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088441
大小:754.14 KB
页数:63页
时间:2017-11-07
《广州市十三五绿色清洁生产工作推行方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广州市“十三五”绿色清洁生产工作推行方案为推进我市生态文明建设,构建绿色制造发展体系,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根据《广东省关于全面推进绿色清洁生产工作的意见》,结合当前我市实际,制订本方案。一、总体思路为深入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对接国家“十三五”规划、中国制造2025关于绿色清洁生产的新要求,坚持市场主导与政府引导相结合、创新方式与确保成效相结合,把清洁生产作为建设绿色广州及创建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城市、巩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的重要抓手。到2020年,推动1500家企业实施清洁生产改造,向集
2、约化、智能化、绿色化、信息化转变,构建绿色制造工业体系。----全面推进绿色清洁生产。贯彻落实国家和省有关产业结构调整政策,严格环保准入制度,严格控制新上高耗能、高污染和资源性项目。着力抓好产品生产设计体系绿色化建设、能源资源利用高效低碳化改造、生产过程清洁化改造、设备设施智能化改造、废弃物减量化资源化改造,分阶段、有步骤地推进重点行业、重点流域的企业自主开展清洁生产,从源头控制和减少污染(浪费)的产生,全面推行绿色设计、绿色制造,推动企业实现清洁发展、绿色发展、低碳发展,实现全面升级进步。—2—---
3、-大力推动循环化改造。着力引导全市各工业园区(产业集聚区、基地)实施循环化改造,推进园区连片清洁生产审核、产业入园链接和土地集约利用、能源资源梯级利用、集中供热和光伏发电、废弃物交换利用和综合利用、污染集中治理和回用、公共设施共享,提高园区资源产出率和综合竞争力,构建循环型可持续发展园区。二、工作目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等规定,推动“双超”(即“污染物排放超过国家或者地方规定的排放标准,或者虽未超过国家或者地方规定的排放标准,但超过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的”)、“双有”(即“使用有毒
4、、有害原料进行生产或者在生产中排放有毒、有害物质的”)、列入《重点企业清洁生产行业分类管理名录》中的及环保或能耗重点监控的企业、高能耗企业、重点用能单位,均应依法全面实施清洁生产审核。根据省下达的任务并结合我市实际,提出以下目标:(一)总体目标到2020年,全市1500家企业(单位)完成清洁生产审核,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审核率达到30%以上,创建市级清洁生产企业500家,培育省级清洁生产企业100家;市清洁生产企业持续开展审核,复审换证率60%以上;全市7个市辖区完成园区循环化改造推进工作方案编制,25个工
5、业园区(集聚区)完成循环化改造,园区内规模以上企业清洁生产审核率超过80%。—3—(二)分年度目标2016年,启动300家企业(单位)开展清洁生产,完成50家企业(单位)清洁生产审核验收、70家企业(单位)快速清洁生产审核目标。2017年,启动500家企业(单位)开展清洁生产,完成160家企业(单位)清洁生产审核验收、220家企业(单位)快速清洁生产审核目标。2018年,启动500家企业(单位)开展清洁生产工作,完成170家企(单位)业清洁生产审核验收、290家企业(单位)快速清洁生产审核目标。2019
6、年,启动300家企业(单位)开展清洁生产工作,完成100家企业(单位)清洁生产审核验收、240家企业(单位)快速清洁生产审核目标。2020年,启动100家企业(单位)开展清洁生产工作,完成50家企业(单位)清洁生产审核验收、150家企业(单位)快速清洁生产审核目标。(三)分行业目标2016年,重点推动我市金属冶炼业(包括有色金属及黑色金属)、皮革及其制品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等重金属污染防治重点行业,水泥、造船等产能过剩主要行业,以及未启动清洁生产的工业重点用能单位共120家企业(单位)完成清洁生
7、产审核工作。—4—2017年,重点推动《重点企业清洁生产行业分类管理名录》内的金属及非金属矿物制品、制药、纺织以及市中心区部分百货、公共机构、交通运输企业共380家企业(单位)完成清洁生产审核工作。2018年,重点推动《重点企业清洁生产行业分类管理名录》内的交通运输设备制造、轻工、日用化学产品制造、电子设备制造、农副食品加工以及部分学校、餐饮、酒店、度假村共460家企业(单位)完成清洁生产审核工作。2019年,重点推动《重点企业清洁生产行业分类管理名录》内的橡胶和塑料制品、通信设备、食品行业共340家企
8、业(单位)完成清洁生产审核工作。2020年,重点推动《重点企业清洁生产行业分类管理名录》内的电气机械、通用及专用设备制造等行业共200家企业(单位)完成清洁生产审核工作。三、主要任务与措施(一)建立健全统筹推进机制1.强化统筹协调。依托市工业和信息化发展联席会议,构建市、区联动清洁生产工作统筹协调机制,明确工作分工,定期组织各部门、各区座谈交流,研究解决推进过程存在的问题。市工信委会同环保局、科创委对全市企业(单位)自愿性、强制性清洁生产审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