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贫富差距应对措施》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贫富差距应对措施社会发展规律证明,调节贫富差距最根本的对策当然是努力发展生产力,尽快将国民经济的蛋糕做大,为全民共同富裕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在这个大前提下,调节贫富差距的基本对策还应有下述方面:一、加强对公共产权收益的管理,实现全民所有资源产生的收益为全民共享。公共产权(资源)属于全民所有,公共产权(资源)收入是政府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财政应改变这种只重税收的观念。应创新制度,将公有制背景下的公共产权(资源)收益明确为各级政府所有,一方面可以限制目前一部分人不合理的高收入来源,另一方面政府可通过非税收入形式充实财政收入来源,筹集更多的资金用于低收入者的保障。改善公共消费角度为
2、社会提供托底性保护。政府有责任保证公众的基本生活需要,一是实施社会救助,保障贫穷者的基本消费。对于大量的低收入者而言,社会救助属于兜底性的社会保护,可以确保其基本生存状态不至于恶化到难以生存的地步。二是保障基本公共生活需求,防止由此造成的绝对差距。 二、保护合法收入。应继续坚持允许一部分人先富的政策,只要是合法致富,就应保护。绝不搞劫富济贫和平均主义。对已经合法富起来的私营企业者及其他人员,应鼓励他们大胆投资,积极创业。目前,应考虑将保护公民合法财产的条款写进宪法,从法律上支持人们合法致富。应坚决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初次分配注重效率,二次分配注重公平。凡能创造出效益的企业,就
3、有权利增加收入,提高企业整体的收入水平;凡能创造出效益的个人就应给以重奖,真正贯彻多劳多得、少劳少得的原则。应当看到:人民群众怨气最大的不是那些劳动致富的富有者,而是那些非法牟利的黑色富有阶层。所以,那种为调节贫富差距,连合法致富、劳动致富都加以限制的做法是错误的。三、取缔非法收入。应加大反腐败斗争的力度,依法严惩走私、贩毒、黑社会势力、权钱交易等违法犯罪活动。要坚决没收黑色富有阶层的非法收入,坚决取缔各种形式的权力经济、违法经济和犯罪经济。应在理论上承认,目前在我国,腐败分子是危害性最大的破坏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敌对分子。腐败与反腐败的斗争是阶级斗争在一定范围内存在的典型表现
4、。从苏联垮台的经验教训看,一定数量的党政官员腐败,急于洗钱,是社会主义苏联垮掉的重要因素。因此,我们对腐败分子要坚决打击,决不能姑息迁就。惟有如此,才能真正体现收入分配的公平,才能有效地维护社会的稳定。四、整顿不合理收入。要尽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堵塞制度漏洞和政策漏洞,使灰色收入不再有形成的土壤。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要保证社会长期稳定和健康发展,必须堵塞组织资源和公共权力可以生财的渠道,防止党政高级官员利用手中的组织资源和公共权力成为最富有的阶层。惟有如此,才能创造出良好的公平竞争环境,将贫富差距控制在人民群众可接受的范围之内。五、调节过高收入。战后西方国家的实践
5、证明,征收高额累进的个人收入所得税、遗产税等,对于调节贫富差距非常有效。为此,我们应该借鉴西方国家的成功做法,加大个人收入所得税的征收力度,在完善税收收入职能的基础上,应兼顾税收的调节职能。一方面要建立公平合理的税赋制度,保证纳税比率与人们的实际收入挂钩;另一方面要通过税收的再分配,提高整个社会的福利水平,使低收入者的生活得到保障。严格实行高额累进税,并尽快开征遗产税。通过这些办法,限制过高收入,合理合法地“劫富”济贫,调节收入差距。需加说明的是,随着我国人民收入水平的整体提高,我国个人收入所得税的起征点亦需相应提高。只有这样,方能有效地缩小贫富差距。如果个人收入所得税的起征
6、点仍维持在月收入800多元的基点上不变,其结果不是“劫富”济贫,而是“劫贫”济富。六、建立社会保障体系。社会保障作为社会发展的“稳定器”、经济运行的“减震器”和维护社会公平的“调节器”,能够在保障人民基本生活、维护社会稳定方面发挥积极作用。要在建立起良好的个人收入分配信息系统的基础上,按照广泛覆盖、共同负担、基本保障与补充保障相结合的原则,进一步完善包括养老、医疗、失业、最低生活保障等的全方位、多层次的城乡社会保障体系,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着力解决社会保障待遇差别过大的问题。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贫富差距相对大一些在所难免。问题的关键在于,这种贫富差距应存在于所有社会成员基
7、本生活保障体制均已完善的基础上。当前,我们要努力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的指示,确保退休职工的退休金按时足额发放,确保失业下岗职工的失业救济金按时足额发放,确保城市贫困人口的最低生活保障金按时足额发放,切实减轻农民负担,给农民以国民待遇。实践证明,只要我们能够很好地解决人民群众的生活保障问题,使大多数人过上小康生活,在这个基础上出现的贫富差距尽管大一些,也是无碍大局的。七、加快推进相关制度建设,构建控制贫富差距扩大的长效机制。1、尽快破除城乡二元分治的体制,以城镇化带动城乡一体化。 2、进一步完善促进区域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