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晓芒: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中的自我意识溯源

邓晓芒: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中的自我意识溯源

ID:10815346

大小:43.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7-08

邓晓芒: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中的自我意识溯源_第1页
邓晓芒: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中的自我意识溯源_第2页
邓晓芒: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中的自我意识溯源_第3页
邓晓芒: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中的自我意识溯源_第4页
邓晓芒: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中的自我意识溯源_第5页
邓晓芒: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中的自我意识溯源_第6页
邓晓芒: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中的自我意识溯源_第7页
资源描述:

《邓晓芒: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中的自我意识溯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邓晓芒: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中的自我意识溯源最近两年,我在给研究生逐句讲解黑格尔《精神现象学》的过程中,感到该书从第一部分“意识”向第二部分“自我意识”的过渡是一个难点。一般来说,在黑格尔那里,意识是一个对象的意识,也就是对意识与对象之间的区别的意识;反之,自我意识则是把对象看作自身,也就是在意识到这一区别的同时还意识到自身与对象之间没有区别:“我把我同我自己区别开来,而在其中对我来说直接的就是:这种区别并没有被区别。”或者反过来说,自我意识是“对无区别者的区别”。但是,意识如何从这种区别进到对这种区别的无区别性的意识呢?这长期以来都是一个令人困惑的问题。张世英先生在其

2、《黑格尔的精神哲学》一书中说:“从‘意识本身’的最后阶段‘知性’向‘自我意识’的过渡,黑格尔说得非常空洞而晦涩”,但除了引黑格尔一段话外没有作评论,基本上回避了这个问题。他在另一本书《黑格尔解说》中则是这样回答这一问题的:“对立统一是精神性的东西,刚才讲感性确定性、知觉、知性这三个阶段都把对象看作物,和异己,看作外在。要克服这个困难,就要把对象看作就是自己,自己也是对象,这样就从意识的阶段进到了自我意识的阶段。”与此类似,泰勒认为,由于在“力和知性”这一章中对“现象的内在源泉”的描述是“不成功的”,“这就不可避免地把我们导向这样一种观念,即:对象是必定显示自身的内在必然

3、性的外在显现。……这样,我们就开始接触到黑格尔关于必定要使自身外在地显现、具有必然性的概念、理念的思想。由于这种概念表明自身具有主体性的结构,因此我们要从意识转入自我意识。“因而我们发现,被认识的对象的结构和主体的结构是一致的,是同一个东西。”由此就证明意识的对象和意识本身是同一的,自我意识就这样建立起来了。这种因前面的解释遇到“困难”或者“不成功”而被迫另辟蹊径,从而引出下一阶段的主题来,通常是英语世界的黑格尔研究者们喜欢采取的解释策略。但他们不明白,黑格尔的辩证进展不是通过“我们”从外面去“改正以前的错误”而进行的,而是由以前的发展阶段中所蕴含的矛盾冲突自身突围出来

4、的。那么,意识是如何发展出自我意识来的呢?黑格尔说:“自我意识是从感性世界和知觉世界的存在而来的反思,并且本质上是从他在中的回归。”在《精神哲学》中他说得更明确:“意识的真理是自我意识,而后者是前者的根据,所以在实存中一切对于一个别的对象的意识就都是自我意识;我知道对象是我的对象(它是我的表象),因而我在对象里知道我。”实际上,自我意识并不是和意识(对对象的意识,亦称对象意识)不同的另外一种意识,而就是对象意识的本质或“真理”,在任何一个(对象)意识中就已经隐含着自我意识了,只是还未展露出来而已。但展露出来是必然的,只是需要经历一个过程;这个过程表面上似乎是向外扩展,本

5、质上却是向内深入。“虽然说,一般对于一个他者、一个对象的这种意识本身必然就是自我意识,是在自身中得到反思、是对自己本身在其他在中的意识。这种从意识的前面几种形态,即把自己的真实东西看作与自己本身相当的一个事物、一个他者的那些形态的必然进展,恰好表明了不仅对于事物的意识只有对于一个自我意识才是可能的,而且表明了只有自我意识才是前面那些形态的真理。但是,只有对我们来说,这个真理才是现实的,对意识来说尚非如此。”对意识来说,过程的起点是“感性确实性”;而对旁观者的“我们”来说,其实真正的起点是自我意识,感性确定性不过是开始向这个起点的回溯。所以,我们要追溯“意识如何发展出自我

6、意识”,其实是要追溯“意识如何发现自己就是自我意识。”对于这一发现的历程,可以在《精神现象学》文本中找到如下几个关键词或者关节点,它们越来越强地透露了意识本质上、或者真正说来就是自我意识这一信息,直到最后这一信息被证实。1.本质(Wesen)的虚无性(Nichigkeit)这是在第一章“感性确定性”中出现的关键词。众所周知,感性确定性所对应的逻辑范畴是“存在”,如该章开篇说:“那最初或者直接是我们对象的认知,不外那本身是直接的认知,亦即对于直接的或者存在着的东西的认知。”“它对于它所仅仅说出了这么多:它存在着,而它的真理性仅仅包含着事情的存在。”然而,感性确定性在自己的

7、经验中,当它要把握自己的真理时,却发现:“‘这时’恰恰就是这样一种东西,由于它存在,它就已经不复存在了。显示给我们的那样的这时已经是一个曾经存在的东西,而这就是这时的真理;这时不具有存在的真理。因而,这时毕竟是真的曾经存在过的东西。但是,凡是曾经存在过的东西,实际上都不是什么本质;它现在并不存在,而原来要讨论的是存在。”“这时”的“真理”不在它自身,而在它的反面,即曾经存在过、而现在已经不存在了的东西上,所以“曾经存在过”并不是这时的本质,这时的“实际上”的本质是非存在,即虚无性。在这里,Gewesen(曾经存在)在德文中是Sein(存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