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鲟自然繁殖与水温的关系研究引言,渔业论文

中华鲟自然繁殖与水温的关系研究引言,渔业论文

ID:10924839

大小:64.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7-09

中华鲟自然繁殖与水温的关系研究引言,渔业论文_第1页
中华鲟自然繁殖与水温的关系研究引言,渔业论文_第2页
中华鲟自然繁殖与水温的关系研究引言,渔业论文_第3页
中华鲟自然繁殖与水温的关系研究引言,渔业论文_第4页
中华鲟自然繁殖与水温的关系研究引言,渔业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华鲟自然繁殖与水温的关系研究引言,渔业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中华鲟自然繁殖与水温的关系研究引言,渔业论文水温变化对中华鲟繁殖的影响研究结论与参考文献  第1章引言  20世纪以来,随着水力发电的兴起,人类在追求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同时,往往忽略了潜在的生态影响。河流上游拦河大坝的建设,将流域水体分割,物质的传输、生物的交流被阻断,生态系统的承载力被降低,加大了生态系统的风险。  随着社会经济和技术的发展,人类的精神文明得以提高,环境意识也越来越强,大坝的生态效应也日益凸显,大型水库的环境生态影响正逐渐被关注。  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流,世界第三大河,干流全长6300余公

2、里,流域面积为180万平方公里,占我国国土总面积的18.8%.长江沿江经济带是我国经济发展的脊梁,流域人口4.2亿,占全国人口的1/3左右,国内生产总值约占全国的45%,具有重要的经济战略地位。三峡-葛洲坝梯级水库是开发治理长江的大型水利骨干工程,位于长江中游。其中,葛洲坝位于宜昌江段,于1981年6月下闸蓄水。其正常蓄水位66米,总库容15.8亿立方米,是一座径流式电站,水头低、库容小,无调节能力。三峡大坝位于葛洲坝上游40km处,于2003年6月1日下闸蓄水,6月10日蓄水至135米,2006年10月

3、蓄水至156米,至2010年10月,三峡水库试验性蓄水首次到175米最终水位。三峡水库正常蓄水位175米,总库容393亿立方米,是具有年调节能力的大型水库。据报道,截至2015年,三峡-葛洲坝两级水电站年发电量已突破1000亿kiddot;h.但在巨大的经济效益背后,长江流域的水质、环境以及生态现状也发生了显著变化。  大型水利工程的建设往往对坝下水文情势造成显著影响,进而影响流域的生态系统。水库的蓄水改变了中下游的自然径流过程以及上下游的水动力状况,上游喜动水性生物栖息地及生物量减少,下游鱼类的洄游被阻

4、断。大坝阻碍了泥沙的输移,排砂量远少于入库的泥沙量,上游泥沙淤积,富营养化严重,而下游含沙量锐减,导致水体的营养物质输移能力下降,下游河水含沙量降低,对河道的侵蚀能力增强,进而影响河流地质地貌的演变。库区水体分层导致季节性下泄低温水,引发适温性鱼类的产卵和繁殖。  长江拥有丰富的淡水资源以及1100多种水生生物,中上游梯级水库的修建,造成流域水生物种的生境阻隔、栖息地破碎,势必对长江水生生物资源产生深刻的影响。长江是我国四大家鱼的天然原产地和栖息地,20世纪60年代调查结果表明,长江干流由四川巴县至江西彭

5、泽1700km的江段上有四大家鱼产卵场36处。葛洲坝建立以来,大坝的拦洪控流作用使得河道水位相对稳定,无法产生四大家鱼产卵所需江汛,致使其产卵量已急剧下降,生殖群体结构也发生显著变化。  三峡工程建立以后,每年4~6月的下泄水温比天然情况低3℃左右。三峡大坝蓄水前,四大家鱼的产卵高峰期主要集中在5月中旬和6月中旬,而蓄水后,产卵时间推迟到6月下旬及7月中旬。显然,下泄低温水导致了四大家鱼的产卵时间及高峰期向后推迟。  中华鲟是我国珍稀特有物种,是鲟鱼的一种。鲟鱼大部分是冷水性鱼类,对水温要求极高,且不同的

6、发育阶段对水温要求不同。根据养殖场经验,大部分鲟鱼在性腺从Ⅱ期向Ⅲ期转化的过程需要低温水的刺激,过高的温度会导致其未进行产卵便开始性腺退化。在自然条件,不同季节性水温对中华鲟的性腺发育和产卵产生不同不可替代的作用效果。中华鲟从洄游到产卵需要在长江里停留达一年多之久,春季的升温、夏季的高温以及秋季的降温对中华鲟发育的影响都会对中华鲟生理及生殖功能起重要作用,最终体现在繁殖时间和规模上,但最关键的水温变化过程目前缺乏相关研究。  本研究主要依托国家973计划《可控水体中华鲟养殖关键生物学问题研究》,针对发生中

7、华鲟自然繁殖的历史数据进行分析,旨在研究中华鲟完成生活史的制约因素,重点解析温度过程对中华鲟发育繁殖的影响机制,阐明水温过程与中华鲟自然繁殖时间的相互关系,揭示中华鲟生长发育和苗种培育的环境需求,为中华鲟全人工繁育产业化和寻找适应中华鲟生存繁殖的水库生态调度方案提供理论支持,为制定中华鲟保护措施提供理论依据。  1.1中华鲟生物学特征。  1.1.1物种简介。  中华鲟,隶属于硬骨鱼纲,辐鳍亚纲,软骨硬鳞总目,鲟形目,鲟科,鲟属,俗称大腊子,英文名Chinesesturgeon,拉丁文Acipensers

8、inensis,因产地是中国而得名。中华鲟是地球上最古老的脊椎动物,是鱼类的共同祖先----古棘鱼的后裔,距今有一亿四千万年的历史,在鱼类演化史中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因此常被称为活化石.此外,中华鲟为高蛋白、多脂肪性鱼类,经济价值极高,其鱼皮可制革,鱼胆可入药,用鲟鱼卵加工成的鱼籽酱,是享誉世界的美味,素有黑色黄金之美称。重要的科研价值和极高的经济价值使得中华鲟成为物种保护研究的热点和重要的渔业资源。  中华鲟体呈纺锤形,头尖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