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在宋诗画卷中的长沙城

活在宋诗画卷中的长沙城

ID:10950088

大小:25.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7-09

活在宋诗画卷中的长沙城_第1页
活在宋诗画卷中的长沙城_第2页
活在宋诗画卷中的长沙城_第3页
活在宋诗画卷中的长沙城_第4页
活在宋诗画卷中的长沙城_第5页
资源描述:

《活在宋诗画卷中的长沙城》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活在宋诗画卷中的长沙城一年一度的清明节即将来临,1200多年前,流寓长沙的杜甫曾在《清明二首》中史诗般地记述了长沙老百姓清明节踏青,趁着这一天去游览名山古寺的盛况:“若处繁华矜是日,长沙千人万人出……”本期《星期天·读城》继续“寻找长沙老记忆系列”,在清明节假期前给读者“讲讲古”。  位列宋朝全国六大城市之一,“长沙十万户,游女似京都”  那一年,南宋著名词人张孝祥来到湖南,在过洞庭湖时,他填了一首《念奴娇·过洞庭》的词:“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或许,张孝祥的心情不大好,他笔下的洞庭湖俨然已是一片萧瑟。  张孝祥的父亲张祁也是一位诗人,他

2、在长沙生活过一段时间,并在湘江上来来往往。有一次,他站在船头,看到长沙城内热闹非凡,诗兴大发,情不自禁地吟道:“春过潇湘渡,真观八景图。云藏岳麓寺,江入洞庭湖。晴日花争发,丰年酒易酤。长沙十万户,游女似京都。”  张祁的这首《渡湘江》,生动地描绘了潭州人户之繁,商业之盛,这种像京城一样繁华热闹的壮观场面,实在不减前朝杜甫所描写的“长沙千人万出”之场景。  宋朝时,已出现了著名的商业大都市如汴京(开封)、临安(杭州)。此外,苏州、成都、鄂州、泉州等也堪称当时的大城市,人口在四五十万以上。而湘江之畔的潭州,也已位居先进城市之列,居民数量在20万以上。《元丰九域志》就曾列举宋代20

3、万人口以上的城市6处,潭州(长沙)位列其中,其他5处是:汴京、京兆府(西安)、临安、福州、泉州。  随着坊市制度的崩溃,夜市的解禁,城市商业得到空前发展,长沙的商业贸易也迅速发展。宋代长沙仍旧是南方著名的米市、茶市。当时,湖南的农业、手工业又有了新的发展,特别是粮食生产佼居全国前列。南宋叶适说:湖南“地之所产,米最盛,民计种食之外,余米尽以贸易”,这无疑为长沙商业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前提。  为许多文人墨客游历逗留之地,米芾题诗“潇湘八景”自汉朝以来,长沙就是很多喜爱山水之人的旅游之所。到了宋代,人们已不满足佛寺和书院园林的观感,于是出现了招徕游人的景观。“潇湘八景”便是这

4、一时期最具特色的代表。随着“潇湘八景”的出现,使后世对潇水、湘水一带诗画般的山水景观产生了神往。世传“潇湘八景”有:潇湘夜景、山市晴岚、远浦归帆、烟寺晚钟、渔村夕照、洞庭秋月、平沙落雁、江天暮雪。潭州境内即有江天暮雪、山市晴岚、远浦归帆等景。如江天暮雪为潇湘八景之一,即泛指湘江橘洲冬雪晚景,宋米芾曾为之题词颂之:“岁暮江空,风寒冰结。冯夷剪冰,乱飘洒雪。浩歌者谁,一蓬载月。独钓寒潭,以寄清绝。”  宋嘉年间,长沙成为许多文人墨客和达官显贵的旅游目的地。为欣赏潇湘八景,曾在大西门(即今湘江大桥桥东引桥附近)建有八景台,并请名家绘有八景图陈列其中。《天下一统志》说:“八景台,在府

5、城西。嘉中叶,宋迪因作八景图,僧慧洪赋诗,更名‘八境’。”然宋米芾在《潇湘八景图诗跋尾》中说:“余购得李营邱画八景图,拜石余闻,逐景撰述,主人以当卧游,对客即如携眺。”  八景图在宋时已有两幅,这两幅八景图虽有先后,但均真实地描绘了“洞庭南来,浩淼沉碧,叠嶂层崖,绵亘千里。际之以天宇之虚碧,杂以烟云之吞吐,风帆沙鸟,出波往来,水林竹云,映带左右,朝昏之气不同,四时之景不一”的潇湘大观,更兼著名书法家米芾配有八景诗和序,于是潇湘八景的名声更大,传之海内,长盛不衰,至元代,高台依旧,盛景犹存。欧阳玄《登八景台》诗云:“山几重兮水几重,晴岚夕照有归鸿。潇湘八景丹青画,尽在高台指顾中

6、。”  系岭南联系中原的中转站,“北来因鼎粟,南至山渠船”  秦始皇时为了南征曾经开辟了一条驰道,也正是这条道路使长沙与中原、岭南的联系日渐便利。宋朝时,湖南境内基本上形成了以潭州为中心的交通网络,潭州有“湖岭一都会,西南更上游”之称。  不过,当时长沙与中原的联系主要是水路,上供京都的货物均由水路运至真、扬、楚、泗州转般仓,然后分调船只溯流入汴京。湖南地区各地把货物先集中潭州,然后由潭州发运,沿湘江北上,至岳州,入洞庭湖,再由长江航线运至各转般仓,南宋时则送往江宁府。这是宋代潭州联系中原、两浙等地的交通干道。  南宋时,还开辟了一条经由两浙路通平江府(今苏州)的道路,“二广

7、、湖南北纲运,如经由两浙路,亦许平江府送纳”。潭州与两广的联系,主要是通过灵渠。宋代以广西灵川、兴安二县令兼管修治连接湘、漓二水的灵渠,在兴安境内使灵渠通融水,导湘水主流注入融水,使“北水南合,北舟逾岭”,“舟一入半则复闸斗,俟水积渐进,故能循崖而上,建瓴而下;千斛之舟亦可往来”。  水路的便利大大加速了潭州与岭南漕运和商旅贸易往来,长沙成为了岭南物质贸易的中转站和桥头堡。其时,湘江沿线还建有码头、驿馆、递铺,把潭州与各地沟通起来,“北来因鼎粟,南至山渠(灵渠)船”,还有供农民出售柴草和饲料的草市,“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