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0869364
大小:28.31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7-08
《景陵峪地区构造地质综合读图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构造地质学》课程设计报告第一章前言1.1实习目的综合作业是使我们学生能够比较全面掌握构造地质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以提高自己分析并解决地质构造实际问题的能力,对所学到的知识做到学以致用的一种强化手段,同时,培养自己读图、作图以及提高自己运用理论知识分析构造问题的能力,在综合读图,分析图的过程中再次将所学的知识进行巩固和系统化的整合,并进一步理解所学知识在实践应用中的转换方法,提高实践动手的能力与综合素质。1.2实习要求在对选定的图幅进行全面分析后,编出一副构造纲要图、两幅地质剖面图以及说明地质构造和构造发展史的文字概述。1.3所读图幅情况名称:景陵峪地质图,
2、其比例尺为:1:100000,总面积为(18.5*1000m)(14.0*1000m)=2590km2,地貌特征为:由图上标高可以观察到最高海拔为1180m(平望岗处),最低海拔为250m(平望岗北部边缘),由地质图亦可以观察到景陵峪地区河流、山地、沟谷、丘陵等地貌均发育较好,河流依照地势基本为南北走向。根据地质图综合作业的要求,结合宋老师的指导,最后完成的作业为:景陵峪构造纲要图一幅,景陵峪地质剖面图一幅,景陵峪地区的地形地貌特征,景陵峪地质构造的说明分析及地质发展史等相关内容。第二章地形地貌本区地形属中—低山区,北部青风岭、西部黄山等为低山区,中南部景陵峪—黄
3、村为山涧河谷地形,南部平望岗为中山区。区内山脉主要有北部的青风岭与南部的平望岗,山脉的总体延伸方向为近东西向,故形成了区内南北高、中间低的地貌景观。区内最高峰为平望岗,海拔1180米,最低点为平望岗北部边缘海拔250米。高差大约930米。区内水系较发育,景陵峪河为图区主要河流,位于图区的西南部,呈北东—南西向展布,流向为北东—南西向。景陵峪河有三条主干支流,其中两条呈近南北向流经二渡河、上台等北部地区,一条呈近东西向流经沙峪、黄村等东部地区。第三章岩层岩性根据图例判断地层的连续性与否,再结合地质图上地层的出露特征及产状,可以看出景陵峪地区最新出露地层为第四系(Qh
4、),最老地层为下志留统(S1),中间缺失上志留统(S3),下泥盆统(D1),上石炭统(C3),三叠系(T),侏罗系(J),古近系的始新统(E2)和渐新统(E3),以及新近系(N)和第四系的更新统(Qp)地层,其它时代的地层发育较好,出露较全,各地层划分标志明显,易于识别。全区范围内出露的地层有下志留统(S1)、中志留统(S2)、中泥盆统(D2)、上泥盆统(D3)、中下石炭统(C1+2)、二叠系(P)、下白垩统(K1)、上白垩统(K2)、古新统(E1)和全新统(Qh)。2.1地层分布(1)下志留统(S1):出露于景陵峪地区的东部靠北地区,代表性岩石为千枚岩,大理岩。
5、(2)中志留统(S2):主要分布在景陵峪地区的东部靠北地区,在西部也有部分地层,代表性岩石板岩。(3)中泥盆统(D2):本地层主要分布于清风岭一带,在景陵峪西南西山地区也有分布,代表性岩石为砂岩,砾岩。(4)上泥盆统(D3):地层主要出露分布在青风岭的北部,在景陵峪地区中部地区也有大面积分布,代表性岩石为砂岩页岩。(5)下石炭统与中石炭统(C1+2):该地层主要分布于景陵峪、沙峪、黄村地区和区庄、下台地区,代表性岩石为灰岩,白云岩。(6)下二叠统(p1):该地层主要分布于景陵峪西部小片地区和黄山周围地区,代表性岩石有砂岩,页岩,粉砂岩。(7)中上二叠统(P2+3)
6、:该地层主要在黄山地区出露分布,该地层出露面积较小,近线状排列。代表性岩石为砂页岩夹煤。(8)下白垩统(K1):该地层在地表出露面积较小,仅有一小片呈层状分布于景陵峪南部地区,代表性岩石为砂砾岩。(9)上白垩统(K2):该地层主要分布于景陵峪及黄村以南地区,代表性岩石为灰岩,页岩。(10)古新统(E1):该地层主要分布于景陵峪地区东部和南部,呈带状在景陵峪南部向东延伸,代表性岩石为页岩,粉砂岩,砂岩。(11)全新统(Qh):本地层主要分布于景陵峪地区西南部,沿河谷分布,代表性岩石为砂、砾、粘土。2.2接触关系根据各个地层之间的连续性(根据图例的时代是否连续)和各自
7、的产状及分布特征,则可以得出地层的接触关系如下:2.2.1整合接触(1)下志留统(S1)与中志留统(S2)(2)中泥盆统(D2)、上泥盆统(D3)、中下石炭统(C1+2)、下二叠统(P1)、中上二叠统(P2+3)(3)下白垩统(K1)、上白垩统(K2)与古新统(E1)2.2.2平行不整合接触(1)中志留统(S2)与中泥盆统(D2)(西南方向西山处)2.2.3角度不整合接触(1)下志留统(S1)、中志留统(S2)与中泥盆统(D2)(东北方向花岗岩侵入体处)(2)中泥盆统(D2)与全新统(Qh)(3)中下石炭统(C1+2)与全新统(Qh)2.3侵入岩体读图可以观察出岩
8、浆岩总共有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