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责任能力:本原与异化论文

民事责任能力:本原与异化论文

ID:10843782

大小:68.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7-08

民事责任能力:本原与异化论文_第1页
民事责任能力:本原与异化论文_第2页
民事责任能力:本原与异化论文_第3页
民事责任能力:本原与异化论文_第4页
民事责任能力:本原与异化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民事责任能力:本原与异化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民事责任能力:本原与异化论文关键词:责任能力;识别能力;行为能力;广义行为能力内容提要:责任能力原本是识别能力的抽象化,它与作为识别能力较高程度抽象化的结果的法律行为能力相区别。德国学者锻造了广义行为能力概念,将责任能力与法律行为能力有限地统摄起来,但不能一体使用。1922年《苏俄民法典》却另创了将做出法律行为的能力与承担违法责任的能力溶为一体的行为能力理论,取缔了法律行为能力与责任能力的区分,两者一体使用。《民法通则》接受了这种行为能力包含说。由于广义行为能力理论与行为能力包含说的相似性,学者误认后者为前者,然后从前者出发.freelent),5Fhi

2、gkeit是能力(capability),机械理解的话,是归责能力的意思,但权威作家统一用来指称责任能力或过错能力。6再者是delikt(侵权行为或不法行为)与fhigkeit的合成,其意指侵权行为能力或不法行为能力。7我国民国时期的学者也认为:“民法债编所称侵权行为能力(deliktsfhigkeit),乃负担侵权行为之责任之能力,故亦称责任能力(Verante),该合成词便被翻译为过失责任能力。9在拉伦茨看来,Verantano,EdizioniSimone,Napoli,1995,p.439.16(古罗马)优士丁尼:《学说汇纂(第六卷)》,陈汉译,

3、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页71。17Cfr.FedericodelGiudiceeSergioBeltrani,supranote15,p.439.18参见徐国栋:《罗马私法要论—文本与分析》,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页57。19SeetheCivilLaentsofJustinian,andTheConstitutionsofLeo,Trans.andeditedbyS.P.Scott,Cincinati,TheGeneralTrustpany,1932,Vol.6,p.107.20(意)桑德罗斯奇巴尼选编:《债私犯之债(Ⅱ)和犯罪》,徐国栋译

4、,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页40。21S.P.Scott,supranote19,Vol.6,p.290.22Cfr.FedericodelGiudiceeSergioBeltrani,supranote15,p.439.23Cfr.PietroBonfante,IstituzionediDirittoRomano,l0ed,G...GiappichelliEditore,Torino,1957,p.94.24(古罗马)盖尤斯:《法学阶梯》,黄风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页106-107。25关于识别能力与意思能力的关系,学者争论甚多,

5、有认为同一的,有认为区别的,本文采同一说。区别说认为识别能力处于判断层次而意思能力处于推理层次上,而推理以判断为前提,两者所要求的程度不同(参见李庆海:“论民事行为能力与民事责任能力”,载《法商研究》1999年第1期),赞同此论者有郑永宽(参见其文“论民事责任能力的价值属性”,载《法律科学》2010年第4期)。其实,这种区分不切实际。因为法官根本区分不出推理层次与判断层次,而且没人能找到只有判断能力而无推理能力的人,判断与推理在那一瞬间就已经同时完成了。持同一说的学者有李模(其书《民法总则之理论与实用》,1998年自版,页40)、王伯琦(其书《民法总则》

6、,国立编译馆1979年版,页50)、洪逊欣(其书《中国民法总则》,1981年自版,页81)、施启扬(其书《民法总则》,2005年自版,页89)等等。26鲁道夫冯耶林,见前注12,页79。27参见徐国栋:“从身份到理性—现代民法中的行为能力制度沿革考”,载《法律科学》2006年第4期。28SeeVilmosPeschka,theRemovalofEthicalandMoralContentfromTortLiability,ActaJuridicaHunarica,2001,Nos3-4,pp.133-148.29王泽鉴:《民法学说与判例研究》(3),中国

7、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页147。30鲁道夫冯耶林,见前注12,页80。31Seeair,RomanLaonLaw:aparisoninOutline,2ed.,bridgeUniversityPress,1952,pp.348s.32参见徐国栋:《民法哲学》,中国法制出版社2009年版,页180。33I.1,23pr.(古罗马)优士丁尼:《法学阶梯》,徐国栋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2版,页87。34《拿破仑法典》,李浩培等译,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页189。35除了特别注明外,本文所引的《法国民法典》条文都是来自《法国民法典》,罗结珍译

8、,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36《法国民法典》(下),罗结珍译,法律出版社2005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