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0876709
大小:68.0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8-07-08
《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评定标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农业部、国家旅游局关于继续开展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和示范点创建活动的通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休闲农业、旅游行政管理部门: 《农业部国家旅游局关于开展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和全国休闲农业示范点创建活动的意见》(农企发[2010]2号)(以下简称《创建意见》)印发以来,各地高度重视,采取多种措施积极创建,涌现了一大批示范典型,正在成为带动各地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提档升级、集群发展的重要力量。为持续发挥示范创建工作的带动作用,推进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持续健康发展,农业部、国
2、家旅游局决定从2013年到2015年继续开展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示范点创建活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示范创建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目标任务 (一)指导思想 贯彻十八大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目标,以促进农民就业增收和满足城乡居民休闲消费为核心,以规范提升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为重点,坚持“农旅结合、以农促旅、以旅强农”方针,创新机制、规范管理、强化服务、培育品牌,形成“政府引导、农民主体、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新格局,
3、推动我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持续健康发展。 (二)基本原则 开展示范创建活动,是完善体制机制,创新工作思路,加强工作指导,提升发展内涵的有效途径,应坚持以下原则: 一是坚持示范创建与示范带动相结合。示范创建的目的是通过示范引路,总结发展规律,探索发展模式,明确发展思路。因此,既要抓好示范创建,树立典型,培育品牌,又要及时总结提炼经验,形成全面推动产业的发展思路和政策措施,达到以点带面的效果。 二是坚持政府引导与社会参与相结合。既要强化政府在政策扶持、规范管理、公共服务、营造环境等方面的作用,又要充
4、分发挥市场调配资源的基础性作用,调动社会力量和行业协会的积极性,形成吸引各种资源要素流向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产业的体制机制。 三是坚持系统开发与突出特色相结合。要紧紧依托农业生产过程、农民文化生活和农村风情风貌,坚持因地制宜、科学规划,避免盲目发展。同时,要注重挖掘乡土文化,强化人文创意,培育特色产业,提升产业影响力、社会认知度和品牌知名度。 四是坚持设施改造与素质提升相结合。推动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是一项系统性工程。既要在创建过程中加大资金投入,全面改造基础设施条件,又要加强从业人员培训力度,强化策划
5、创意,注重科技支撑,提升服务水平,推进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产业提档升级。 (三)目标任务 通过示范创建活动,进一步探索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规律,理清发展思路,明确发展目标,创新体制机制,完善标准体系,优化发展环境,加快培育一批生态环境优、产业优势大、发展势头好、示范带动能力强的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和一批发展产业化、经营特色化、管理规范化、产品品牌化、服务标准化的示范点,引领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持续健康发展。从2013年起,利用3年时间,创建100个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和300个全国休闲
6、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 二、示范创建的条件 (一)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创建条件 拟创建的示范县应该有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资源禀赋、区位优势、产业特色和人文历史,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是发展县域经济的主导产业,而且具有以下基础条件: 1、规划编制科学。示范县应该编制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规划,发展思路清晰,功能定位准确,布局结构合理,工作措施有力。 2、扶持政策完善。当地党委政府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三农”和旅游工作的方针政策,能够根据本县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的实际需求,出
7、台较为完善的扶持政策和工作措施。 3、工作体系健全。明确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管理职能和主管部门,有健全的管理制度,已建立了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行业协会等行业自律组织。重视公共服务,能为经营点提供信息咨询、宣传推介、教育培训等服务。 4、行业管理规范。围绕农家乐、休闲农庄、休闲农业产业园区、民俗村等类型分别建立了管理制度和行业标准,近三年内无安全生产和食品质量安全事故发生,无擅自占用耕地和基本农田行为,无以破坏农业生产为代价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现象,没有发生污染和破坏生态环境的事件。 5、基础条件完备
8、。县域范围内的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点要做到通路、通水、通电,通讯网络畅通,要有路标、有停车场,住宿、餐饮、娱乐、卫生等基础设施要达到相应的建设规范和公共安全卫生标准。生产生活垃圾实行无害化处理。 6、产业优势突出。在全省范围内有一定知名度的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点10个以上,总数须超过100个;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点分布在全县30%以上的乡镇区域,形成了一定规模的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产业带或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