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0808071
大小:53.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08
《试论高职教育计算机专业教学模式的思考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试论高职教育计算机专业教学模式的思考论文..[论文摘要]教学模式是高等职业教育培养模式的核心内容,直接关系着高职教育的成败。目前我国高职计算机专业的教育存在着诸多问题,其中最为关键的是其教学模式上出现的一系列弊端日渐凸显。文章针对我国目前高职计算机教育的现状,就更新高职教育计算机专业教学模式进行重点探讨,最后提出了建立校办股份制企业促进计算机专业教学模式改革的设想。[关键词]教学模式高职教育计算机专业校办股份制企业一、引言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不断深入,高职教育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已在整个高等教育中撑起了半壁江山。而在
2、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计算机的应用几乎渗透到了社会的各个领域..,这为高职计算机专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尽管高职计算机专业毕业生数量在逐年增多,但毕业生人才的质量却远不尽如人意,高职计算机专业在教学模式和课程设置上出现的一系列弊端日渐凸显。调查发现,中国市场每年至少存在50万软件人才的巨大缺口,并且整个缺口还在以每年20%的速度快速递增。同时,大量的计算机毕业生在找对口工作中四处碰壁,最终从事了其他的行业,造成了教育资源的极大浪费。一方面是巨大的人才缺口,另一方面是大批的毕业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这正说明我们当代的高职
3、教育与企业需求之间存在着严重的脱节,高职教育的教学模式已无法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面对企业存在大量岗位需求而大量毕业生闲置的尴尬,各高职院校需要全面反思:社会需要什么?我们的毕业生欠缺的是什么?我们的教学模式应该怎样改革才能适应社会需要?软件行业有活干没人才的现象如何才能避免?二、高职教育计算机专业教学模式现状分析目前,以就业为导向改革与发展高职教育已逐步成为社会共识,教育规模进一步扩大,服务经济社会的能力也明显增强。尽管如此,我国的高职毕业生和发达国家相比,将学习能力转化为社会生存能力的水平相对落后,尤其是许多成绩优良的毕
4、业生在面对完全市场化和职业化的选择时却显现不出优等生的优势,有的甚至很难适合这种转变。笔者从事多年的计算机教学工作,发现很多计算机专业的毕业生看似什么单位都可以去,但是却什么地方都去不了的情况越来越明显。在用人单位看来,多数计算机专业的高职学生和其他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相比,计算机水平上的优势并不明显。这正说明我国当代的高职教育与企业需求之间存在着严重的脱节现象,我们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大纲太泛化,没有明确的定位,学生在校期间学了一大堆课程,但毕业时却无一技之长。那么,我们的高职计算机教育应该向何处去?如何让我们的毕业生满怀信心地
5、走向职场?国外各先进国家一直致力于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工作,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德国的“双元制”模式、美国的“合作型”实训模式、澳大利亚的“技术与继续教育”实训模式、新加坡的“教学工厂”实训模式等都是国际上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成功案例。近年来,我国的高职院校普遍借鉴国外实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启示,开始走和社会上一些具有一定实践经验的培训机构合作办学的道路。由培训机构提供教材和教学大纲,并且负责对学校的任课教师进行培训,最后学生考取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作为考核学生学习效果的最终途径。想法虽好,然而这样的合作办学往往是无果
6、而终,或空有其名无有其实。究其原因,首先,虽然学校努力建立立足市场、合作办学的办学机制,但是还是没有跳出传统的封闭的教育发展方式,这不仅需要高职院校在办学中渗透经营理念,更需要负责人具备企业家精神。只有这样,职业教育才能突破发展瓶颈,充满勃勃生机。其次,培训机构往往为了追求利润而虎头蛇尾,后期工作跟不上,职业资格证书的考取把关不严,降低了证书的含金量,打消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再次,双方缺乏相应的监督机制,导致教学过程中是否真正强化了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无法考核,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无法保障。三、关于高职教育计算机专业教学模式改
7、革的几点建议面对高职教育计算机专业教学模式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我们不得不进一步考虑:高职计算机专业的培养目标究竟是什么?应该采用什么样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如何更新我们的教学模式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笔者就多年的教学经验谈以下几点建议。1.加强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的监督机制,建立科学完善的职业资格制度及技能考核模式。近年来,虽然各高校都在探寻校企合作办学的道路,也不乏双赢的案例,但总的来说,我国的校企合作办学还是存在着一定的弊端,往往是大张旗鼓的开始而最后还是无果而终。要搞好实训基地建设需要国家的高度重视,需要政府、高校
8、和企业的多方协作。在我国,很多企业不愿意参与高职教育,也不愿意接收我们的在校生上岗实习,根源在于它们得不到想要的利润。为此,国家应加大经费投入,设立公共的实训基地,并制定高等职业教育的法律法规,规范整个行业的运作方式,还可以通过减免税费等方式调动企业参与高职教育的积极性。世界上许多国家包括我国在内都在积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