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崛起战略研究.doc

和平崛起战略研究.doc

ID:10935092

大小:26.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7-09

和平崛起战略研究.doc_第1页
和平崛起战略研究.doc_第2页
和平崛起战略研究.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和平崛起战略研究.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和平崛起战略研究摘要:在上个世纪,邓小平同志冷静分析了当今世界的复杂形势。为了国家的更快发展,我国1990年开始了“韬光养晦”的外交策略,提出了“改革是中国的必由之路”。在世纪之交时,一些国外敌对势力抛出所谓的“中国威胁论”,此时我国的“韬光养晦”的外交策略已经执行了近20年,取得良好的成效。2003年,胡锦涛和温家宝同志提出了“和平崛起”,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关键词:和平发展;和平崛起;历史必然    1和平崛起的提出及其内涵    建国时,我国为世界落后国家,是世界上最贫穷的国家之一。而党和国家领导人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英

2、明决策,使我国自实行改革开放以来,国家的综合国力比改革之初有了大大的增强,国民生产总值跃居世界前列。而同时进行的政府改革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虽然我们坚持走的是和平发展道路,但仍遭受到一些国外敌对势力的攻击,提出诸如“中国威胁论”之类的厥辞,但事实胜于雄辩,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中国的发展给亚洲乃至整个世界的发展带来了重要机遇,促进了亚洲的和平与稳定,为亚太地区的各种区域合作注入了新的动力。国家的发展纵向上来说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但仍然存在许多问题,人口规模大,就业形势严峻,能源消耗严重,发展模式单一等等。同时与世界其他国家相比,实

3、力差距的绝对数量越来越来大,这尤其引起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重视,2003年,胡锦涛同志和温家宝同志就提出“和平崛起”,走和平崛起之路,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10周年的座谈会上,讲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坚持要走和平崛起的发展道路。温家宝在哈佛大学演讲指出:“中国的发展和崛起是和平的崛起,我们要走一条和一些大国不一样的道路,这条道路就是和平崛起的道路。”  关于“和平崛起”的概念,学术界有三种不同的理解,一种是将它定义为目的,认为和平与崛起都是目的,第二种是将“和平”理解为手段“崛起”理解为目的,第三种则将“崛起”理解为手段“和平”理

4、解为目的。本人较同意第一种观点,认为和平崛起应该是一国无需借助战争和其他不平等手段,同时又有能力不让别国发起战争和用不平等手段来满足本国的需求,以实现国家的崛起。  在此有必要区分发展和崛起,现在提出和平崛起,有人就认为和平发展过时,和平崛起比和平发展更加进步。这是应该加以纠正的,但发展是一个绝对量扩大的概念,是与自身历史上的比较。如果按照和平发展为目标,就不会担心我国在世界上的国际地位了,这样就有可能与世界其他大国的实力差距越来越大。而崛起则是与世界上其他的主要国家实力逐渐赶超的一个过程,是国际地位的提高,是在国际排名中的上升,而

5、不仅仅是超越自己,不要只满足于自我进步。    2崛起会遇到的不利因素    2.1来自国外的不利因素3  (1)经济挑战。在看到我国经济发展的大好前程时,我们应该特别留意我国经济所面临的挑战与潜在威胁。虽然我们加入了WTO,但是进入时间晚,起点底,基础差,我们的市场化程度好不是很高,对国际经济规则还不是很熟悉,我国的政治和经济体制还没有迅速地适应国际体制和国际规则,现在五年过渡时期已满,原来政府没有完全开放的部分领域,也会被迫与国际接轨。这会要求我们加快提高自己在国际竞争中的竞争力和应变能力,牢牢树立经济安全的思想,为全球经济

6、发展真正树立一个“负责任的大国”的形象。  (2)国防安全挑战。面临强权政治、霸权主义、恐怖主义及其台湾问题和个别分裂分子的威胁,以及非传统安全问题的不确定发生,我们应该有清新的头脑。冷战后,我国在区域和全球安全战略格局中的地位上升,这引起了别的大国的别有用心的攻击,我国提出以互信、互利、平等为基础的新安全观,推行以建立信任措施为主要内容的安全新模式,“国家的主权国家的安全要始终放在第一位,对这一点我们比过去更清楚了。”  (3)政治文化方面的冲击。我们随时要面对西方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的渗透与冲击,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了“要坚持

7、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使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使人民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进行政治转型和政治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充分发挥主导政治文化的导向功能,对西方的文化霸权主义作出反应,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吸收一切先进文化的精髓,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2.2国内对和平崛起的阻力  (1)人口压力,我国虽然地大物博,但人均量少。人口压力不仅指人口总量,还有劳动人口的就业,社会老龄问题等等。  (2)能源危机的困扰,重要

8、资源严重匮乏,且存在巨大的浪费。  (3)生态日趋恶劣,近年来我国自然灾害频发,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环境污染带来巨大的经济和社会问题,我国处于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矛盾之中,一方面我国是发展中国家,不能把很大的资源用于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