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民生建设的“中国梦”:中国特色福利社会

探讨民生建设的“中国梦”:中国特色福利社会

ID:10827981

大小:64.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7-08

探讨民生建设的“中国梦”:中国特色福利社会_第1页
探讨民生建设的“中国梦”:中国特色福利社会_第2页
探讨民生建设的“中国梦”:中国特色福利社会_第3页
探讨民生建设的“中国梦”:中国特色福利社会_第4页
探讨民生建设的“中国梦”:中国特色福利社会_第5页
资源描述:

《探讨民生建设的“中国梦”:中国特色福利社会》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探讨民生建设的“中国梦”:中国特色福利社会民生建设的“中国梦”:中国特色福利社会论文导读:本论文是一篇关于民生建设的“中国梦”:中国特色福利社会的优秀论文范文,对正在写有关于社会论文的写有一定的参考和指导作用,建发展型福利社会”,郑功成提出“迈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福利社会”,景天魁等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福利社会”,康新贵提出“多元化的福利社会”,何平等提出“全民共享的发展型社会福利体系”,北京市等政府部门提出“大民政”概念。  自2008、2009年以来,学术界对于以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所要建设的社会是什么社会,进行了持续性内容摘要关于“中国梦”的讨论要具体化、明确化,为此就要专门化、科学

2、化。那么,民生建设的“中国梦”怎样界定?从社会发展的一般趋势看,应该是“中国特色福利社会”。在概念释义、政策制定、投入导向和时机选择四个角度看,这是对普遍福利时代来临的理论反映,是民生建设必须明确的目标。“中国特色福利社会”是福利模式的新选择。依据我国悠久的思想资源、我们对社会建设目标长期探索的宝贵成果、我们从事的小康社会与和谐社会建设的丰富经验,可以形成中国特色福利社会概念的涵义。而底线公平福利模式可以在理念、制度、机制设计和体系建设四个层面,将理想与现实统一起来。  关键词中国梦中国特色福利社会底线公平福利模式理想与现实相统一  景天魁,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社会学研究所研究员。

3、(北京100732)  自近代以来,多少代中国人都在做“复兴”之梦。我们今天谈论“中国梦”与以往有何不同?与鸦片战争和辛亥革命时期、与建国以来乃至改革开放初期的最大不同,是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我们今天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更有信心、更有能力实现“中国梦”。也就是说,我们离“中国梦”的实现越来越近了。既然更接近了,那就应该看得更真切,说得更具体了,不能止于抽象,止于朦胧。今天,“中国梦”已经不只是理想,它更是制度、是政策、是行动、是实际效果,一时做不到的也要有预期、有方案、有步骤,逐步实施、逐步兑现。总之,关于“中国梦”的讨论要具体化、明确化,为此要专门化、科学化。  由于“中国梦”具有极为

4、丰富的内涵,涉及到极为多样的领域,只有从不同的角度做专门研究,才可能深入和具体。例如,“和谐社会”比较侧重于社会关系,主要指一种社会关系的状态;“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比较侧重于人与自然的关系,主要指人的一种存活状态;“信息化社会”比较侧重人与技术的关系,主要指人的一种交往状态,如此等等,都具体揭示了某一侧面的社会特征。在“中国梦”的诸多领域中,民生建设是非常重要的方面,那么,从这一角度怎样界定“中国梦”?或者说,民生建设的目标是要建设什么样的社会?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明确的概念。现在大家在谈论“幸福”,但“幸福”不仅有客观的一面,也有主观的一面,它是一种心态,不是一种制度,甚至

5、不是一种社会状态,不宜用来表达社会建设的目标。从社会发展的一般趋势看,从发达国家的普遍经验看,目前还找不到比“福利社会”更恰当的概念。当然,“福利社会”并没有统一的模式。而我们所要建设的“福利社会”是“中国特色福利社会”。  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福利社会,必须回答下列三个理由:为什么要建设中国特色福利社会,建设什么样的福利社会,怎样建设福利社会。  建设中国特色福利社会理由的提出  (一)对普遍福利时代来临的理论反应  2003年在农村地区推广建立新型合作医疗制度,标志着中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开始跨越城乡二元分隔这道高墙,迈出了从特殊福利到普遍福利具有开创性的一步。此后,社会保障普遍化的步

6、伐逐年加快,特别是2007年开始在全国农村普遍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2009年开始建立农村新型养老保险制度,又在城市建立非职工的居民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制度。这样,社会保障覆盖面快速扩大,民生建设步伐跨过地域、跨过行业、跨过许多限制,惠及全国人民。在这一背景下,学术界开展了对于中国社会建设目标的讨论。其中,从民生建设的角度,一些学者较早提出了建设中国特色福利社会的理由,如窦玉沛提出“适度普惠型福利社会”,徐道稳提出“构建发展型福利社会”,郑功成提出“迈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福利社会”,景天魁等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福利社会”,康新贵提出“多元化的福利社会”,何平等提出“全民共享的发展型社会福利体

7、系”,北京市等政府部门提出“大民政”概念。  自2008、2009年以来,学术界对于以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所要建设的社会是什么社会,进行了持续性的讨论。这些讨论,本质上都是对于中国进入普遍福利时代的理论反映,而讨论首先聚焦在怎样确定民生建设的目标上。  (二)明确民生建设的社会目标  “福利社会”不是一个其大无边的概念。众所周知,社会这个概念本身就是很难定义的,因为它通常有大中小的区分。在“社会”之前加限制词也分为三种情况:明确总体特征的、明确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