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血小板比率偏高

大型血小板比率偏高

ID:10952951

大小:29.00 KB

页数:2页

时间:2018-07-09

大型血小板比率偏高_第1页
大型血小板比率偏高_第2页
资源描述:

《大型血小板比率偏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大型血小板比率偏高血小板(PLT)是由骨髓中成熟巨核的胞浆脱落而来,形态多样,大小不一致,易于粘附、聚集和破坏,在形成白色血小板栓,释放血小板因子,促进血凝和血块收缩等方面,有相当重要的意义,是研究止血和凝血障碍的重要指标之一1.生理变化在运动、进餐后血小板升高,休息后可恢复。正常人每天血小板数有6--10%的波动,晨间较低,午后略高;春季低,冬季高。妇女月经期前后血小板会降低,经期第一天血小板可降低一半,后又逐渐升高。2.病理变化①血小板增多常见于急性化脓性感染、大型血小板比率偏高急性失血、脾切除手术后溶血性

2、贫血、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②血小板减少常见于脾功能亢进、再生性贫血、放射病、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急性白血病、免疫性或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某些药物引起。2)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primarythrobocythemia)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是骨髓增生性疾病,其特征为出血倾向及血栓形成,外周血血小板持续明显增多,功能也不正常,骨髓巨核细胞过度增殖。由于本病常有反复出血,故也名为出血性血小板增多症,发病率不高,多见40岁以上者1.临床表现起病缓慢、临床表现轻重不一,约20%的患者,尤其年轻人起病时无

3、症状,偶因验血或发现脾肿大而确诊。轻者仅有头昏、乏力;大型血小板比率偏高重者可有出血及血栓形成。出血常为自发性,可反复发作,约见于2/3的病倒,以胃肠道出血常见,也可有鼻衄齿龈出血、血尿、皮肤粘膜瘀斑,但紫癜少见。血栓发生率较出血少。国内统计30%有动脉或静脉血栓形成肢体血管栓塞后,可表现肢体麻木、疼痛,甚至坏疽,也有表现红斑性肢痛病。脾及肠系膜血管栓塞可致腹痛、呕吐。肺、脑、肾栓塞引起相应临床症状。脾肿大占80%,一般为轻到中度。少数病人有肝肿大。2.诊断要点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应与血小板计数增多的其他骨髓增生

4、性疾病鉴别。其诊断要点应包括:红细胞量正常(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时则增加)大型血小板比率偏高,无Ph染色体(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时可存在),无泪珠状红细胞和骨髓纤维化大量增加的现象(特发性骨髓纤维化时可见)。血小板计数虽可低至500000/μl,但通常>1X106/μl。在末梢血涂片中,可发现血小板聚集成团,巨型血小板和巨核细胞碎片。大型血小板比率为61.4%,正常值为13-43,请问有没有什么影响,还有降低方法?血常规较为重要的几项:白细胞、红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等,建议下次写上,利于分析。一

5、般情况大型血小板比率高,出血、血栓形成几率升高,患者上述指标正常的话,凝血功能正常,应该没有大问题,不需要药物治疗。平时饮食注意,少食用高糖、高脂的油腻食物,尽量清淡饮食,多使用新鲜蔬菜水果、黑木耳等。大型血小板比率偏高血小板(PLT)是由骨髓中成熟巨核的胞浆脱落而来,形态多样,大小不一致,易于粘附、聚集和破坏,在形成白色血小板栓,释放血小板因子,促进血凝和血块收缩等方面,有相当重要的意义,是研究止血和凝血障碍的重要指标之一1.生理变化在运动、进餐后血小板升高,休息后可恢复。正常人每天血小板数有6--10%的波

6、动,晨间较低,午后略高;春季低,冬季高。妇女月经期前后血小板会降低,经期第一天血小板可降低一半,后又逐渐升高。2.病理变化①血小板增多常见于急性化脓性感染、大型血小板比率偏高急性失血、脾切除手术后溶血性贫血、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②血小板减少常见于脾功能亢进、再生性贫血、放射病、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急性白血病、免疫性或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某些药物引起。2)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primarythrobocythemia)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是骨髓增生性疾病,其特征为出血倾向及血栓形成意见建议:建议

7、你去医院进一步检查,根据检查结果对症治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