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化学实验 氢氧化铁溶胶的制备与纯化

物理化学实验 氢氧化铁溶胶的制备与纯化

ID:10907824

大小:24.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7-08

物理化学实验  氢氧化铁溶胶的制备与纯化_第1页
物理化学实验  氢氧化铁溶胶的制备与纯化_第2页
物理化学实验  氢氧化铁溶胶的制备与纯化_第3页
资源描述:

《物理化学实验 氢氧化铁溶胶的制备与纯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实验二氢氧化铁溶胶的制备与纯化一.实验目的1.掌握Fe(OH)3溶胶的制备方法及纯化2.理解渗透原理及学会半透膜的制备二.实验原理溶胶系指极细的固体颗粒分散在液体介质中的分散体系,其颗拉大小约在1nm至1mm之间,若颗粒再大则称之为悬浮液。要制备出比较稳定的溶胶或悬浮液一般须满足两个条件:①固体分散相的质点大小必须在胶体分散度的范围内;②固体分散质点在液体介质中要保持分散不聚结,为此,一般需加稳定剂。制备溶胶或悬浮液原则上有两种方法:①特大块固体分割到胶体分散度的大小,此法称分散法;②使小分子或离子聚

2、集成胶体大小,此法称为凝聚法。影响聚沉的主要因素有反离子的价数、离子的大小及同号离子的作用等。一般来说,反离子价数越高,聚沉效率越高,聚沉值越小,聚沉值大致与反离子价数的6次方成反比。同价无机小离子的聚沉能力常随其水比半径增大而减小,这一顺序称为感胶离子序。与胶体质点带有同号电荷的2价或高价离子对胶体体系常有稳定作用,即使该体系的聚沉值有所增加。此外,当使用高价或大离子聚沉时,少量的电解质可使溶胶聚沉;电解质浓度大时,聚沉形成的沉淀物又重新分散;浓度再提高时,又可使溶胶聚沉。这种现象称为不规则聚沉。不

3、规则聚沉的原因是,低浓度的高价反离子使溶胶聚沉后,增大反离子浓度,它们在质点上强烈吸附使其带有反离子符号的电荷而重新稳定;继续增大电解质浓度,重新稳定的胶体质点的反离子又可使其聚沉。(3)溶胶的稳定性①聚沉值的测定测定聚沉值的溶胶一般都应经渗析纯化。根据使溶胶刚发生聚沉时所需电解质溶液的体积V1、电解质溶液的浓度c和溶胶的体积V2可计算出聚沉值聚沉值=Fe(OH)3溶胶聚沉值的测定。用移液管向3个干净并烘干的100ml锥形瓶中各移人10ml经过渗析的Fe(OH)3溶胶,然后分别以NaCl溶液(0.2m

4、ol.l-1)、Na2SO4溶液(0.2mol.l-1)及K[Fe(CN)6]溶液(0.001mol.l-1)滴定锥形瓶中的Fe(OH)3溶胶。每滴1滴电解质溶液,都必须充分搅动,直到溶胶刚刚产生浑浊为止。记下此时所需各电解质溶液的体积数,计算聚沉值。1.FeCl3+3H2O=Fe(OH)3+3HCl32.半透膜只允许离子或小分子通过,胶体不能通过三.仪器与试剂玻璃仪器气流烘干器FeCl3·6H2O6%的火棉胶四.实验步骤1.用水解法制备Fe(OH)3胶体(1)配250ml20%的FeCl3溶液(2)

5、取100ml蒸馏水在250ml烧杯中加热至沸,向其中慢慢滴加5-10ml20%的FeCl3溶液,不断搅拌,继续沸腾5min,即得溶胶2.渗析半透膜的制备。(1)500ml锥形瓶洗净,烘干,冷却后;(2)倒入6%胶棉溶液30ml(溶剂为1:3乙醇—乙醚液;(3)小心转动锥形瓶,使胶棉液均匀粘附在锥形瓶内壁上形成薄层;(4)锥形瓶倒置,旋转,倾出多余胶棉液等待15`(乙醚挥发);(5)放正锥形瓶,注满水(乙醇溶解),浸泡10`;(6)倒去水,揭开瓶口薄膜,慢慢将水注入夹层,使膜脱离瓶壁,轻轻取出即成半透膜

6、;(7)将膜袋灌水悬空,袋中之水能逐渐渗出4ml/h;(8)半透膜不用时应在水中保存。3.纯化Fe(OH)3溶胶。(1)将水解法制得的Fe(OH)3溶胶置于半透膜袋中,用线扎着袋口,置于800ml烧杯内。(2)热渗析:在烧杯中加300ml蒸馏水,60℃--70℃。(3)每半小时换一次水,取1ml水检查有无Cl-及Fe3+。(1%AgNO3,1%KCNS溶液检查)直至无Cl-及Fe3+检出。(4)将纯化过的Fe(OH)3溶胶置于250ml清洁干燥试剂瓶中,放置一段时间进行老化,老化后的Fe(OH)3可供

7、电泳实验使用。4、Fe(OH)3溶胶聚沉值的测定用移液管向3个干净并烘干的100ml锥形瓶中各移人10ml经过渗析的Fe(OH)3溶胶,然后分别以NaCl溶液(0.2mol.l-1)、Na2SO4溶液(0.2mol.l-1)及K[Fe(CN)6]溶液(0.001mol.l-1)滴定锥形瓶中的Fe(OH)3溶胶。每滴1滴电解质溶液,都必须充分搅动,直到溶胶刚刚产生浑浊为止。记下此时所需各电解质溶液的体积数,计算聚沉值。3五.注意事项1.吹风时间不宜过长2.制好的半透膜不用时需在水中保存3.Fe(OH)3

8、水解要尽量完全3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