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0893256
大小:53.50 KB
页数:0页
时间:2018-07-08
《试论高校就业率考核的利弊及对策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试论高校就业率考核的利弊及对策摘要:就业率是当前我国社会代写论文和高校十分关注的热门话题。对高校就业率考核的目的是通过对人才培养质量与市场需求状况的了解,提高毕业生就业的竞争力,提高高校人才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能力。完善就业率考核机制,做到趋利避害,应是最佳选择。 关键词:就业率;考核;利与弊 就业率是人才培养质量和市场需求状况的晴雨表。国外,更是作为考核教师教学能力和绩效的衡量标准,是管理中的一个重要参数。在我国,开展对高校的就业率考核并公布就业率,最早是从1999年开始的。特别是从2002年起,教育部全国高校学生信息咨询就业指导中心,每年均公布其直属高校毕业
2、生的就业率。教育部有关负责人特别指出,就业率是反映高等学校组织管理、教育教学等各方面办学工作的一项重要指标,要求这一指标与高校的招生计划安排和领导班子考核挂钩。对连续3年本专科初次就业率低于全省平均就业率的高校,控制其专业总数,每增设一个新专业的同时,撤销一个旧专业,引导学校进行专业结构调整。据此,对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状况进行考核,把就业率高低作为激励专业设置和招生规模的重要手段,其用意是应予肯定的。但是,目前就业率考核的社会环境、考核体系和考核方法等尚待健全和完备,需要认识高校就业率考核的利与弊,进一步完善高校就业率的考核机制。 一 就业率是某一时段一定社
3、会范围或特定高校就业状况的客观反映。政府要据此安排社会经济发展的计划,作为产业结构调整的考虑,高校则要根据就业率状况进行学科专业结构和人才培养模式的调整。理想的就业率是社会和谐的一个重要前提。高校就业率也是公众、尤其是考生和考生家长最关注的信息之一。 首先,有利于高校转变重“进口”轻“出口”的风气。有的高校虽说录取分数线高高在上,但毕业生就业渠道并不理想,究其原因,在于一些高校只侧重人才的培养,而忽视了人才的输出,由此造成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模式与社会需求相脱节。伴随就业率的公开、透明,将给一些学校增加紧迫感,使其不再对毕业生的出路“等闲视之”,而是以更加积极主动的姿
4、态为毕业生就业服务,使得高校的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 其次,公开就业率可以进一步规范办学秩序,有利于高校与高校之间形成良性竞争。每逢招生季节,为争夺生源,各高校施展浑身解数、你争我抢的情形并不鲜见,民办高校之间的交锋尤其激烈。有的高校为吸引生源,大打毕业生就业率广告牌。以此作为竞争生源的手段并非不可,问题是高校自己宣传的就业率数字大都未经权威部门的检测,是真是假难以确定。由全国高校学生信息咨询就业指导中心公布的就业率,体现了一定的权威性和准确性,可以有效遏制虚假就业率的出笼,也为考生择校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参数。 第三,有助于各高校将就业工作纳入学校工作日程,提
5、高就业工作在学校各项工作中的地位。有研究者指出,我国高校不论是办学模式、管理理念还是课程设置受传统思维的影响还很重,“计划经济的色彩浓厚”。与急速深刻的现实变革相比,高校体制离社会需求显然有较大差距。教育部力促各高校更加面向市场,把提高高校就业工作市场化程度做为推进高校改革的重要举措之一。 二 目前,在高校整体改革未到位的情况下,就业率考核的社会环境、考核体系和考核方法等尚待健全和完备,对就业率考核,公布就业率的弊病也是显而易见的,可能会导致高校片面追求就业率而造成短期行为,从而使学生利益受损。据报道,有的学校为了提高就业率,变相将毕业生档案转移到人才中心
6、。为了档案户口等问题,学生不得不提前找工作,甚至大四一年的主要精力不是学业,也不是毕业设计,而是考虑就业。高校尽可能地高报各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是出于生存的需要。虽然上报材料有严格的要求,但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现在高校几乎都有这样的情况,老师告诉学生,毕业实习结束回校时没有落实就业单位的就不要回来。于是学生千方百计想法子能在就业协议书上盖上红印,至于是否真正落实了就业岗位不去管它。就业率统计中的这种情况早已是公开的秘密,政府管理部门一方面真假难辩,另一方面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就业率上的作弊与考试作弊无异,不仅使提供评判的依据有误,会让推导的结论出现歪曲和错误,而且
7、会产生很坏的误导作用,助长弄虚作假的歪风盛行,并且对就业率真正高的学校也不公道。 就业率是社会发展的产物,也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在社会转型期用就业率一个尺度去衡量分布于各个行业的不同院校专业的就业状况,无异于用同一尺度去衡量或要求东西部的经济与社会发展,也是有失公允的。有些领域是不能按市场经济规律操作的,比如公安、检察、司法、安全等国家机器的运转,就决定了为这些行业培养人才的院校的就业实际上仍然是分配的。而有些行业由于受到社会的青睐,有较大的人才选择空间,因此在人才使用和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上走得远些。例如传媒行业,想挤进来的人趋之若鹜,自然可以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