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野草》的艺术精神论文

鲁迅《野草》的艺术精神论文

ID:10807577

大小:66.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07-08

鲁迅《野草》的艺术精神论文_第1页
鲁迅《野草》的艺术精神论文_第2页
鲁迅《野草》的艺术精神论文_第3页
鲁迅《野草》的艺术精神论文_第4页
鲁迅《野草》的艺术精神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鲁迅《野草》的艺术精神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鲁迅《野草》的艺术精神论文.freelask,弗洛伊德将人格分层,一个深度模式,法国的解构主义者将弗洛伊德的深度外展为一个不平的,只有表面的褶子pli,消解了深度模式,可以在这样的两种模式中读解鲁迅的《影的告别》。鲁迅译过厨川白村的《苦闷的象征》,对弗洛伊德的理论有理解,一定程度上,鲁迅写作有这样的自觉。这样来看,影可看作鲁迅的多重自我的一个内心对话,这里至少可以看到鲁迅的四重主要的影,也就是四种有生命力的精神:儒家,道家,佛教,西方式个体精神;儒道可以合成一种精神,也就是鲁迅自己说的儒道一体,儒家以柔进取,道教以柔退守;佛教和西方精神是外来的,异质的

2、精神。文化有生命,每一种文化类型都是一种生命形态,都有自成一体的生命力。马克斯韦伯的文化谱系学研究也就是从尼采的生命哲学的谱系学为出发点的。每种文化如一种生物体一样有自己的生长环境,自己的生长规律,自己敬奉的神。儒道精神为中国正统,佛教没有成为中国人的正统,作为外在超越力量促使了儒道精神自我内在发展,儒道和佛教的关系相似于西方的两希文化的关系。每一种文化生命只有两种结局:死亡消失;或自我内在生长,自我康复。儒道不可能转换为佛教,反之亦然。西方文化进来,也不会令儒释道消亡,只是以前的三变成了四,中国未来文化就是这样的大的四种生命的共生。这四种大的文化生命

3、的共生生长出鲁迅的精神,鲁迅在一定意义上超越了东西方对立,鲁迅完整承传了儒道精神,也实践了佛教的修智,鲁迅也很西化,就是说,鲁迅实际上保持了文化的各自的生命,按文化的各自的性格去接受不同文化,把各种文化看作有自己生命的一种类型,这是鲁迅的拿来主义精神的表现,多元共生,取长补短。鲁迅发展了儒道精神,鲁迅的国民性批判并不等同于西化,鲁迅批判儒道主要批判宋明以降的传统文化,宋明理学尤其首当其冲。鲁迅在中国文化的发展上是回到宋以前的传统文化中去,这是鲁迅的一个心意,在此基础上才批判中国整个文化精神,寻求儒道精神的健康发展的路,但鲁迅也是按照儒道自己的内在生命的

4、特点来发展儒道精神,建立一种超越的道的本体,在转化西方精神之后。从这个意义来说,鲁迅精神承传了完整的儒道精神,在这方面,鲁迅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优良精神尽力综合,提升,鲁迅的传统文化的这幅面容显现出来主要还是魏晋风度。对佛教,鲁迅持比较矛盾的态度,即肯定其彻底性的庄严,又反对其完全舍弃世界。鲁迅对佛教达到了彻底的理解,体悟到了佛教苦空的精神,尽管鲁迅从理智上不认同这样的一种人生选择,但体悟是彻底的,鲁迅的精神中有这样的独立的一维,外在于儒道精神,形成儒道精神的一种外在超越力量。鲁迅称赞小乘,抨击中国化了的油滑的大乘,小乘强调个人解脱,我空法有,强调与社会世

5、俗远离,灰身灭志。大乘力主觉悟,普渡众生,我空法空,超脱轮回,实现永生。小乘不承认众生皆能成佛,大乘提出了一切皆有佛性,皆能成佛。鲁迅这样谈到佛教,“释迦牟尼出世以后,割肉喂鹰,投身饲虎的是小乘,渺渺茫茫地说教的倒算是大乘,总是发达起来,我想,那机微就在此。”(《叶永蓁作〈小小十年〉小引》《鲁迅全集》4卷,146页。)“我对于佛教先有一种偏见,以为坚苦的小乘教倒是佛教,待到饮酒食肉的阔人富翁,只要吃餐素,便可以称为居士,算作信徒,虽美其名曰大乘,流播也更广远,然而这教却因为容易信奉,因而变为浮滑,或者竟等于零了。”(《庆祝沪宁克复的那一边》《鲁迅全集》

6、8卷,163页。)那么,鲁迅就是在小乘这样的彻底的修智行为中发展了儒道的内在本体,以小乘的我空法有的彻底的超越性来使儒道的天道超离世俗化,使儒道的本体庄严起来,鲁迅在面临佛教的一个空的深渊没有往前迈进,只是洞观到这样一个深渊。鲁迅在1914-1915年对佛教才有一个透彻的理解,西方精神真正在鲁迅精神中生根应该在1917年左右,佛教对鲁迅理解西方精神起到了关键作用。鲁迅的西方式的个体精神也显现出独立的生命形态,外在于儒道这样的生命形态,一种独立的生命,鲁迅佛教的修智的体悟也影响了他对西方精神的接受。尼采看到基督教是欧洲的佛教形式,基督教实际上与佛教一样是

7、追求舍己,无性别化,基督教的一种舍己就是对希腊罗马精神去性别化,完全弃世,鲁迅由于有一个彻底的佛教的舍己的修炼过程,这样鲁迅接受西方精神时,处在一个彻底的舍己这样的高度上,鲁迅在彻底的舍己的体悟中内在化西方精神,鲁迅对西方的接受就处于尼采分析的耶酥基督的佛教式舍己这样一个关键的价值转化点上,在这里,鲁迅的意志有一个彻底的决断。基督徒经过长时间的体悟,会发现鲁迅的德性实践与基督教的实践实际上是不悖的,尼采对基督教的批判过程,从佛教的彻底舍己入手,尼采看到了耶酥基督在十字架上的行为的佛教一般的自我舍弃,鲁迅正是在这样的意义上进入西方个体精神,所以,鲁迅人格

8、很彻底,尽管鲁迅的西方接受并不十分丰富,但很纯粹,这样,从一个角度看鲁迅对西学接受不多,但换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