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和谐中商谈法治:ivr第24届世界大会学术综述

在全球和谐中商谈法治:ivr第24届世界大会学术综述

ID:10834835

大小:91.00 KB

页数:0页

时间:2018-07-08

在全球和谐中商谈法治:ivr第24届世界大会学术综述_第页
预览图正在加载中,预计需要20秒,请耐心等待
资源描述:

《在全球和谐中商谈法治:ivr第24届世界大会学术综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在全球和谐中商谈法治:IVR第24届世界大会学术综述在全球和谐中商谈法治:IVR第24届世界大会学术综述1909年10月1日,国际法哲学与社会哲学协会(IVR)于柏林成立。恰值其百年华诞之际,2009年9月15日至20日,第24届国际法哲学与社会哲学大会在中国北京召开。来自58个国家的800多名代表与会,其中中国代表300多名。本次大会的主题为全球和谐与法治(GlobalHarmonyandRuleofLaiddot;拉兹教授在本次大会的第一次全体会议上,首先作了世界秩序中的个体权利的主题演讲。他所关注的是在正在形成的世界秩序中的个体权利主张以及实现这些权

2、利的努力在这一过程中的作用。首先,拉兹对权利理论的若干常识进行了简要解释,以便为进一步探讨权利在世界秩序中可能发挥的功能做了知识上的澄清与概念上的必要界定。他阐述了四个要点:一,拥有权利意味着拥有对权利主体而言具有价值之物;二,拥有权利本身对于权利主体是有价值的,权利构成了课与他人以义务的根据;三,他人对权利主体负有不得侵犯或妨碍其权利之享有或实现的义务;四,权利主体可依其选择免除或终止此义务。透过这四个常识,拉兹想要表达的是:权利并非是根本的或不证自明的,其依赖于利益;权利并非是孤立的,其意味着一种关系,这种关系又总是与特定的生活环境和价值取向关联在一起

3、;与权利最为相关的是(作为个体的)权利主体,权利不应被化约为某种外在的保障机制。其次,拉兹批评了一种常见的将人权作普适性解释的观点,依此观点,人权的普遍性在于其基于人之本性。以受教育权为例,拉兹认为人之本性并不能为人权提供一个合理的基础,人权作为个体权利的一种类型,总是与特定生活形式关联在一起,人权并不具有绝对的普遍性,而只具有共时普遍性。在这个限定之下,他阐释了在目前变动的世界秩序中个体权利所可能发挥的三个作用:个体权利强化了作为人而生活这个价值;对个体权利的追求有助于改变国家、法团、国际组织主导国际事务的局面;对个体权利的追求开启了影响国际秩序的新的政

4、治渠道。再次,在明确了权利并非自在之物,而是与他人的保障义务有着必然关联之后,在界定人权时我们面临着两个困难:与程序有关的困难以及与内容有关的困难。前一个难题与解决权利范围之争的拥有合法权威的建制有关。而这又意味着:第一,如果对某事物存在一项人权,那么就有义务建立或维持公正、高效及可靠的机构,以监督人权的实施并保护它免受侵犯;第二,通常来讲,直到此种意义上的建制出现之前,我们都不得强制实施人权;第三,如果环境不允许建立这种机构,那么这个权利就不是人权。后一个难题源于文化的多样性,既然已经否认了人权的那种绝对的普遍性含义,转而强调人权的共时普遍性,在界定人权

5、的内容时,文化多样性就是必须被考虑到的问题。此外,人权内容界定上的这个难题还反映在实践领域,即,在人权实施之时,谁有资格来对其内容进行界定。最后,拉兹指出,这些困难并非人权特有的,它们是个体权利普遍面临的难题。对这些问题,尽管目前尚没有成熟的解决办法,但国内与国际层面上的公共辩论似乎提供了一种可行之道。在会议的讨论环节,一些与会代表就权利与文化差异、人权的界定标准、人权的实现方式、人权的现实意义等几方面提出了问题。拉兹在回应中强调了人权的共时普遍性,人权在表现形态与实现方式上的多样性,以及人权对于国际政治秩序的重要性。(二)杜维明:文化多样性、文化间对话与

6、和谐:一种儒家视角在大会发言中,汉语文化圈的著名学者杜维明教授针对全球化与文化多样性不可调和的悖论,以一种儒家思想的视角作出了积极的回应。杜维明教授认为,全球化与本土化之间的悖论关系源于原初人际纽带的复杂性。种族、性别、年龄、语言等作为原初人际纽带构成了人类自我认同、自我实现之根,它们既有利于不同层次上的团结,同时又构成了分歧与争斗的根源。原初人际纽带的这种复杂性却被启蒙精神所抛弃了,尽管现今出现了一些改观,但仍没有超脱启蒙的理性主义偏狭。儒家的天下精神提供了超越这种狭隘性的重要理论资源,能够为文化多样性提供一个和而不同的全球视野。他接着说,儒家所提示的这

7、种全面综合的人道主义,可以简洁地概括为以人为本,其所追求的是自我、社会、自然和天道相接的和谐共存。这是处理文化多样性问题的总体性框架,其落实则需通过对话的方式来完成。从目的角度考察,一方面,对话并非是为了转变他者,以自己的信仰来改变对方的想法,而是在已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指导下实现互惠互利;另一方面,对话的重点并非是阐述自身立场,而是为了达到自我反思的效果,这构成了文化不断进步的动力。出于此种考量,杜维明教授具体地提出了七项文化间对话的原则。(责任编辑:编辑04)儒家的这种全面综合的人道主义,很可能在两个方面受到攻击,其一是混合公私领域的家国不分,其二是对政

8、治和道德的混和。对第一个批评,在区分个人与私人的基础上,杜教授认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