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土配合物研究进展总结

稀土配合物研究进展总结

ID:10917659

大小:957.49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8-07-08

稀土配合物研究进展总结_第1页
稀土配合物研究进展总结_第2页
稀土配合物研究进展总结_第3页
稀土配合物研究进展总结_第4页
稀土配合物研究进展总结_第5页
资源描述:

《稀土配合物研究进展总结》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稀土元素稀土配合物研究进展稀土元素包括镧(La)、铈(Ce)、镨(Pr)、钕(Nd)、钷(Pm)、钐(Sm)、铕(Eu)、钆(Gd)、铽(Tb)、镝(Dy)、钬(Ho)、铒(Er)、铥(Tm)、镱(Yb)、镥(Lu)这15种镧系元素以及与镧系元素密切相关的钪(Sc)和钇(Y),共17种元素。根据稀土元素物理化学性质的相似性和差异性,除钪之外划分为三组:La-Nd为轻稀土,Sm-Ho为中稀土,Er-Lu加上Y为重稀土。稀土离子发光具有线性、不重叠的和可辨认的发射谱带,更特殊的是它们比有机荧光团和半导体荧光纳米晶体(NCS)的谱带宽度更窄。这是由于发射激发态和基态具有相同的fn电子结构,并且f

2、轨道被外层的s和p层电子所屏蔽。同样的原因,稀土离子的发射波长不受环境影响,不像有机荧光团,它们会随溶液性质[3]或pH值而改变发射波长。镧系稀土离子在可见和紫外光谱范围内具有很小的吸收系数,故无机稀土发光材料的发光强度低。有些有机配体吸光系数比较高,与稀土离子配位后,配体分子(天线)在靠近稀土离子的位置使其敏化,通过天线效应提高了稀土离子的发光强度,这种有机稀土发光材料成为人们研究的重点。羧酸是合成稀土配合物的一类常用配体。羧基可以多种方式与稀土离子络合,同时具有芳香环的羧酸类配体,它们在结构上具有刚性和稳定性,已被广泛用于稀土离子配位聚合物的研究稀土配合物的配位特性稀土配合物的配位特性

3、配体中含有负电荷的氧原子时,一般可以形成较稳定的稀土配合物。N-酰化氨基酸一般以阴离子形式通过羧基氧与稀土离子配位,而氨基中氮与酰基中氧都不参与配位[4]。对于稀土离子来说,H2O也是一种很强的配体,与稀土离子的络合能力比较强。在选择配体时,不能选择比水配位能力弱的配体,因为水会与配体竞争配位,因此要选择在极性比较弱的溶剂中反应。而含有羧基的配体与稀土离子配位后可以在水溶液中析出相应的稀土配合物,但是这种稀土配合物往往会含有配位水分子,而含配位水的稀土配合物的脱水是非常困难的[5]。稀土配合物中稀土离子的配位数一般比较高,主要是由稀土离子较大的半径和以离子型为主的键型特点决定的。当稀土离子

4、与配体的相对大小合适的情况下,形成的稀土配合物中的稀土离子一般都是八或者八以上配位的。配合物中稀土离子的价态一般为正三价,含有的正电荷较高,如果从电中性的角度看,为了满足电中性,稀土离子也容易形成较高配位数的比较稳定的稀土配合物。弱碱性的配位原子如含N原子的联吡啶和邻菲啰啉等中性配体,它们作为第二配体时,也可以与稀土离子配位[5]。。稀土有机配合物在光伏器件中的应用太阳能电池对太阳光中的短波长光不敏感,是导致电池光电转换效率较低的主要原因之一。稀土有机配合物具有荧光量子效率高、Stokes位移大等优点,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与研究。太阳能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绿色新能源,利用太阳能电池发

5、电可有效解决全球日益严重的传统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的问题。提高转换效率和降低成本是太阳能电池研究的两大趋势。太阳能电池对短波长光不敏感是其效率较低的主要原因之一。近年来,通过光致荧光材料提高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受到广泛关注。光致荧光材料可吸收300~500nm的短波长光子,并将其转换为太阳能电池光谱响应性更好的长波长光子。光致荧光材料主要分为量子点、有机染料、稀土有机配合物三大类。与量子点材料和有机染料相比较,稀土有机配合物具有以下优点:稀土离子具有高的荧光量子效率,尽管其吸收系数非常低,但通过具有吸收性能好的配体可以改善稀土离子有机配合物的吸收系数;此类配合物的Stokes位移大,从而

6、避免了自吸收损失[1]。近些年来,通过稀土有机配合物提高太阳电池效率的研究报道逐渐增多,本文从稀土有机配合物的光谱转换机理及其在太阳能光伏器件中的应用研究进行综述。1稀土有机配合物的光谱转换机理位于镧系元素内层的4f电子在不同能级之间跃迁,从而产生了大量的吸收和荧光光谱信息。由于受到5s和5p轨道的屏蔽,4f轨道的f-f跃迁呈现尖锐的线状谱带,使稀土离子具有高的荧光量子效率,属于f-f禁阻跃迁的三价稀土离子在紫外光区的吸收系数很小。有机配体在紫外光区有较强的吸收,而且能有效地将激发态能量通过无辐射跃迁转移给稀土离子的发射态,从而敏化稀土离子的发光,弥补了稀土离子在紫外光区吸光系数很小的缺陷

7、,这种有机配体敏化稀土离子发光的效应称为“天线效应”,这是个光吸收-能量传递-发射的过程。影响该过程的因素有3个:配体的光吸收强度和内部弛豫过程;配体-稀土离子的能量传递效率;稀土离子本身的发射效率[2,3]。太阳能电池中稀土有机配合物可以通过选择适宜的配体来提高荧光强度。目前,已用于太阳能电池的稀土有机配合物中配体主要有邻菲罗啉、联吡啶、β-二酮类化合物(结构如上所示);而配合物中稀土离子为铕、镱、铽等三价离子,其中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