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0885857
大小:147.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7-08
《义务教育2017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5《动物儿歌》word同步练习小学语文试卷》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5 动物儿歌课时测评方案一、将下列字的音节补充完整。 īnɡ í ǎ ōnɡ蜻 食 蚂 宫二、选择加点字的正确读音,画“√”。蚂蚁(yī yǐ) 蜻蜓(tínɡ tín)蜘蛛(zhū zū) 捉迷藏(cánɡ zànɡ)三、看拼音,写词语。zhōnɡ jiān zào jù mí lù shuǐ chí jié wǎnɡ huān xǐ 四、照样子,写词语。(动词不能重复)蜻蜓飞 ( )( ) (
2、 )五、选字填空。(填序号)①池 ②也1.青蛙在( )塘里捉虫子。2.这位警察叔叔( )住在这一带。③两 ④网3.蜘蛛在树上忙着结( )。4.天上飞着( )只美丽的鸟。六、照样子,写句子。例:蝴蝶飞舞。蝴蝶高兴地飞舞。1.蚯蚓松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蜜蜂采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3、.蚂蚁搬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七、回忆课文,巧选择。1.__________池中游得欢。A.蚯蚓 B.蝌蚪2.蚂蚁地上__________。A.捉迷藏 B.运食粮参考答案一、q sh m ɡ二、yǐ tínɡ zhū cánɡ三、中间 造句 迷路 水池 结网 欢喜四、青蛙跳 蝌蚪游 蚂蚁爬五、1.① 2.② 3.④ 4.③六、1.蚯蚓快乐地松土。 2.蜜蜂自由自在地采蜜。 3.蚂蚁慢慢地搬家。七、1.B 2.B德育教
4、育融入小学课堂教学的有效对策随着我国小学德育教育不断提档升级,在小学课堂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日益成为现代小学品德教育的重要目标与方向。在小学教育阶段,是学生形成自身道德体系的关键时期,利用小学课堂教学开展德育教育,可以实现小学生个人思想品格的形成与塑造。在小学课堂教学体系中,蕴含着大量的德育知识与德育教育资源,如何将德育教育与课堂教学有机融合,是现代德育教学探索的主要方向,同时也是我们日常教学的出发点和着力点。一、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在小学教育阶段,课堂是培养和激发学生道德意识的重要载体和平台。在道德培养的过程中,最为重要的就是要打
5、造新型民主课堂,让学生在课堂中准确找到自己的位置,明确自身在课堂以及生活中权利义务,强化提升个人道德意识,构建自身的认知体系。在小学教学课堂上,教师要向学生灌输道德意识,在向学生提出要求的过程当中,要构建平等的话语体系,与学生进行平等对话,共同探讨和研究问题,帮助学生在课堂上培养自己的道德思维和道德意识,将自己当成课堂一份子,关注和理解课堂以及生活中出现的道德问题。举例来说,在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中,有一篇課文为《文天祥》,在开展讲解过程中,教师可以有效融入爱国主义教育,并引申相关知识,提升学生道德水平,激发学生爱国热情。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融入相应的知
6、识,可以减小学生对于单纯宣教的抵触情绪,提高德育教育效果。此外,在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中,有课文《我的战友邱少云》,可以利用教学契机,提升学生爱国主义精神。二、打造生活化课堂,引导学生形成道德意识在小学课堂教学当中,要有效培养和提升学生的道德意识,要从打造生活化课堂入手。在传统的小学德育教学过程当中,教学效果不够理想,很多学生对于德育教育都存在一定的抵触情绪,因为小学德育教学内容与现实生活明显存在着脱节的现象,学生对于课堂和教学内容缺乏认同感,无法深刻感知德育课程蕴含的道理与教学内容。对于此,要想利用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道德意识,要从构建生活化课堂入手
7、,让德育课程教学内容与小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提升其认知能力,进而通过理论宣导,引起学生的联想,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主体思想与德育意识。在教学实践当中,小学教师要充分运用多样化教学素材,内化于心、外化于形,让学生深入课堂体系当中,提升对于课堂教学内容的接受程度,提升道德培养效果。举例来说,在小学语文所学内容当中,很多文章都是开展的德育教育的合适载体,比如说,在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中,有一篇名为《将相和》的课文,教师在讲解课文过程当中,不仅仅要讲解历史典故,更要结合现实生活,引导学生学习古人的气度与胸襟,培养自己高尚的人格。因此,在德育教育过
8、程中,教师要将生活习惯与德育教学内容紧密结合起来,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搭建现实生活与道德知识之间的有机桥梁,提升学生的领悟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