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0888077
大小:1.18 MB
页数:51页
时间:2018-07-08
《海洋监测技术73 赤潮应急监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7.3赤潮应急监测“赤潮”,被喻为“红色幽灵”,也称为“有害藻华”,赤潮又称红潮,是海洋生态系统中的一种异常现象。赤潮:是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海水中某些某些浮游生物或细菌在一定环境条件下,短时间内爆发性增殖或高度聚集,引起水体变色,影响和危害其它海洋生物正常生存的灾害性海洋生态异常现象。7.3.1术语赤潮生物:能够大量繁殖并引发赤潮的生物称之为赤潮生物。赤潮生物包括浮游生物、原生动物和细菌等,其中有毒、有害赤潮生物以甲藻类居多,其次为硅藻、蓝藻、金藻、隐藻和原生动物等。赤潮毒素:由有毒赤潮生物产生
2、的天然有机化合物。危害性较大的几种毒素分别是麻痹性贝毒(PSP)、腹泄性贝毒(DSP)、神经性贝毒(NSP)、西加鱼毒素(CFP)、失忆性贝毒(ASP)和蓝细菌毒素(蓝藻毒素,CTP)等。由于城市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大量排入海中,使营养物质在水体中富集,造成海域富营养化。此时,水域中氮、磷等营养盐类;铁、锰等微量元素以及有机化合物的含量大大增加,促进赤潮生物的大量繁殖。7.3.2赤潮发生的原因海水富营养化是赤潮发生的物质基础和首要条件赤潮检测的结果表明,赤潮发生海域的水体均已遭到严重污染,富营养化。
3、氮磷等营养盐物质大大超标。据研究表明,工业废水中含有某些金属可以刺激赤潮生物的增殖。在海水中加入小于3mg/dm3的铁螯合剂和小于2mg/dm3的锰螯合剂,可使赤潮生物卵甲藻和真甲藻达到最高增殖率;相反,在没有铁、锰元素的海水中,即使在最适合的温度、盐度、pH和基本的营养条件下也不会增加种群的密度。 其次一些有机物质也会促使赤潮生物急剧增殖。如用无机营养盐培养简裸甲藻,生长不明显,但加入酵母提取液时,则生长显著,加入土壤浸出液和维生素B12时,光亮裸甲藻生长特别好。海水的温度是赤潮发生的重要环境
4、因子,20-30℃是赤潮发生的适宜温度范围。科学家发现一周内水温突然升高大于2℃是赤潮发生的先兆。水文气象和海水理化因子的变化是赤潮发生的重要原因海水的化学因子如盐度变化也是促使赤潮生物大量繁殖的原因之一。盐度在26-37的范围内均有发生赤潮的可能,但是海水盐度在15-21.6时,容易形成温跃层和盐跃层。温、盐跃层的存在为赤潮生物的聚集提供了条件,易诱发赤潮。由于径流、涌升流、水团或海流的交汇作用,使海底层营养盐上升到水上层,造成沿海水域高度富营养化。营养盐类含量急剧上升,引起硅藻的大量繁殖。这些
5、硅藻类又为夜光藻提供了丰富的饵料,促使夜光藻急剧增殖,从而又形成粉红色的夜光藻赤潮。据监测资料表明,在赤潮发生时,水域多为干旱少雨,天气闷热,水温偏高,风力较弱,或者潮流缓慢等水域环境。随着全国沿海养殖业的大发展,产生了严重的自身污染问题,使赤潮发生的频率增加。由于养殖技术陈旧和不完善,往往造成投饵量偏大,池内残存饵料增多,严重污染了养殖水质。另一方面,由于虾池每天需要排换水,所以每天都有大量污水排入海中,这些带有大量残饵、粪便的水中含有氨氮、尿素、尿酸及其它形式的含氮化合物,加快了海水的富营养化
6、,这样为赤潮生物提供了适宜的生物环境,使其增殖加快,特别是在高温、闷热、无风的条件下最易发生赤潮。海水养殖的自身污染亦是诱发赤潮的因素之一1.赤潮灾害2007年我国海域共发现赤潮82次,其中渤海7次,黄海5次,东海60次,南海10次,累计面积约11,610平方公里,直接经济损失600万元。其中有毒赤潮生物引发的赤潮为25次,面积约1,906平方公里。图1 2007年各海区赤潮发现次数8.3.3赤潮的灾害与防治图2 2007年各海区赤潮面积统计图3发生在天津北塘、汉沽附近海域的赤潮主要赤潮事件:
7、 ●2月6日~15日,广东汕头澄海、濠江和南澳岛周边海域发生赤潮,最大面积约55平方公里,主要赤潮生物为球形棕囊藻。 ●6月11日~13日,福建省平潭东澳一级渔港码头西面海域及平潭龙王头海域发生小面积赤潮,主要赤潮生物为米氏凯伦藻,海水养殖直接经济损失约为500万元。 ●6月27日~30日,浙江省韭山列岛东部海域发生赤潮,最大面积约400平方公里,主要赤潮生物为中肋骨条藻。 ●7月10日~16日,江苏省连云港市海州湾海域发生赤潮,最大面积约400平方公里,主要赤潮生物为海链藻。
8、●7月23日~8月6日,浙江舟山朱家尖东部海域发生赤潮,最大面积约700平方公里,主要赤潮生物为扁面角毛藻。 ●8月21日~24日,辽东湾芷锚湾近岸海域发生赤潮,最大面积约400平方公里,主要赤潮生物为链状裸甲藻、柔弱菱形藻。 ●8月24日~28日,浙江洞头海域发生赤潮,最大面积约600平方公里,主要赤潮生物为中肋骨条藻。 ●9月7日~21日,广东省汕尾港区及附近海域发生赤潮,最大面积约30平方公里,主要赤潮生物为棕囊藻,直接经济损失100万元。 ●9月29日,浙江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