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0908246
大小:31.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7-08
《《万历十五年》书评》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万历朝的那些事匆匆地读完了《万历十五年》,个人感觉这本书的确是本奇书,它完全不同于以往普通的历史题材的书籍,没有那种以往的死板之气,有的是一股灵气是一股历史鲜活的灵气。这与黄仁宇先生所提倡的“大历史观”的观念不无关系,一种具有国际性的历史观。这使得本书的内容也充满了新意。就连笔者也自嘲本书不像断代史,不像专题论文,实属有些不伦不类。“本书力图使历史专题的研究大众化,因而采取了传记体的铺叙方式”[美]黄仁宇《万历十五年》中华书局2008年11月北京第8次印刷自序P4虽然如此但是它的历史本质穿刺力依然不减,它就如一把匕首刺开了万历朝那表面浮华背后的本质。悲剧组成的帝国万历皇帝作为明朝在位
2、时间最长的皇帝,在他治理下的明王朝,也到达了明朝经济发展的高峰,但也是最后的高峰。万历朝中,明朝经济空前发展达到了历史的巅峰,人们说经济决定政治,但不幸的是万历朝的中央统治混乱不堪,万历帝三十年怠朝,不理国事,中央到地方官员空缺无数,帝国这个庞大的机器犹如一个老人,缓慢的运作着。但是万历朝不缺乏人才,他们都有很高的才能和威望,但不幸的是,他们最终成为了整个帝国腐朽的牺牲品,帝国的衰老难以挽回。张居正旷世之才,堪比管萧诸葛,但是试图的经济改革失败了,死后还被灌了个“污蔑亲藩,侵夺王坟府第,箝制言官,蔽塞朕聪,专权乱政”的罪名。之后取而代之的首辅申时行则是个真正意义上的“软蛋”,深受祖制
3、的熏陶,虽有改革之心但无决策能力,整个就是一个“和事老”,只得黯然离开文渊阁首席的宝座。海青天备受敬仰,但是他的清正廉明,直言犯上,只是庞大帝国官僚中的星星之火,他敢于直言,上书嘉靖魄力十足,但是也导致了他的失败,帝国的首领只是把他当做一个意识形态方面的标杆,但没有任何的实权,对于他而言一心想保持意识形态的先进性只是空话罢了,他无法改变已经根深蒂固的官僚主义。戚继光是个军事奇才,他的戚家军威名远扬,但他并非是个官场的老手,由于和张太师的关系过于密切受其牵连,这位一心想重振明朝军威,孤独的军事家最终以平静的方式离开了人世。李贽这个思想境界崇高的知府,一味的提倡操守,提倡精神追求,不计较
4、个人私利,讲求奉献和牺牲,鄙夷物质利益,最后的悲剧便是黯然的挂冠而去。在万历朝他们是一个个的悲剧,而最大的悲剧莫过于万历皇帝本人,万历是个科班出身的皇帝,从小接受的是传统的教育,被灌输的是传统的观念,又有张居正这样如此一个“明朝第一相”的辅佐,自然不得不遵循着传统礼数,不敢有丝毫的怠慢,于是也预示了之后必然会出现万历与文官集团之间不可调节的矛盾。当德治已经深入官心在我看来黄仁宇先生之所以把他们的悲剧一一揭示,其重要的原因是为了突出当时的矛盾,特别是官僚之间的矛盾,“中国二千年来,以道德代替法制,至明朝而极”[美]黄仁宇《万历十五年》中华书局2008年11月北京第8次印刷自序P4德治代
5、替了法制,就会造成政府和社会的不稳定,这也对,五十多年后明朝灭亡埋下了伏笔。中国人对于法总有不同的看法,总的看法就是“以礼入法、礼刑结合”这种过分注重传统礼数而轻视法律作用的思想,甚至于连封建王朝的帝王都无可奈何,万历与文官集团的斗争,就是这样一个典型的例子,最后竟然是皇帝向文官让步,这样如此讽刺的结果,真的是对于中国封建法律的莫大讽刺。这种强大的德治思想,已经根深蒂固,深入每个官员的脑中,旧的思想已经禁锢住他们,任何的其他思想对于他们而言都是不可接受,是一种对传统的对抗,必须加以扼杀,防止其萌芽。这也直接导致了万历朝如此之多人杰的悲剧。在传统礼制面前,任何的个人都是渺小的,是无援的
6、,轻易将其覆灭,就连张居正这样的权术家也不能幸免,生前暂可控制局面,死后却无以挽回,更不谈其他的人了。我会产生一种疑问,难道正的传统的封建官僚礼数难以打破吗?就连万历也无法反抗吗?看来是不能的,明朝治理天下礼仪起重要作用,帝国的体制虽未中央集权,但精神上的支柱为道德,管理方法是文牍,道德是至高无上的,它不仅可以指导行政,同样也可以代替行政。皇帝从某种角度看甚至已经被架空了,类似于西方的议会君主制。决策的实施与否,成功或失败,决定性的因素是看它是否与文官的习惯相一致,朝廷的作用只是促进文官之间的互相信赖和和谐,这些文官才是帝国的核心,他们又是通过层层的科举考试而诞生深谙孔孟之道、人伦之
7、理。于是本朝的德治思想深入官心,并且无数制度的缺乏和德治失去控制的现实,使官僚机体败坏。致使整个的明王朝的衰败,最后落得个亡国的下场。优治需法制老师说过读史可以使人明得失,我试图去尝试探求黄仁宇先生书中的玄妙,是否对于当前中国的发展有什么启示,但是我们肯定是“妄测圣意”了。“本书论述明朝时事,举凡有所议论臧否,都是针对十六世纪的历史而发的。”[美]黄仁宇《万历十五年》中华书局2008年11月北京第8次印刷自序P5虽说如此,但黄仁宇先生也不反对今人对此获得若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