和理论值进行对照。验证其与其它相邻两次呼叫间隔随机变量的独立性。 二、实验过程 1、确定此泊松过程的参数 由题目容易知道,在很短的时间内M个用户的呼叫一次的概率为MP,而由定义知道,时间内到达交换机的呼叫一次的概率为 ,故有 (1) 从而有。 2、利用计算机仿真N(t)的生成过程 对每个
3、用户,在时间内呼叫一次的概率P很小,可以用rand函数生成一组[0,1]的随机数,当随机数小于P时,则认为有呼叫,将其置为1,否则认为没有呼叫,置为0;有M部电话,则生成M组[0,1]的随机数,对每组随机数用上诉方法得到一个只有0和1的逻辑矩阵,用来表示某一时刻是否有呼叫。 下面是,,M=3000,总时间为T=5的实验结果: 图1N(t)的生成结果 可以看到呼叫的计数过程,是递增的,并且可以计算,时间T=5内呼叫总次数平均为,多次时间结果最后的呼叫次数都在15次左右。 程序: clc clear closeall p
4、=10^(-6); M=3000; dt=0.001; T=5; x=rand(M,T/dt); y=[]; fori=1:M forj=1:T/dt ifx(i,j)
5、可以用x=binornd(1,p,M,T/dt)代替中间的两个for循环,这个函数的功能是对一个发生概率为P的事件随机试验一次,若发生置为1,不发生置为0,此实验要对M个电话实验T/dt次,故生成的是M行,T/dt的矩阵,运行结果是一样的。 3、比较生成的N(t)与理论模型的吻合程度 (1),,的统计直方图和理论分布曲线 下面是,,M=3000,总时间为T=1.2,选取时间t1=0.3,t2=0.6,t3=0.9作2000次试验统计的实验结果: 图2,,的统计直方图和理论分布曲线 在图2中,圆圈代表的统计直方图,正方形
6、代表的统计直方图,五角星代表的直方图。从图中可以看出,虽然有较小的误差,但是生成的N(t)和理论模型还是基本吻合的。程序中主要用到了直方图统计函数hist,生成max(Nt1)-min(Nt1)个直方条间的间隔刚好是1,此时的坐标分别为0.5、1.5、2.5……,并且0.5的直方条包括了0次呼叫和1次呼叫的的概率,1.5、2.5、3.5等等依次代表的是2次、3次、4次呼叫的概率,因而有了程序中的相关修正。 程序: clc clear closeall p=5*10^(-6); M=3000; dt=0.003;
7、 a=M*p/dt; T=1.2; loop=2000; t1=0.3; t2=0.6; t3=0.9; fork=1:loop%作loop次试验 x=rand(M,T/dt); fori=1:M forj=1:T/dt ifx(i,j)
8、t2(k)=sum(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