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0905155
大小:85.00 KB
页数:2页
时间:2018-07-08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练习设计策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练习设计策略——品读朱老师练习设计的艺术王瑛【专题名称】小学数学教与学【专题号】G392【复印期号】2010年11期【原文出处】《数学学习与研究》(长春)2010年6期第17~18页【作者简介】王瑛,浙江省新昌县城东小学(312500)。【关键词】EEUU 著名的特级教师朱乐平老师的课堂中不仅充满着创造与启迪,更具有生命的活力。今天我们一起来细细体会他练习设计的艺术,品味教学的无限魅力。 一、以人为本,尊重差异 在朱老师的课堂中,充分体现了“学生是学习主人”这一教学理念,他给了学生一
2、个自主的舞台,从中欣赏到的是学生漂亮的舞姿。如在《三角形内角和》的练习环节中,让学生根据∠A+∠B+∠C=180度,编题并解答。并引导学生编出两类题目,一类是∠A、∠B、∠C中,已知其中两个角的度数,求另一个角。另一类是∠A、∠B、∠C中,已知其中一个角的度数和另一个角与已知角的关系,求第三个角的度数。这一环节,看似无心,实则有意。通过让学生自己利用三角形内角和的公式编题,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个公式,并进一步明确公式中几个角之间的关系。还有在《圆锥的体积》这堂课中,教师事先在活动纸上准备了三组题,在带领学生探究了
3、圆锥的体积后,出示了三组不同功能的题目。学生在选择题目时首先要观察哪一组适合自己,学困生就可以选择较为基础的那一类题目,优等生则会选择有挑战性的题目。以人为本的练习设计满足了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促进了每一名学生都能跳一跳摘到“果子”的能力。 二、步步为营,层层深入 在教学《分数的认识》中,朱老师先出示了第二个长方形,要求学生并列写出两个分数。学生独立完成后,教师问:现在这个长方形平均分成了几份?阴影部分是几分之几?空白部分呢?学生回答后,教师依次出示涂了二份、三份、四份、五份阴影的长方形,要求学生独立写。在出
4、示第六个长方形时,教师提示:注意看,开始写。在较长时间的沉静后,教师问:阴影部分是多少?学生:阴影部分是五分之五,空白部分是五分之零。教师:五份都拿出来了,空白部分还有吗?回答正确!然后让学生从下往上看,出示了第一个长方形,让学生分别写出分数,写好后思考:两个分数合起来表示了什么? 这是一道很精彩而且很有意思的习题,主要有以下三个特点: (一)层次多 这一道看似简单的练习题中,有三个层次,根据小学生的认知规律,由浅入深,由易到难进行安排。第一个长方形只要求学生用分数写出一份阴影,然后依次出现,这
5、对于学生来说是基础型的练习。接着出现了有五格阴影的长方形,它的出现无疑是突兀的,但正是这突兀的“五份”,逼迫学生介入思考,当在片刻沉思后,学生想到了五分之五和五分之零。可思考到这里并没有结束,随即又出示了五份全白的长方形,学生努力从中发现规律、建立模型,进而将模型应用到新的问题中来,实现了知识的迁移,并最终找到了答案。最后让学生先写好后思考,把两个分数合起表示了什么?促进了知识结构更好地向智能结构转化,提升了原有的知识,为简单分数加减法的后续学习作了准备,更加深了学生对分数的理解。 (二)落点高 这节课是学生
6、对分数的初步认识,对于分数理解学生比较容易掌握,练习中不仅对分数的概念进行了巩固和练习,而且在巩固和练习中,又有适度的拓展,即让学生用分数表示出五分之五和五分之零,通过数形结合,加深了对这两个较特殊分数的理解,真正挖掘了学生的智力因素,为学生拓展了思维空间,提高了学生思维水平。学生在探究中豁然开朗,实现了探究的目标,同时获得了成功的体验。此时,当教师肯定了他们的想法后,学生的兴奋心情是可想而知的。通过这两个特殊分数学习,学生对于分数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对概念又作了适度的拓展,随着阴影部分的改变引起了分数的改变,让学生体会到
7、了量变和质变的规律。 (三)价值广 在学习中,学生用分数来表示阴影部分,这种题型在作业中出现较多,学生在潜意识里知道了我们用分数来表示阴影部分,但对空白部分也用分数来表示却很少遇到,在平时考试中偶尔来一题,学生很容易出错。在这个练习中,让学生用分数来表示阴影部分,还用分数来表示空白部分,加深了对分数的理解。在阴影逐步增加中,如在五分之三中,并没有将三份阴影连在一起出示,而出示了其中二份和后面一份,小小的一点变化,然而思考的含金量已大大加强。 这样的练习设计,充分挖掘练习题的智力因素,激活了学生的思维,一
8、题多练,练出深度。实践证明,课堂练习不是“用得不够”,而是“挖掘得不够”。 三、点化生命,感悟人生 关注生命的教学才能立住脚,滋润灵魂的教育才会永放异彩。例如,在《用了多少钱》这一堂实践与综合的课堂中,朱老师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和经历了分类处理、分工合作逐步解决问题,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分类能力、合作和交流能力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