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0865959
大小:117.50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8-07-08
《高观赏性紫斑牡丹产业化基地建设》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出口用紫斑牡丹种苗标准化、规模化快繁和产业化开发项目申请书兰州诺克牡丹园艺有限公司出口用紫斑牡丹种苗标准化、规模化快繁和产业化开发项目申请单位:兰州诺克牡丹园艺有限公司通讯地址:甘肃兰州榆中和平牡丹园邮 编:730101电话/传真:0931-5278429手 机:13909446232(陈德忠,兰州)13011099780(陈富飞,北京)电子邮箱:xibeimudan@163.com;申请日期:2010-07-151313目 录一、立项依据二、项目内容及实施方案三、项目申请单位前期工作基础四、预期效益五、项目资金筹措及支出明细六、参加人员名单1313一、
2、立项依据(一)紫斑牡丹种苗不能满足出口市场的需求根据海关和中土畜商会统计的数据,外商(俄罗斯、荷兰、德国、瑞典等)对我国紫斑牡丹的需求量很大,每年约在100万株。但国内从事紫斑牡丹生产的公司和农户的产量有限,每年只能供应9万株左右,其中7.6万棵分不清颜色和品种,只能按照混色供应;1万棵左右能够大致分清颜色,但分不清品种;只有约4千棵能分清品种,并能卖得更高的价钱。目前的产量远远不能满足外商的需求。产品有市场,利润也很丰厚,地处西北地区的广大百姓也急需脱贫致富。原因是什么呢?是因为我们没有建立标准化的快速繁殖方法和规模化的产业化生产方式。(二)高观赏性紫斑
3、牡丹的出口市场缺口更大国外市场是按照品种来销售牡丹的,按照他们的要求是不能够按照混色或者颜色进行销售,必须细分到品种。而国内的种植户每年能够分清品种的提供数量约为4000株左右,其中还包括很多客户不喜欢、国外市场不认可的品种。如果去掉这些因素,每年只能给客户按照品种提供2000株左右。而对高观赏性的品种,外商一个品种的订购数量就在10000—20000株以上,而且价格比普通品种高出3倍以上。可是目前,每个品种我们只能提供几棵、几十棵,最多一个品种我们只能提供200棵,而且大小不一、形态各异,很难满足商品化的市场需求。这些高观赏性的紫斑牡丹花大色艳、香气浓郁
4、、花期长。出口价格高、利润比普通的紫斑牡丹高10倍以上。因此,就需要我们加快建立标准化的快繁技术、加速形成规模化的商品规模。(三)缺乏标准化的快速繁殖技术要想满足出口市场的需求,首先必须要有简单实用、切实高效的快速繁殖方法。目前,在牡丹的组织培养技术尚没有完善的情况下,快速繁殖是制约牡丹生产产业化的直接因素。传统的牡丹繁殖方式有播种、压条、分株,目前以分株为主。近两年刚刚开始尝试嫁接的繁殖方法,并显示出了一定的优势。1313播种的繁殖方式:种子发芽率和成活率低,幼苗期长;而且种子变异性强,发芽后不能保持母本的原本性状,而且从播种到开花至少需要七年的时间,因
5、此,播种不能成为快速的繁殖方式。压条的繁殖效率高,但是要生成3-5条粗度不低于1厘米的主根,至少需要4年时间,因此也不能满足快速繁殖的要求。分株繁殖出的种苗符合外商的质量要求,但繁殖效率太低,一株5-7年的母株只能分出3棵左右的子株。近两年兴起的嫁接技术,既有高的繁殖效率(母株上有多少个接穗就能繁殖多少株)的优势、又有快速成苗的长处(最短可10个月出苗),因此逐渐受到当地农民的喜爱,但是嫁接的时间和技术不熟练导致成活率低、接穗(长短不一)和砧木(有的用芍药根、有的用牡丹根,而且根的长短不一)不一致导致苗木不规范,最后的结局是:嫁接了不少、成活的不多;生产出
6、的苗木不少、但符合客商质量要求的不多。因此,我们需要在现有嫁接技术上进一步研究、探索和规范,建立快速而标准化的繁殖方式。(四)没有形成规模化和产业化的生产模式长期以来,我国牡丹产业化水平低,牡丹生产没有摆脱传统的一家一户生产方式的约束,个体经营不但规模小、科技含量低、而且牡丹的增长只是靠盲目扩大种植面积来实现。没有根据地域及文化等方面的不同优势进行合理分工;产、销、研等环节没有进行良好的结合。导致牡丹主产品种和产品结构雷同,造成相对过剩的生产格局,即:市场需求的品种种植数量少,而市场不受欢迎的品种却大量繁殖,从而引起无序的内部竞争,使牡丹的价格一滑再滑,大
7、大的影响了牡丹产业经济效益的提高和整体的健康发展。产业的综合竞争力和发展环境是决定产业结构的重要因素。在当今世界市场一体化的新形势下,传统的小农经营方式已无法适应国际化市场需求,牡丹的规模化发展必须走分工合作的产业化道路。“公司+农户”、“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模式是在小生产与大市场、农户市场地位弱小、势单力薄、增收困难的经济背景下,主动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在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创造出的新型农业产业经营组织形式。初步显现出了信息、技术、资金、市场、组织管理和资源整合的优势,极大地提高农民应对市场的能力,逐步实现了我国牡丹生产由初级、粗放的自然式种植向高级的集约
8、化、专业化、现代化的大生产过渡,增强了1313产业竞争力。我们公司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