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案件报道对连环犯罪心理的影响与媒体伦理责任浅析

犯罪案件报道对连环犯罪心理的影响与媒体伦理责任浅析

ID:10904459

大小:42.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7-08

犯罪案件报道对连环犯罪心理的影响与媒体伦理责任浅析_第1页
犯罪案件报道对连环犯罪心理的影响与媒体伦理责任浅析_第2页
犯罪案件报道对连环犯罪心理的影响与媒体伦理责任浅析_第3页
犯罪案件报道对连环犯罪心理的影响与媒体伦理责任浅析_第4页
犯罪案件报道对连环犯罪心理的影响与媒体伦理责任浅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犯罪案件报道对连环犯罪心理的影响与媒体伦理责任浅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犯罪案件报道对连环犯罪心理的影响与媒体伦理责任浅析——以南平校园连环血案报道为例中国政法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赵志慧2010年3月23日早晨,福建南平市延平区实验小学门口发生一起凶杀案,共造成9人死亡,4人重伤,伤亡人员均为南平实验小学学生。之后在短短的50天内,又连续发生了五起校园暴力事件:2010年4月12日广西合浦县西镇小学门前发生凶杀事件,导致2人死亡,5人受伤;2010年4月28日广东省雷州市发生凶杀案,共致16名师生被砍伤;2010年4月29日江苏泰兴发生伤人事件致幼儿园内12人被砍伤;2010年4月30日,山东潍坊发生校园血案,导致5人受伤,之后凶手自焚,2010年5月12日

2、,陕西南郑幼儿园发生凶杀案,导致7名儿童死亡,12人受伤。所谓犯罪案件报道犯罪案件报道是指通过新闻媒介对犯罪案件的发生、侦破、审判处理等情况向社会公开传播的事实的信息。犯罪案件报道是社会新闻的一个重要分支,历来为新闻单位所重视。然而,对于犯罪案件报道所产生的社会效果间题,至今人们还颇有争议。许多犯罪学家指出一些人由于天生基因的缺乏,他们对于暴力和血腥很难产生共情的反应。相反,如果这些人长期接受一些暴力的行为,或者说接受到暴力行为的详细描述,这会激发他们潜在的一种反社会情绪,从而诱发暴力事件的产生。这样的结果,无疑对我们的大众传媒突出了质疑。究竟媒体报道与犯罪行为有关系吗?这回是一种怎样

3、的关系?什么样的犯罪案件报道是危险的?我们应该怎样去报道犯罪案件?福建南平系列校园血案的发生对我们国内的媒体无疑是一种拷问,笔者将会在下文中以福建南平校园血案的相关报道为例进行阐述。(一)校园系列暴力血案犯罪报道文本分析众所周知,传播媒介是我们了解不可亲身感知的外部世界的有效工具和手段,大众传播媒介通过对客观世界信息与事实的报道给我们构建了一个关于外在世界的“拟态环境”。由此,媒介的报道态度和倾向会对我们对事实和社会的认知与建构产生很大的影响。社会学家欧文.戈夫曼(ErvingGoffman)在其《框架分析》中指出:所谓框架,指的是人们用来阐释外在客观世界的心理模式;所有我们对于现实生

4、活经验的归纳、结构与阐释都依赖于一定的框架;框架能使我们确定、理解、归纳、指称事件和信息。①笔者将会选取《南方周末》的系列报道为例进行文本分析。从3月24日《南方周末》网站上出现第一篇关于校园暴力事件的报道起,至5月23日最后一篇报道后基本淡出。可以将《南方周末》对这一事件的报道划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从2010年3月24日《南方周末》网站登载第一篇报道起,至4月28日同时登载三篇关于“南平事件”的后续报道为止。第二阶段,从4月30日以特稿形式登载北京大学新闻系研究生方可成的博文起,至5月24日为止。之所以做这样的划分,是因为从第一起校园暴力事件,即“福建南平事件”之后到4月30日,

5、在四十几天时间里相继又发生了四起校园流血事件,这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此时,关于是媒体报道间接诱发了连续的暴力事件中施暴者心理的讨论和批评顿时被炒得沸沸扬扬,于是从4月30日起《南方周末》报道的侧重点和策略发生了转变,以至于,除了“南平事件”之外的后几起案件根本没有做具体案件的深度报道。在第一阶段中,《南方周末》在3月24日,也就是案发的第二天,随即刊登了《福建南平凶案:凶犯求职屡受挫“我对社会不满”》一文,文中多处有记者依照办案人员和犯罪嫌疑人郑明生的家庭背景环境来对其的犯罪动机进行推测的语句。“凶案发生后,初有消息称郑民生疑似精神病。后当地警方分析郑民生作案动机有三:一、周边的人

6、看不起他,讲他不清楚,有桃花病;二、婚姻不顺,女友迟迟不与其结婚;三、辞职之后,另谋新职不成,觉得活着没意思。”另外,还例如“郑民生因为家里贫穷,从小就很自卑,虽然胆小,却很爱面子,而受到曾就职单位领导的侮辱以及另谋新职屡屡受挫成为导火索,致使郑民生以极端的方式发泄压抑的心情。”2010年4月28日,也就是郑民生执行死刑的当天晚上,登载了《前女友回忆郑民生:“他一直觉得我要害他”》、《南平杀童案:死刑后,大家都解脱了》以及《精神鉴定何时出现“珍贵范本”—重大命案中的精神病鉴定现状》三篇文章。在《南平杀童案:死刑后,大家都解脱了》了一文中,《南方周末》记者写道“对于这一结果,家人并不感觉

7、奇怪,如果说稍有意外的话,就是感觉“快了一点”,但是,他们认为,无论是对郑民生本人,还是对于家人,早一点执行或许是一种解脱”这样的报道对于凶手郑明生来讲无疑是不公平的,一个人无论是不是犯罪嫌疑人,都应该享有生命的尊重权利,而不应该是这样一种随便的态度。接着,《南方周末》又一郑明生的犯罪动机不明朗向法院的判决提出了挑战“一审判决书如此描述郑民生的杀人动机:……被告人郑民生因恋爱受挫,与同事、家人关系不和,而悲观厌世……并称其犯罪“动机明确”。二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